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 > 第98章 洪秀全要开科举了

休整一夜后,洪秀全率领着已膨胀至近八千人的队伍(原戚家军加上部分投效的青壮),携带着充足的粮草,浩浩荡荡沿水路直扑广州。

沿途景象令洪秀全等人既惊且喜。所过州县,几无像样抵抗。官衙空空如也,少数留守的胥吏差役早已逃散,更别提组织乡勇拦截。天幕连日来的震撼,“上帝次子”、“洪秀全”之名早已如野火般传遍岭南。前有惠州韦三笑(洪大嘴)起义搅动风云,今有“正牌”天王亲率天兵降临,清廷在岭南的统治威信已然崩塌。

大军行进速度极快,不过两日功夫,巍峨的广州城墙已遥遥在望。

而广州城内的景象,比沿途更为不堪。两广总督、广东巡抚等高官,早在听闻洪秀全弃村移营、剑指广州之时,便已胆裂,或借口“巡视防务”,或声称“赴京陛见”,带着亲信家眷和能卷走的财物,仓皇乘船由海路逃往福建。城内大小官员群龙无首,陷入一片混乱。

八旗驻防城虽仍有部分兵丁,但主将广州将军苏察尔哈远在江西围剿韦三笑,留守佐领们意见不一,有的主张死守,有的则想保存实力,更有人暗中与城外联络。绿营兵更是军心涣散,毫无战意。

当洪秀全的大军兵临城下,甚至尚未开始架设火炮,广州城门竟从内部被一些胆大的民众和底层兵丁打开!他们早已受够了八旗子弟的欺压和官府的盘剥,天幕的预言更让他们觉得“天命”已不在大清。

洪秀全骑在马上,在洪仁玕、冯云山及一众将领的簇拥下,缓辔进入这座南方巨城。街道两旁,挤满了惶恐又好奇的百姓。他们看着这支军容严整、士卒皆已剪辫的“天兵”,看着端坐马上、气度不凡的“洪天王”,窃窃私语。

很快,人群中开始爆发出零星的欢呼,随即汇成一片声浪!

“恭迎天王!”

“天兵到了!太平日子要来了!”

一些胆子大的年轻人,受到气氛感染,或者本就对清廷不满,当场就拿出准备好的剪刀,或者互相帮忙,“咔嚓”声中,一根根辫子落地!他们用力将辫子扔向空中,或踩在脚下,脸上洋溢着一种摆脱枷锁的兴奋。

洪秀全看着眼前这近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场面,心中激动难以言表。他努力维持着天王的威仪,频频向两侧百姓挥手。冯云山在一旁低声道:“天王,民心可用!当速发安民告示,稳定秩序,接收府库,并整饬军纪,万不可扰民。”

洪仁玕也补充道:“需立即派人控制各处要隘、衙门、粮仓、军械局,尤其是八旗驻防城,需小心处置。”

洪秀全从善如流,立刻分派诸将执行。他深知,兵不血刃拿下广州固然是意外之喜,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如何将这座富庶且复杂的城市真正转化为自己稳固的根基,如何应对清廷必然到来的反扑,如何管理骤然膨胀的队伍和地盘,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然而,无论如何,开局堪称完美。他,洪秀全,上帝次子,在起事之初便已占据岭南核心重镇广州,拥有了一个远超其他候选人的绝高起点。一年之期?他现在想的,已是如何在一年内,让“太平天国”的旗帜插遍南国!

洪秀全刚刚在临时设立的天王府(原两广总督衙门)坐定,与洪仁玕、冯云山商议如何搭建统治架构,理清广州城内外事务,门外便传来一阵喧哗。亲兵匆忙入内禀报,说是有大批卷发深目的洋人聚集在府外,情绪激动,要求觐见天王。

洪秀全眉头微蹙,示意放他们进来。片刻后,只见数十名身着黑色牧师袍、或穿着各式西洋正装的外国人,如同潮水般涌了进来。他们之中,有天主教士,有东正教神父,更有不少新教各派的传教士。这些人一见到端坐在上方、身穿半旧龙袍(从戏剧班子那里征收来的)的洪秀全,顿时激动得不能自已。

“oh, my God! Its true! the Second Son of God!”(哦,我的上帝!是真的!上帝次子!)

