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清晨,枫叶红透了半面山,晨雾漫过石阶,把远处的松涛晕成一片朦胧的青。1043年这日,我打开了那本发黄的日记赫然记载:“人体如草木,寒温各不同。一法难通用,量体裁衣功。” 世间万物皆有其独特本性,人亦如此,不同的体质如同不同的草木,需要不同的培育方式。在《眼定法》的修炼中,若忽视体质差异而一概而论,不仅难以达到眼定的境界,甚至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因此,根据不同体质调整形体功,是修炼《眼定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阴虚体质与“任脉摩腹转睛式”
阴虚体质者,体内阴液亏虚,常表现为口干舌燥、眼睛干涩、手足心热、失眠多梦等症状。此类人群在修炼《眼定法》时,若采用过于刚烈的功法,易进一步耗伤阴液,加重眼部不适。而“任脉摩腹转睛式”则是专为阴虚体质者量身打造的修炼之法。
“任脉摩腹转睛式”的具体操作如下:取坐姿或仰卧姿,全身放松,双手交叠置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轻按摩腹部,同时双眼缓慢转动,先顺时针转动10圈,再逆时针转动10圈,如此反复。在按摩腹部时,需配合均匀的呼吸,吸气时腹部微微隆起,呼气时腹部缓缓下沉。
这一功法的功效沿着“滋阴不伤阳→眼部阴液渐充→缓解眼干而不生燥热”的路径递进。任脉为“阴脉之海”,按摩腹部可刺激任脉上的关元、气海等穴位,有助于滋养阴液。同时,腹部的按摩能促进脾胃运化,生成更多的津液以滋养全身,包括眼部。而眼部的转动则能活动眼周经络,促进眼部气血流通,使阴液更好地濡养眼部,缓解眼干症状。且整个功法动作轻柔,不会耗伤阳气,避免了阴虚体质者因阳气过盛而产生燥热之感。
对于阴虚体质者而言,在修炼“任脉摩腹转睛式”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修炼时间宜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此时气温较为适宜,避免在正午阳光强烈或气温过高时修炼,以防加重体内燥热。二是按摩腹部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以免对内脏造成压迫。三是眼部转动时要缓慢、柔和,感受眼周肌肉的舒展,切勿用力转动,以免损伤眼睛。
阳虚体质与“站桩凝神式”强化
阳虚体质者,体内阳气不足,常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精神不振、眼神涣散等症状。在《眼定法》的修炼中,此类人群需要通过功法来提升阳气,以增强眼神的明亮度和专注力。“站桩凝神式”本就是《眼定法》中的基础功法,而针对阳虚体质者,则需要对其进行强化。
强化后的“站桩凝神式”操作如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脚平行站立,膝盖微微弯曲,双手自然下垂置于身体两侧,或双手向前抬起,掌心相对,与胸前保持一定距离。头部正直,双眼平视前方,目光专注于一点,排除杂念,保持自然呼吸。每次站立的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延长,从最初的5分钟开始,逐步增加到15分钟、30分钟。
其功效沿着“升阳不耗阴→眼部阳气渐足→眼神明亮而不亢奋”的路径展现。站桩时,身体保持稳定的姿势,能够调动体内阳气的升发。膝盖的微微弯曲和身体的正直,有助于打通下肢经络,使阳气从脚底升起,向上运行至全身。双眼平视前方并专注于一点,可使阳气汇聚于眼部,增强眼部的阳气供应,让眼神变得明亮有神。同时,由于整个功法强调自然呼吸和身体的放松,避免了因过度用力而耗伤阴液,保证了升阳的同时不损伤阴液,使眼神明亮而不过于亢奋。
阳虚体质者在进行强化版“站桩凝神式”修炼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修炼场地应选择温暖、避风的地方,避免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修炼,以防寒气侵入体内,加重阳虚症状。其次,在站桩过程中,若感到身体疲劳,可适当休息后再继续,切勿勉强支撑,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最后,阳虚体质者可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韭菜等,以配合功法的修炼,更好地提升阳气。
痰湿体质与“三焦扩胸式”
痰湿体质者,体内痰湿积聚,常表现为身体沉重、胸闷腹胀、眼神浑浊、眼睑浮肿等症状。这类人群在修炼《眼定法》时,需要通过功法来排出体内痰湿,疏通经络,以改善眼部状况。“三焦扩胸式”便是适合痰湿体质者的有效功法。
“三焦扩胸式”的具体做法为:取站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吸气时,双手缓缓向两侧抬起,掌心向上,同时胸部尽量向前扩张,双肩向后展开,双眼睁大,目光平视前方;呼气时,双手缓慢放下,胸部收回,双肩放松,双眼轻轻闭合。如此反复进行,每次练习10-15分钟。
该功法的功效沿着“利湿不损气→眼周湿浊渐消→目光清晰而不沉重”的路径发挥作用。三焦是人体水液运行的通道,“三焦扩胸式”通过扩胸、抬臂等动作,能够疏通三焦经络,促进体内水液的代谢,排出痰湿。胸部的扩张和收缩可以增强肺部功能,使呼吸更加顺畅,气血运行更加有力,从而避免了在利湿过程中损伤正气。随着体内痰湿的排出,眼周的湿浊也会逐渐消散,眼睑浮肿等症状得到改善,目光变得清晰,不再有沉重之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