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 > 第49章 被群殴的李鸿章之父

天幕没有给人喘息之机,冰冷的电子音报出了第二个选项:

【乙、与僧格林沁共同作战的李鸿章阵前出卖了僧格林沁,此战之后,李鸿章的淮军成为大清的最大军事武装。】

“轰——!”

这道选项如同惊雷,直劈在刚刚还因“圣人”曾国藩而萌生希望的李文安头顶。他只觉得眼前一黑,双腿再也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扑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官帽歪斜,浑身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李鸿章!那是他的儿子!朝中同僚谁人不知?就算真有同名同姓之人,在这等涉及“阵前出卖亲王”、“导致八旗覆灭”的滔天罪责面前,朝廷岂会细查?宁错杀,毋放过!他们李家……完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满门抄斩、血流成河的景象。

巨大的恐惧和绝望瞬间将他吞没。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与曾国藩同科进士,原本指望借着这层关系为儿子铺路,怎料人家的父亲成了“圣人”,自己的儿子却成了“国贼”?!这巨大的反差像毒刺一样扎进他的心窝。

与此同时,五个时空的皇帝们几乎是同时一个激灵,脑海中迅速回放着上一道题的描述——“标志着清朝所依靠的八旗军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原来如此!

若选项乙为真,那么八旗军的覆灭,并非单纯败于外敌,更致命的是来自内部汉人武装的背叛!此战之后,朝廷再无可以制衡的李鸿章淮军,大清江山岂不是要仰仗这些可能心怀叵测的汉人军阀的“忠心”来维系?这比明刀明枪的敌人更加可怕!一股透骨的寒意从几位皇帝的脊梁骨升起。

道光时空的朝堂之上,这层意思一旦被想通,气氛瞬间爆炸!

“李文安!你养的好儿子!”一个激进的宗室镇国将军率先红了眼,指着瘫软在地的李文安厉声怒骂。

“国贼之父!安敢立于朝堂!”另一个旗人武将更是怒不可遏,几乎是本能地,一个箭步就冲了过去。

周围的其他大臣,无论是汉是满,此刻竟无一人敢上前阻拦,甚至不少人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生怕与这“罪臣之父”扯上关系。在众人惊愕、恐惧或是默许的目光中,那武将的拳头已经带着风声,狠狠砸在了李文安的身上!

“呃啊!”李文安惨叫一声,被打得翻滚在地,官袍沾染了尘土,脸上瞬间红肿起来。更多的旗人官员围了上来,拳脚如同雨点般落下,仿佛要将对未来的所有恐惧和愤怒,都发泄在这个无力反抗的老人身上。

朝堂,这象征着秩序与威严的地方,此刻竟上演着全武行,充斥着怒吼与哀嚎。而端坐于龙椅之上的道光皇帝,脸色铁青,嘴唇紧抿,竟一时没有出声制止。他的目光越过混乱的人群,死死盯着天幕,仿佛在质问,又像是在无尽的寒风中寻求着那渺茫的一线生机。背叛的阴影,如同浓重的墨汁,彻底染黑了本就摇摇欲坠的庙堂。

天幕没有停顿,给出了第三个选项:

【丙、太平军余部与捻军改装成了骑兵,并用蒙古人最擅长的战术打败了僧格林沁。】

这个答案一出,五个时空里,从茶馆酒肆到朝堂军营,几乎响起了一片嗤笑声。

“骑兵?就凭那些长毛残匪和捻子?”康熙时空,一个老行伍咧了咧嘴,满脸不信,“养一支能跟蒙古铁骑硬碰硬的骑兵?笑话!当年汉武帝打匈奴,那是举国之力,耗了多少代人的积蓄才勉强成事?就他们?怕是连像样的战马都凑不齐!”

“就是!”旁边有人附和,“何况,蒙古人自个儿玩了几百年的骑射本领,是那些刚爬上马背的南蛮子能轻易学去,还能反过来打败正宗蒙古亲王的?这比水淹七军还不靠谱!”

更有心思活络的人发现了一个“规律”:“诸位发现没?前面那些题目,正确答案不是第一个就是第二个,要么就是第四个,这第三个选项,什么时候对过?纯粹是拿来凑数,蒙人的!”

