夜幕笼罩着资阳城外,忠勇军赎罪营的营地中,大西军溃兵们围坐在篝火旁。
傍晚时,忠勇军的长官张冬林,威胁完后,还承诺他们在帮助忠勇军攻下资阳城后,赎罪营全体将士身份转换为中华明国百姓。
愿意继续从军且符合忠勇军参军标准的,加入忠勇军,每月军饷两个银元,由银行直接发放,不拖欠;再次立功后,分田;不愿意继续从军的,发放路费回原籍。
这个承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他们心中激起千层浪。
在这个乱世,百姓们朝不保夕,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对于这些大西军溃兵而言,曾经跟着张献忠四处征战,看似风光,实则也不过是为了一口吃食,能在这混乱的世道中活下去。
可如今,他们不仅面临着战败的绝境,还时常要忍受饥饿与恐惧的折磨。
而忠勇军提出的条件,简直就是他们黑暗生活中的一道曙光。
每月两个银元的军饷,对于这些长期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在当时,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花销可能都用不了这么多钱。
更何况,军饷还由银行直接发放,不拖欠,这更是给了他们极大的保障。
分田的承诺,更是让他们心动不已。在那个土地就是命根子的年代,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意味着能有稳定的生活,能让家人吃饱穿暖。
对于大多数出身贫寒的溃兵来说,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每月两个银元呐,这可比跟着张献忠强太多了!”
一个瘦高个的溃兵眼睛发亮,兴奋地说道,“我要是能挣到这些钱,寄回老家,俺娘和俺媳妇孩子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是啊,还有分田!咱这辈子还能有自己的地,死也值了!”旁边一个粗壮的汉子附和着,眼中满是憧憬。
“可攻城不是闹着玩的,那得多危险呐。”一个年纪稍大些的溃兵有些担忧地说。
“怕啥!横竖都是死,跟着忠勇军说不定还有条活路,还能挣大钱、分田地。”年轻气盛的声音立刻反驳道。
随着讨论的深入,赎罪营中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那些原本还有些犹豫的溃兵,也被周围人的情绪感染,心中的顾虑渐渐消散。
毕竟,在这个残酷的世道里,能有这样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实在太难得了。
天还未亮,赎罪营的大西军们便早早地集结起来,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涨。
这一战,不仅是为了忠勇军,更是为了自己的未来,他们现在可顾不上城中的袍泽了。
而且,昨天他们被忠勇军追杀,城中的袍泽也救他们!
黎明的微光刚刚划破夜空,忠勇军便展开了对资阳城的攻势。
六门新式火炮整齐排列,炮口直指资阳城头,黑洞洞的炮口仿佛吞噬一切的巨兽之口,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随着一声令下,“轰!轰!轰!”火炮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火光瞬间照亮了清晨的天空。
一枚枚开花弹如流星般疾射而出,精准地落在城头。
城头的大西军火炮阵地瞬间陷入一片火海,剧烈的爆炸将资阳城的火炮掀翻在地,零件与残骸四处飞溅,还伴随着大西军炮兵们的惨叫声。
城头上的弓箭手也遭到了火炮的洗礼。
开花弹在他们中间炸开,铁钉如夺命的利刃,肆意收割着生命。弓箭手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火力打得措手不及,不少人还来不及搭弓射箭,便被爆炸的气浪掀翻在地,鲜血染红了城头的青砖。
在火炮的强大火力压制下,赎罪营的大西军士兵们呐喊着,如潮水般向着城墙涌去。他们扛着沉重的云梯,不顾城头射下的稀疏箭矢,拼命地冲向城墙。
“兄弟们,为了银元,为了土地,冲啊!”赎罪营中有人大声呼喊,激励着同伴们的士气。士兵们脚步匆匆,彼此配合默契,迅速将云梯架设在城墙上。
城楼上,孙可望看着这群曾经的手下如今为了敌军如此拼命,脸色铁青,心中五味杂陈。
城墙上的大西军看着如蚁群般冲过来的士兵,眼中露出惊恐与愤怒的神色。
他们明白,这些曾经的袍泽如今已成为敌人的先锋,与自己兵戎相见。
“放箭!给我狠狠地射!”孙可望声嘶力竭地喊道。
剩余的弓箭手强忍着恐惧,颤抖着双手搭弓射箭,箭矢如雨点般落下,但在忠勇军火炮的压制下,已显得威力大减。
一些赎罪营士兵不幸中箭,惨叫着倒下,但身后的同伴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踏着战友的尸体,继续奋勇攀爬云梯。
“杀!”一名赎罪营士兵率先爬上城头,他挥舞着手中的大刀,与大西军展开近身搏斗。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赎罪营士兵登上城墙,与大西军短兵相接,喊杀声、惨叫声、金属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城头。
在城下,忠勇军的士兵们也没闲着,他们端着仿制汉阳造,朝着城头射击,为赎罪营士兵提供火力支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