“赞美主!新的先知降临在东方!”

“divine providence! this is a miracle!”(神圣天命!这是奇迹!)

他们操着各种语言,夹杂着生硬的汉语,纷纷以最虔诚的姿态,有的在胸前划着十字,有的直接跪拜下来,眼中充满了近乎癫狂的崇拜。天幕的伟力,彻底击碎了他们固有的教义壁垒,让他们坚信眼前这位东方男子,就是上帝在人间的又一显化,是远比他们更接近神的存在!

更令人侧目的是,去年才奉命进驻广州的英国领事查理·义律,竟也挤在人群中。他抢在其他人之前快步上前,在众目睽睽之下,竟双膝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洪秀全的台阶前,以一种近乎卑微的姿态,俯下身子,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高声道:“至高无上的上帝次子!请允许您最卑微的仆人,亲吻您的鞋面,以表达我对神圣的无限敬畏!”

说着,他竟真的低下头,要去碰洪秀全的靴子。

这一幕,不仅让殿内的洪仁玕、冯云山等人目瞪口呆,就连洪秀全本人,内心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强压下几乎要溢于言表的得意,维持着天王的威严,微微抬了抬手,用尽量平和的声音道:“尔等远人,能识天父真意,甚好。起来吧,天父面前,心生敬畏即可,无需此等虚礼。”

义律领事这才诚惶诚恐地站起身来,退到一旁,脸上依旧满是激动和荣耀,仿佛刚才那一跪,是他莫大的恩典。

待这些狂热的洋人被暂时请去偏殿安置后,洪秀全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荡,他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对洪仁玕和冯云山朗声笑道:“二位贤弟看见否?此乃天父显圣,万邦来朝之兆也!那洪承畴,背负汉奸之名,胤禛更是鞑虏伪帝,魏小三名不见经传,就算他们侥幸在天幕竞争中存活,焉有我等这般天命所归、四海归心的气势?这上帝次子,舍我其谁!”巨大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充斥着他的胸膛。

兴奋过后,洪仁玕适时地泼了点冷水,也是提醒:“天王,洋人归附,足显天威。然则,欲治广州,进而图取天下,非仅靠天威可成。当务之急,是选拔人才,建立制度,稳固根基。如今广州初定,旧官吏或逃或藏,各级衙门几近空悬,政令如何通行?”

冯云山也接口道:“仁玕所言极是。我等根基尚浅,读书人大多观望,需尽快打破僵局,吸纳人才,尤其是熟悉地方事务之人。”

洪秀全闻言,深以为然。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随即对二人说道:“二位贤弟所言,正合我意!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什么八股取士,桎梏人心,我等天国不兴此道!”

他走到案前,提起笔,一边思索一边说道:“即刻发布安民告示,并昭告全城及周边州县:为天父遴选人才,匡扶正道,特开天国恩科!凡愿信仰我父叶火华及我洪秀全者,不论国籍,不论出身贫富,不限功名高低,只需通文墨、晓事理,有心为天国效力者,皆可于三日后,来这天王府前应试!量才授官,绝不拘泥!”

他这“凡会写字者皆可做官”的诏令,看似粗放,实则是打破清朝科举壁垒,快速从底层和中下层知识分子中吸纳力量的最有效手段。洪仁玕与冯云山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赞同。在立足未稳之际,这无疑是稳定人心、搭建行政框架的一步妙棋。

告示很快被抄写多份,贴满广州城大街小巷,并快马送往周边地区。消息传开,在整个岭南的读书人阶层中,无疑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许多人还在犹豫观望,但更多仕途无望或对清廷不满的童生、秀才乃至布衣寒士,心中已然活络起来。一场不同于以往任何朝代的开科取士,即将在这南国都会上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