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 > 第43章 曾国藩的选择

天幕的声音毫无波澜,继续抛出问题:

【然而首先攻下南京的曾国藩并未得到封王,请问是下面哪一个原因导致其未能封王?】

这话非但没让各时空的皇帝们松口气,心反而提到了嗓子眼。

一个手握十八万虎狼之师、刚刚拿下敌方都城的主帅,居然没得到许诺的封王?这背后蕴含的风险,比顺利封王还要可怕!要么是功高震主到了赏无可赏、只能撕毁承诺的地步,要么就是……已然起了不可调和的冲突!

没等众人细想,天幕列出了第一个选项:

【甲、曾国藩自幼受王阳明圣人学说教诲,以圣人而自居,认为自己身为臣子不应该得到王爵的封号,于是在攻下南京后,主动上书辞谢,并解散了十余万湘军。朝廷顺水推舟,不再提封王之事,只是给了他一个一等侯的爵位。】

“呸!”

这选项刚一出来,康熙时空,一个粗豪的旗人佐领就忍不住啐了一口,嚷嚷道:“骗鬼呢!他要真这么干,那他就不是圣人,是宋江!反正我是不信。古往今来,哪个手握重兵的会自剪羽翼?刘备不也以仁德着称,最后不也称帝了?”

周围一片嗡嗡的赞同声。这说法,连市井小民都觉得太过“高风亮节”,以至于显得虚伪。

道光时空,紫禁城内的皇帝旻宁看着选项,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讥讽。主动解散军队,辞让王爵?若曾国藩真如此“纯臣”,他反倒要怀疑此人是不是在演一出邀买人心的大戏了。他根本不信。

而在湖南湘乡,曾国藩老家,这一个月来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前夕。乡邻们没有因天幕预言曾家要出“大人物”而欣喜,反而充满了忧虑,生怕哪天官差就来锁人。

曾家宅院内,老三曾国华搓着手,对一旁闷头擦拭腰刀的老四曾国荃低声说:“九弟(曾国荃族中排第九),若……若大哥真像这天幕说的第一个选项那样选了,咱家……是不是就安全了?”

“嗤——”曾国荃头都没抬,从鼻子里哼出一声,继续用力擦着刀锋,那态度再明显不过:老大要真这么选,他第一个不信!到嘴的肥肉,掌握天下的权柄,说扔就扔?哪有不沾腥的猫!

软禁中的曾国藩本人,听着选项甲,脸上不由泛起一丝苦涩。自幼读圣贤书不假,心中亦有匡扶社稷、做一代名臣的志向。但……“圣人”?他自问还差得远。在绝对的权势和自保的本能面前,圣贤教诲究竟能有几分重量,连他自己都不敢笃定。解散湘军,辞让王爵?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完美的、得以善终的剧本,却美好得如此不真实,让他本能地心生警惕。

整个大清,从上至下,几乎无人相信这第一个看似圆满的选项。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天幕,等待着下一个,或许更接近残酷真相的答案。

天幕没有让人久等,第二个选项紧接着浮现:

【乙、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将一件黄袍披在了自己哥哥的身上,从此曾国藩兄弟割据江南,与李鸿章、左宗棠形成割据南方的新三国或称新三藩,但并未取代大清,仍对清廷称臣。】

这个选项一出,五个时空里,不少旗人反倒莫名松了口气。

“这么一说,倒是能对上!”康熙时空,一个老成的宗室捋着胡子,“天幕上月说过,咱大清末年是南方各省独立,皇帝退位。若曾、李、左三家在江南鼎立,名义上还尊奉朝廷,倒像是那么回事。至少……咱大清的国祚没彻底断送在他们手里。”

“哼,不就是又一个残唐五代十国么?”另一个旗人接口道,语气复杂,“只是这朝廷,怕是要仰人鼻息了。而且,按前面说的,清末也有幼帝、太后、摄政王……好家伙,跟咱老祖宗刚进关那会儿一个模子!合着咱大清绕了一圈,又退回关外了?”

