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长生不老印象日记 > 第17章 昼夜晨昏光影变化与受孕概率研究

窗棂漏进的月光如霜,我拂去檀木匣上经年的积尘,铜锁在指尖发出细微的“咔嗒”声。泛黄的宣纸上,墨迹已晕染出岁月的褶皱,1025年秋分那页的边角还残留着干涸的茶渍,像极了那日观测时不慎洒落的茶汤。当指尖划过“昼夜光影轮转”六字,往事如潮水般漫过心头,裹挟着恐惧、兴奋与灼人的求知欲,将我拽回那段在明暗交替间窥探生命奥秘的岁月。

案头油灯明明灭灭,摇曳的光晕在墙上投下日晷的暗影,刻度盘上朱砂标记的“子时三刻”在光影中若隐若现。我翻开那本布满批注的日记本,新研的黛青墨汁在素笺上晕开,写下一行小字:“昼夜更迭藏天机,光影流转孕乾坤。”砚台里的墨香混着窗外夜露的气息,铜制笔架上悬挂的狼毫笔随着穿堂风轻晃,在纸页上投下细碎的影子,仿佛时光正在书写自己的故事。砚台边缘还粘着几缕干枯的艾草,那是上次实验时用来测算气味与光影关联留下的痕迹。日记本扉页夹着一片泛黄的银杏叶,叶脉间依稀可见当年记录实验数据时留下的墨迹。

1025年秋分

秋分前夜,凉意浸透衣襟,我背着装满光学仪器的藤箱,踏着满地梧桐叶赶往城南观测点。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惊起栖息在老槐树上的寒鸦。观测点搭建在开阔的高地上,四周摆放着用桐油浸泡过的木架,上面整齐排列着铜镜、三棱镜和特制的琉璃片。木箱底层压着的日记本边角已磨出毛边,扉页上“格物致知”四字是师父临终前的手书,墨迹边缘微微翘起,像是随时要诉说那段授业解惑的时光。箱底还压着一本残破的《光影录》,边角被虫蛀出细密的孔洞,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历代先贤关于光影的只言片语。

“先生,卯时将到。”身后传来怯生生的声音。转身看见赵家娘子裹着藏青斗篷,怀里抱着个锦盒,发间还沾着赶路时的草屑。她是自愿参与这次实验的妇人,听说我要研究昼夜光影对受孕的影响,竟带着丈夫连夜从邻县赶来。我接过锦盒,里面整齐码着二十枚用朱砂绘制日月光纹的铜镜,边缘还刻着古朴的云雷纹,这是她变卖陪嫁首饰换来的。铜镜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仿佛能感受到她对新生命的殷切期盼。锦盒底部垫着柔软的丝帕,上面绣着“早生贵子”的字样,针脚细密,却难掩边缘的磨损。

卯时三刻,东方泛起鱼肚白,天际线处的云层像是被谁泼上了淡淡的胭脂。我迅速指挥助手将铜镜排列成特定阵形,每面镜子都经过特殊打磨,能将晨光折射成不同角度。赵家夫妇躺在阵眼处的软垫上,身下铺着绣有并蒂莲的锦被,初升的阳光透过铜镜在他们身上交织成网状光斑。我蹲在旁边,握着毛笔的手微微发抖,在日记本上飞速记录:“卯时三刻,晨光初至,阳气渐盛,铜镜折射出的暖黄之光如游蛇般在床榻上游走。赵家娘子呼吸急促,其夫掌心沁汗,室内温度17℃,湿度62%。赵家娘子颈间佩戴的银锁在光影中泛着微光,似有韵律地轻晃。”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偶尔被风吹得顿住,墨点便晕染开来,如同意外的标记。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光影在地面的投射角度不断变化。我手持自制的量角器,每半个时辰测量一次光线角度,同时观察赵家夫妇的生理反应。当正午的阳光垂直照射时,所有铜镜突然同时将光线汇聚在赵家娘子的小腹处,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她下意识地抬手遮挡,指缝间漏出的光线在皮肤上跳跃。这个异象被我用朱砂圈起来,重重写在日记里:“午时三刻,纯阳之光汇聚,赵家娘子腹部皮肤温度升高0.8℃,是否暗示阴阳交泰的特殊时刻?光斑边缘出现淡金色纹路,持续约三息时间,速以炭笔摹画留存。”为了验证温度变化,我特意用薄荷叶蘸水贴在光斑边缘,观察叶片的卷曲程度,并将这一过程详细绘图记录。绘图时,因太过专注,墨汁滴落在衣角,晕染出深色的印记。

实验结束后,我连续三个月每日记录赵家娘子的身体变化。她的孕肚比普通孕妇更早显形,且在清晨日出时,腹部会隐隐透出微光。我在日记中画下二十余幅胎儿发育图,用不同颜色标注昼夜光影变化对其影响。当孩子呱呱坠地时,接生婆惊讶地说婴儿的瞳孔会随光线强弱变换大小——晨光中呈琥珀色,暮色里转为深褐。我颤抖着写下:“晨光明媚受孕之子,竟与昼夜光影产生神秘共鸣!其哭声在卯时清亮,酉时低沉,似与晨昏韵律呼应。婴儿足底有淡红色胎记,形状宛如初升的太阳,与实验当日卯时光斑形态相似,实乃奇事。”为了进一步研究,我甚至用竹筒收集不同时段的风声,与婴儿哭声作对比分析,这些尝试都被详细记录在日记本的夹层中。夹层里还藏着几缕婴儿的胎发,用红绳仔细捆扎着。

1026年中秋

中秋这日,晨雾未散,我便来到实验室筹备“昼夜光影循环”装置。八根三丈高的木柱撑起巨大的旋转穹顶,穹顶内侧绘满晨昏变化的天象图,从破晓的朝霞到黄昏的暮霭,笔触细腻得能看见云朵的流动。中央悬挂着由数十面小铜镜组成的球体,下方地面用白石灰绘制的阴阳鱼图,鱼眼处分别嵌着能储存日光的萤石和吸收月光的夜明珠。装置运转时,齿轮咬合的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我在日记本扉页写下:“此乃集百家之智,耗三载之功,望能重现天地光影之妙。装置核心齿轮以精铁打造,经七七四十九日淬火,方得运转顺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