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 > 第85章 天降异象直入决赛

就在郑仁坤提交答卷,心神激荡、喘息未定之际,异变陡生!

只见原本只是冰冷显示文字的天幕,骤然间光华大放,无数闪烁着金光的虚拟花瓣纷纷扬扬地从天幕中飘落,仿佛整个天空都在为之庆贺。紧接着,他那篇《地上天国策》被一字不差、以斗大的金字清晰地投射在了整个天幕之上,其光辉甚至暂时掩盖了其他所有信息!

那冰冷的机械音此刻竟也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赞许意味,朗声宣告:

【道光时空,参赛者编号甲辰零零壹零贰四(郑仁坤版洪秀全),第五题论述《地上天国策》,立意高远,架构恢宏,情真意切,堪称完美!经评定,给予满分一千分,并加分一千!】

【该参赛者初选总积分为二千三百五十分,位列所有参赛者之首!】

【鉴于其经天纬地之才远超侪辈,特准其跳过复赛阶段,直接进入最终决赛圈,与四大天王同列,竞逐唯一天王正统!】

这突如其来的惊天逆转,让整个花县小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沸腾!

“中了!真中了!郑家阿哥是真龙天子啊!”族弟郑仁玕第一个跳了起来,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嘶哑地大喊。他紧紧抓住郑仁坤的胳膊,浑身都在颤抖。

周围的村民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喧哗。先前那些嘲讽、怀疑、怜悯的目光,瞬间被无与伦比的震惊、狂热和敬畏所取代。

“老天爷!天花乱坠!这是圣人出世的征兆啊!”

“郑天王!请受小的一拜!”

“我就说仁坤哥不是凡人!你们当初还不信!”

虽然领头造反是诛九族的大罪,可如果领头的是真龙天子,那就是从龙功臣,是全族的无上荣耀!刹那间,所有村民,无论男女老幼,都呼啦啦地跪倒一片,朝着郑仁坤的方向顶礼膜拜,眼神中充满了对权力和未来的渴望。

而此刻,在五个时空的天幕之下,但凡是正在造反或意图造反的势力,无论首领是叫洪秀全还是其他什么名号,都被这篇得到天幕至高评价的文章深深震撼了。

“快!快给老子抄下来!一字不漏!”

“此文乃王霸之基!民心所向啊!”

“义军胜败,不仅在刀,更在笔!在道理!这1004号,难道……难道他才是真正的上帝次子?!”

无论是道光时空占据南京的“洪秀全”,还是乾隆(嘉庆)时空纵横川楚的“天嫂”王聪儿,或是困守南昌的洪大嘴和韦三笑,乃至明末那个在陕西造反的进士洪承畴,都立刻下令手下文人幕僚,全力抄录、研习这篇《地上天国策》。

他们从中看到了一个远比简单“打土豪、分田地”更完整、更具煽动性和凝聚力的建国蓝图。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在所有有志于天下的“洪秀全”心头——这个凭空出世,以一文夺得魁首,直通决赛的“1004号”,成为了他们争夺天命路上,一个极其可怕且神秘的对手。

郑仁坤站在破屋前,看着跪倒的乡民,听着天际传来的嘉奖,感受着那篇属于自己的文章在诸天万界传扬,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流贯穿全身。他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过纷落的金色花瓣,望向苍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天父皇上帝……您,终于看到您的儿子了吗?”

与那些为《地上天国策》欢呼或紧张抄录的起义者们截然相反,康熙时空的紫禁城内,弥漫着一片沉重的惊恐。康熙帝看着天幕上那金光闪闪的文字,尤其是“无论男女皆为上帝子女”、“耕者有其田,无人不饱暖”等句,他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手指下意识地捻动着扳指,骨节微微发白。

“此獠……此獠所图甚大!”康熙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他对侍立在旁的皇子与重臣们沉声道,“道光朝南京、南昌之乱,不过踞城之寇,虽悍犹可剿。然此文一出,直指田亩、人心,其所挟者,乃煌煌正道之名!李自成当年仅凭‘迎闯王,不纳粮’六字,便可聚百万之众,撼动社稷。今此文架构森严,自洽圆满,兼有夷教之奇、儒家之正,其蛊惑之力,何止十倍于闯逆?!”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锐利如刀:“刀兵之祸,可见可防;此文之毒,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此乃动摇我大清根基之心腹大患,远甚于百万精兵!”

乾隆时空,已退居幕后的乾隆帝,此刻也是面色铁青。他一生自诩“十全武功”,文治武功皆臻极致,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有人挑战其建立的秩序与意识形态。

“好一个‘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好一个‘无处不均匀’!”乾隆冷笑连连,语气中充满了被冒犯的恼怒,“此乃率兽食人之论!若人人皆想均产,谁还愿勤勉?若无人勤勉,国库何来?社稷何存?此贼巧言令色,以虚妄之平等,诱骗无知小民,实乃千古巨奸!”

他转而对着焦虑的嘉庆厉声道:“看见没有?这便是‘笔杆子’的厉害!弓马固然重要,然若让人心被这等歪理邪说占了去,则江山危矣!必须立刻查禁此文!凡私藏、传抄、议论者,以谋逆论处!同时,着翰林院速速撰文驳斥,正本清源,绝不能让此等毒素蔓延!”

而身处风暴中心的道光帝,此刻更是一脸灰败与难以理解的沮丧。他瘫坐在龙椅上,仿佛瞬间老了几岁。

“为什么……为什么如此大才,偏偏要走这造反的绝路?”他喃喃自语,声音充满了疲惫和委屈,“观此文,虽离经叛道,然条理清晰,气势磅礴,引经据典,纵是殿试状元之文,论及气魄与蛊惑之力,怕也有所不及……他既有此等才华,为何不来参加科举,报效朝廷?朕……朕难道不曾开科取士吗?”

他百思不得其解,一种被才华“背叛”的刺痛感深深困扰着他。他哪里知道,他引以为傲、维系着大清选拔体系的科举制度,其八股取士的僵化框架,根本容不下郑仁坤(洪秀全)、左宗棠这等天马行空、志不在此的“异才”。他们的思想在科场的条条框框里注定窒息,却在造反这条“邪路”上找到了肆意挥洒的舞台。

三位皇帝,跨越时空,却在此刻产生了共鸣。他们都清晰地意识到,这篇《地上天国策》所带来的威胁,是颠覆性的。它不仅仅是一篇造反纲领,更是一套与现行秩序完全对立的价值体系和政治蓝图。它攻击的是土地制度,动摇的是伦理纲常,蛊惑的是亿万生民。

“必须找到他!必须在其他人将这套理论付诸实践并形成大势之前,找到这个1004号,将其碎尸万段!” 这是道光皇帝,以及他们麾下智囊,在心中不约而同响起的、充满杀意的声音。文祸之烈,甚于兵灾!一场围绕思想与正统的无声绞杀,已然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