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4 年,岁在甲辰,立春之日的破晓时分,天地仿佛还未从沉睡中完全苏醒。广袤的大地仍被一层若有若无的薄雾所笼罩,那薄雾如轻纱般缥缈,在微风中缓缓飘动。第一缕晨光宛如一把金色的利剑,奋力地刺破薄雾,洒落在结着薄冰的池塘上。薄冰反射出清冷的光,与晨光相互交织,在冰面上形成了一片如梦似幻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我置身于池塘边的一座古朴亭台中,周围的一切静谧而祥和。手中捧着那本尘封千年、已然泛黄的日记,它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智慧。小心翼翼地翻开日记,纸页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在低语着往昔的故事。“展肩如鹏,吞纳乾坤”这几个苍劲有力的字迹映入眼帘,在字迹旁,一幅歪歪扭扭画着展翅玄鸟的图案显得格外醒目。那玄鸟虽笔法稚嫩,却仿佛蕴含着一股灵动的生气,仿佛随时都会振翅高飞。随着日记的翻开,夹在纸页间的一片枯叶簌簌掉落。这片枯叶,纹理清晰可见,却已干枯脆弱,它的飘落,宛如封存千年的春意迫不及待地要挣脱时间的束缚,释放出那被压抑已久的生机。
凝视着这片枯叶,我深吸一口气,决定按照日记中记载的方法开启修行。双肩缓缓后张,起初,动作显得有些生硬和迟缓,仿佛生锈的机械在艰难运转。随着肩胛骨发出一连串如同推开久闭重门般的脆响,一股久违的舒畅感蔓延开来。胸腔瞬间被冷空气填满,那刺痛中带着清甜的气息,如同山间清泉,沁人心脾,让我精神为之一振。古籍中曾云“肩开则气畅”,此时的我,对此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然而,当我试图按照要领将锁骨微微上提时,右肩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疼痛,如同一把利刃猛地刺入,瞬间打破了刚刚建立起的和谐与宁静。那是幼时跌落山崖留下的旧伤,多年来,它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幽灵,时不时地出来提醒我那段痛苦的经历。冷汗不由自主地顺着脊背滑落,豆大的汗珠浸湿了衣衫,我的身体也因疼痛而微微颤抖。就在我几乎要因这剧痛而放弃之时,眼角的余光瞥见日记角落的小字:“痛处即玄关”。这简短的四个字,宛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瞬间点燃了我内心的斗志。
咬着牙,我强忍着剧痛继续舒展肩臂。每一次微小的动作,都像是在与疼痛进行一场激烈的较量。随着不断地坚持,那钻心的剧痛竟逐渐发生了奇妙的转变,缓缓化作一股暖流,在身体内悄然流淌。紧接着,随着呼气,一股带着陈年腐木腥气的浊气从体内排出。那股腥气,刺鼻而陈旧,仿佛是身体多年来积累的污秽与杂质。当浊气散尽,再次吸气时,晨风里已满是泥土苏醒的芬芳,那清新的气息,仿佛带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源源不断地涌入身体,让我仿佛置身于一片刚刚复苏的森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与生命的力量。
我沉醉在这种奇妙的状态中,继续深入探索身体与气息的奥秘。随着肩臂的持续舒展,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自己的身体在逐渐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原本结着薄冰的池塘,不再是冰冷而陌生的存在,而是与我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联系,仿佛它的脉动与我的呼吸同步,它的宁静与我的内心相互呼应。
渐渐地,我进入了一种深度的冥想状态。在这个神秘的精神世界里,我仿佛能够窥视到自己的身体内部。气血如同奔腾的河流,在经络的河道中顺畅地流动,滋养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那股暖流随着呼吸的节奏,有节奏地穿梭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尤其对右肩那处旧伤给予了特别的关照。在冥想中,幼时跌落山崖的场景如同一幅画卷在眼前展开。那时的我,满心恐惧与无助,身体重重地摔落在地,右肩承受了巨大的冲击力,那钻心的疼痛至今仍刻骨铭心。然而,此刻在这奇妙的修行状态下,那个受伤的画面开始逐渐变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光明与温暖。那股暖流如同一位温柔的医者,轻轻地抚摸着受伤的部位,修复着受损的经络与肌肉,让伤痛在光明中逐渐消散。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我从深度冥想中慢慢苏醒过来。缓缓睁开双眼,发现池塘上的薄冰似乎开始有了明显的融化迹象。原本光滑如镜的冰面,出现了一道道细小的裂纹,仿佛是春天的脚步在冰面上留下的印记。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更加生动、鲜活。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了泥土的芬芳和青草的气息,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我再次活动了一下肩膀,惊喜地发现右肩的疼痛已经减轻了许多。那种轻松、舒畅的感觉,让我更加坚信这种修行方法的奇妙与力量。此后的日子里,每天破晓时分,我都会准时来到这个池塘边,如同一位虔诚的信徒,按照日记中的方法专注地练习肩臂的舒展。每一次练习,都能感受到身体的微妙变化。浊气越来越少,而清新的气息则不断地充盈着身体,让我仿佛脱胎换骨,充满了活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