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慎言将托盘呈上,继续道:“此密室禁制重重,若非武宗陛下先前已亲手斩灭杨建业那老贼,使其残留气息消散,恐怕我等也难以轻易开启。此物,乃此战最关键之缴获!”
李凌云转过身,目光落在托盘之上。
“杨建业……便是仗此功法,苟延残喘,妄图逆天。”
李凌云终于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可惜,功法是死的。”
“其他收获如何?”
赵慎言心神一凛,恭敬汇报:
“回陛下,大胤国库确如预料,几近空虚。但其内库与皇陵数百年的积累极为可观。”
“现已清点上品灵石五万七千枚,各类珍稀矿藏、千年灵药、高阶丹药堆积如山,其价值远超国库。”
“典籍阁中功法秘籍数万卷,虽大多寻常,但亦有不少前朝孤本、秘录。详细目录,已整理成册。”
他又呈上一枚玉简。
李凌云接过玉简,神识一扫,海量的物资信息瞬间映入脑海。
他微微颔首,将这枚记录着巨大财富的玉简随意放在案上,与那本《天罡战诀》并列。
“慎言,此事你办得妥当。内侍监之功,朕记下了。”
赵慎言深深躬身:“陛下天威浩荡,老奴不过依令而行,不敢居功。”
李凌云踱步回到栏边,目光穿透云层,仿佛看到了正在城中执行命令的各方人马。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行宫,甚至让外面肃立的雷劫境战将们都精神一振:
“传朕旨意:申屠破空、箭穿云,肃清残敌后,龙炎卫接防金陵,龙渊卫撤至城外既定大营休整,论功行赏,严明军纪。”
“徐飞、唐少华,加速整编降卒,甄别优劣。澹台明夷统筹六部,孟致远、朱明轩辅佐,三日内,朕要见到清晰的账目与可用官员的名册。”
“令,溟殿冥河,加快对原影武者甄别,朕要他们立刻为朕所用,监察四方。”
“臣等遵旨!”
行宫内外,自有近臣与传令将领凛然应诺,道道灵光随即飞出,将命令传达下去。
三日后,金陵城外,万丈高空。
九头风云蛟牵引的帝辇行宫如同悬浮的天庭宫阙,散发着威严。
行宫内,气氛庄重。
李凌云高踞九龙宝座之上,周身气息渊深似海。身侧稍后,一身黑袍的烛阴静静伫立。
下方,文武重臣分列两侧。
左侧以都察院左都御史澹台明夷为首,身后站着因功得以列席的孟致远、朱明轩等文官。
右侧则以龙炎卫指挥使申屠破空、龙渊卫指挥使箭穿云为首,徐飞、熊大林、马文龙等武将肃立,冥河、唐少华、刘喜、太史谨等溟殿核心亦在其列。
御前大总管赵慎言手持玉拂尘,侍立在御阶之下。
此刻,李凌云目光扫过下方众人,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金石之音:“三日已过,金陵初定。赵慎言。”
“老奴在。”
赵慎言立刻上前一步,躬身应道。
“将此次出征之功绩,说与诸位爱卿听听。”
“老奴遵旨。”
赵慎言转身,面向群臣,清了清嗓子,声音陡然拔高:
“仰陛下天威,赖将士用命!我太渊皇朝此次出征,自铁门关始,势如破竹!”
“首战,破大胤号称永不陷落之铁门关,扬我国威!”
“其后,连克青云府、金霞府!于金霞府武威关下,陛下亲临,诛杀其皇室亲王杨天佑,及杨泰宁、杨泽华、杨泽民等核心骨干,断其脊梁!”
“如今,”
赵慎言声音愈发激昂:“大胤疆土,天香府已传捷报,尽入我手!金麟府全境光复,只余明月府二郡,暂为东阳皇朝鼠辈窃据!然,其覆灭之局已定,乾坤在我!”
这一连串辉煌的战绩被道出,行宫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炽热。即便是澹台明夷这等沉稳文臣,也不禁面露潮红。
徐飞、熊大林等镇西军将领更是激动得拳头紧握。这是灭国之功!
“好!”
申屠破空忍不住低吼一声,声如闷雷:“杀得痛快!只可惜让那东阳皇朝的杂碎捡了点便宜!”
话音刚落,左侧文臣队列之首,都察院左都御史澹台明夷整了整衣冠,稳步出列。
“臣,澹台明夷,恭贺陛下!”
他声音清朗:“陛下亲征,以雷霆之势,数月之间,覆灭享国六千载之大胤!此乃不世之功,足可载入史册,光耀千秋!臣为陛下贺!为太渊贺!”
这一番话,道出了在场许多人的心声,文官队列中,孟致远、朱明轩等人皆躬身以示赞同。
李凌云端坐宝座,微微颔首:“澹台爱卿,平身。朕让你清查之事,结果如何?”
“臣遵旨。”
澹台明夷神色一正,立刻转入正题:“经三日清查,原大胤六部官员共计一千三百七十二人,其中愿归附我朝,且经初步核查能力尚可、品行无大亏者,不足五百人。”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武将们眼神更加轻蔑,申屠破空抱着臂膀,嗤笑一声:“果然是一群废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