这种“历史轮回”的感觉,让许多熟知开国历史的旗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而在湖南湘乡曾家老宅,那声“曾国荃”如同惊雷,炸得正在磨刀的老六本人一个激灵。

“黄……黄袍加身?”曾国荃手一抖,锋利的刀刃险些划破手指。他是读书人,岂能不知这典故意味着什么?那是篡位!是赵匡胤陈桥兵变!而且,后面往往跟着兄弟相残的戏码——赵光义“烛光斧影”的故事他可太熟悉了!

一瞬间,他浑身的血都凉了半截。刚才还在心里鄙夷大哥若选择做“圣人”太过虚伪,此刻却恨不得大哥真成了圣人!

他担心的不再是大哥的安危,而是自己的!天上这么一说,天下人会怎么看他曾国荃?是个撺掇大哥造反、还可能心怀不轨、觊觎大位的奸佞小人?大哥会怎么想?朝廷会怎么想?

“我……我……”他张了张嘴,想对三哥曾国华辩解几句,却发现自己喉咙发干,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仿佛已经被无数道怀疑、鄙视的目光刺穿。若后世史书真如此记载,他曾国荃还有何颜面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他磨刀,是想杀敌建功,光耀门楣,可不是为了背这等千古骂名!

软禁中的曾国藩,听到这个选项,瞳孔也是猛地一缩——

九弟给自己黄袍加身?他了解自己这个弟弟,勇猛有余,沉稳不足,若真到了那个地步,被部下怂恿,做出这等骇人之事并非全无可能。

但……割据称王?他下意识地摇头,这与他自幼所受的忠君教育背道而驰,更会将整个曾氏家族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可……若真被逼到绝境呢?他不敢再想下去。

紫禁城养心殿内,道光皇帝死死盯着天幕上“黄袍加身”四个字,胸膛剧烈起伏,原本蜡黄的脸色此刻涨得通红,额角青筋隐隐跳动。

“乱臣贼子!乱臣贼子!”他在心中疯狂咆哮,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相比于洪秀全那种明火执仗的“反贼”,曾国藩这种被部下“黄袍加身”的戏码,更让他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和羞辱!洪秀全之流,是疥癣之疾,是外部的敌人;而曾国藩,却是内部的蛀虫,是倚为肱骨却可能反噬主子的恶犬!这不仅仅是谋逆,更是对他爱新觉罗氏皇权最**的背叛!

一股炽烈的杀意瞬间冲垮了理智。他几乎要脱口而出,下令殿外侍卫立刻去往那个囚禁曾国藩的宅院,将曾氏满门抄斩,一个不留!宁可让洪秀全那样的“反贼”夺了江山,他也绝不能容忍自己的臣子,尤其是被自己(哪怕是迫于形势)寄予厚望的汉臣,对自己、对大清有丝毫不忠不孝之举!

“皇阿玛?”侍立一旁的六皇子奕欣见父皇神色骇人,气息粗重,小心翼翼地唤了一声。

这一声轻唤,像一盆冷水稍稍浇熄了道光的狂怒。他猛地想起,这只是第二个选项,后面至少还有两个答案未知。现在杀了曾国藩,万一……万一后面的选项证明其并无反心,或者局势发展到非用此人不可的地步呢?

杀一个曾国藩容易,可之后呢?那预示着将席卷半壁江山的“长毛巨寇”谁来抵挡?大清的江山社稷,和他个人的尊严怒火,孰轻孰重?

这种明知眼前可能是未来祸根,却因更大的威胁而不能将其扼杀的无力感,像毒蛇一样啃噬着道光的心。他死死攥紧拳头,牙关紧咬,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压抑到极致的、野兽般的低吼。

他必须等,哪怕备受煎熬,也必须等着看天幕揭晓最后的答案。那冰冷的电子音,此刻竟成了决定一个二品大员、乃至影响未来国运的生杀判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