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剑锋!”
李凌云目光首先投向靖北侯。
“臣在!”
第五剑锋踏前一步,甲叶铿锵。
“朕命你训练的五十万天武军,如今状态如何?可能一战?”
李凌云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审视。
第五剑锋胸脯一挺,声若洪钟:
“回陛下!五十万天武新军已操练完毕,甲坚刃利,士气高昂,粮草军械皆已配发到位,随时可为国出征,为陛下效死!”
“好!”
李凌云赞了一声,随即下令:
“敕令!即日起,五十万天武军拔营东进,开赴前线,归由澹台明夷节制调度!”
“臣遵旨!”
第五剑锋大声领命。
李凌云目光又转向兵部尚书高文达:
“传朕旨意,命玉兰府天岚守军钟离飞、夏侯焱、独孤霖三部,各率本部十万大军,即刻启程,前往落雁城集结待命!延误者,军法从事!”
“臣遵旨!”高文达激动应下。
这时,新科状元、都察院御史周子谦出列,朗声道:
“陛下雄心,臣等拜服!然灭国之战,非同小可,大胤虽遭重创,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国内必做困兽之斗。臣请陛下,仍以澹台先生为主帅,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方为上策。”
户部尚书柳文清也急忙道:
“陛下,百万大军远征,钱粮消耗如同无底洞壑,户部虽竭力筹措,然亦需时间…”
李凌云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柳卿之忧,朕已知晓。灭国之战,自当举国以赴!户部、工部、吏部,朕要你们倾尽所有,保障大军供给、军械、官吏选派,若有懈怠,严惩不贷!”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
“此战,朕不仅要赢,还要赢得彻底,赢得快速!朕要御驾亲征!”
“什么?陛下不可!”
“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
群臣顿时一片哗然,纷纷劝阻。
李凌云却意志坚决,他看向周子谦、孟致远、朱明轩三位年轻俊才:
“周子谦、孟致远、朱明轩!”
“臣在!”
三人出列,虽然年轻,但眼神中充满了激动与坚定。
“朕命你三人随军出征,参赞军务,记录功过。好好看看这天下,是如何被打下来的!”
“臣等遵旨!必不负陛下所托!”
三人齐声应道。
最后,李凌云看向第五剑锋:
“靖北侯!”
“臣在!”
“朕亲征之后,由上京城防务,便交予你全权负责。朕留十万龙牙卫于你,遇有大事,可与诸位尚书商议决断。国本重地,不容有失,你可能做到?”
第五剑锋单膝跪地,声音斩钉截铁:
“陛下放心!臣第五剑锋在此立誓,人在城在!必保帝都万无一失!恭候陛下凯旋!”
“好!”
李凌云满意点头,他最后扫视全场,声音如同惊雷,在紫宸殿内滚滚回荡:
“此乃国运之战!举国上下,当同心戮力!朕要亲率大军,踏平金霞,兵临金陵城下!朕要在金陵城的皇宫里,接受大胤皇帝的投降!”
“诸卿,可愿随朕,共创这不世之功业?”
“臣等愿追随陛下!万死不辞!”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起!
……
亥时,上京城皇宫深处,御书房。
烛火通明,映照着皇帝李凌云深邃的面容。他已褪去龙袍,身着玄色常服,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御前大总管赵慎言如雕像般静立阴影之中。
空气微微波动,一道身影悄然出现在书房中央,正是溟殿殿主,他依旧一身宽大黑袍,面容深藏于兜帽之下。
“陛下。”
溟殿殿主微微躬身。
“殿主来了。”
李凌云抬起头:“今日朝会议定之事,想必你已知晓。”
“陛下吞并大胤之雄心,臣已知悉。”
溟殿殿主声音低沉:“臣来此之前,已蒙太一宫武宗老祖召见。”
李凌云眼神一凝:“老祖有何旨意?”
溟殿殿主缓缓道:
“老祖法旨:此乃千秋功业,太一宫将倾力支持陛下。宫中资源、秘法,陛下可酌情调用。”
他顿了顿,继续道:
“至于陛下所虑之国本安危…老祖言,若战事至关键时刻,或有强敌欲犯我帝都根本…可持此令。”
说着,他手中出现一枚非金非玉、刻有玄奥云纹的令牌,令牌表面流光闪烁,隐有令人心悸的威压散发出来。
“凭此令,可沟通太一宫深处,或能请动武宗皇帝陛下法身,出手一次,以定乾坤。”
李凌云接过令牌,入手温润却重如山岳!
“好!有老祖此言,朕无忧矣!”
李凌云抚掌,心中大定。
就在这时,御书房内的光线再次发生细微的扭曲,九道身影悄无声息地浮现。
他们气息各异,烛阴如同阴影凝聚,燎骨红衣妖娆,哑钟沉默如铁,青鹞灵动如风,镇岳厚重如山,血樵煞气冲天,烬弦怀抱瑶琴面容清冷,止水气息如古井无波,爻变周身算符流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