这番议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个选项过于离奇,几乎不值一哂。

道光朝堂之上,混乱尚未完全平息,僧格林沁听着选项丙,那浓密的眉毛紧紧拧在了一起,鼻翼微张,发出一声极轻却满含不屑的冷哼。

骑兵?用蒙古的战术打败他?这在他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他麾下的科尔沁骑士,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他们的战术、他们的勇武,是融在血脉里的,岂是那些临时拼凑的“骑兵”能比拟的?他甚至觉得,提出这个选项,本身就是对他和麾下儿郎的侮辱。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殿外那混乱的中心——正被围殴的李文安。比起虚无缥缈的“黄河决堤”和近乎儿戏的“模仿骑兵”,选项丙——淮军的背叛,虽然残酷,却显得如此“合理”,如此符合他对未来局势那隐隐的、不愿深想的担忧。一个手握重兵的汉臣,在关键时刻为了自身利益而出卖友军,进而攫取最大的权力……这剧本,在他心中已然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

他攥紧的拳头缓缓松开,又再次握紧,心中已然笃定:一定是......唯有这个答案,才能解释为何八旗精锐一朝覆灭,为何大清江山此后不得不仰人鼻息。那弥漫在朝堂上的血腥气息和绝望怒吼,仿佛都在为这个他认定的“真相”做着注脚。

天幕没有给众人太多质疑的时间,冰冷的电子音报出了最后一个选项:

【丁、太平军余部与捻军获得了大批精良的洋枪洋炮,在野战中以远超蒙古骑兵弓箭射程的火力,密集射击,僧格林沁率骑兵就如同在八里桥一样反复冲锋皆未能突破敌阵,最终力战而亡。】

这个选项一出,先前所有的喧嚣、猜疑和愤怒,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骤然扼住,化为一片死寂。

洋枪!

不同于难以验证的“水攻”,也不同于令人愤慨的“背叛”,更不同于匪夷所思的“骑兵对决”,“洋枪”这两个字,像一块沉重的铁砧,砸在每个人的心头。这是一种他们或亲眼见过、或有所耳闻,确确实实存在,并且威力巨大的武器。

康熙、乾隆时空的皇帝和将领们,或许还对“骑射乃满洲根本”抱有最后的骄傲,但道光时空的人们,尤其是身处高位者,已经清晰地感受到了来自海外“奇技淫巧”的威胁。洋枪的射程和威力,是他们无法忽视的现实。

养心殿内,道光皇帝的目光变得极其锐利。选项市规划委(李鸿章背叛)固然让他杀心炽盛,但选项丁(洋枪致败)却让他感到了更深层次的、关乎国运的寒意。

如果……如果未来的战场,真的已经演进到依靠洋枪火力决定胜负的地步,那么他一直以来倚重的、赖以立国的满蒙骑射,是否真的已经过时?击败僧格林沁的,不是阴谋,不是诡计,而是冷冰冰的、代表着一个新时代战争模式的武器优势?

这个想法让他不寒而栗。相比于内部出一个叛徒,整个军事体系的落后,是更加致命的危机。

丹墀下的僧格林沁,在听到这个选项时,浑身一震,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脸上血色褪尽。

骑兵冲锋……无法突破火力网……力战而亡……

这幅画面,比陷入泥沼更加残酷,却比被友军出卖,更能被他作为一名军人的本能所理解和接受。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蒙古勇士们,高呼着口号,挥舞着马刀,如同祖先一样发起决死冲锋,却在对方阵前百步甚至更远的地方,就被连绵不绝的弹雨成片扫倒。任你勇武盖世,也无法跨越那道由金属和火药构筑的死亡之墙。

一种混合着无力、悲凉,甚至是一丝解脱的情绪,取代了之前的愤怒和质疑。如果败因于此,虽辱犹荣,至少,他是战死沙场,而非死于阴谋或意外。

朝堂上,那些刚才还在围殴李文安的旗人贵族们,也停下了手,面面相觑。如果敌人是靠洋枪取胜,那似乎……不能全怪僧王无能,也不能立刻断定李鸿章就是叛徒?一种新的、更加复杂的恐慌开始蔓延——对未知武器,对落后挨打的恐惧。

李文安蜷缩在地上,鼻青脸肿,却因这突如其来的转折,暂时喘过一口气。

而在不同时空的角落,左宗棠看着选项丁,眼神闪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郑仁坤(洪秀全)则再次燃起希望:“洋枪?对!天父定然会赐下洋枪洋炮助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