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 > 第28章 第七问:沦陷的重镇?

天幕在经历了短暂的调整后,再次亮起,那冰冷的电子音毫无预兆地抛出了第七道题目,其内容比之前任何一题都更直接地指向了王朝的生死存亡:

【大清知识有奖问答第七题:咸丰皇帝在位期间,清朝发生了一次重大叛乱。请猜出下列哪一个城市,在咸丰皇帝去世时,已经不在清朝廷控制之下?】

“重大叛乱?”

“丢掉一个城市?还是在皇帝死的时候?”

“难道是……京城有失?!”

从顺治到道光,四个时空的君臣都被这题目惊得心头狂跳。都城沦陷,对于任何王朝而言都是颠覆性的灾难,是国祚将倾的最明确信号!他们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前朝旧事——安史之乱中的长安、靖康之变中的汴梁……

未等众人从这骇人听闻的题干中缓过神,天幕竟一反常态,没有给出任何提示,直接列出了四个选项:

【甲、南京】

【乙、北京】

【丙、广州】

【丁、西安】

这四个地名一出现,如同四道惊雷,在所有时空(除努尔哈赤外)炸响,带来了一片死寂般的窒息!

南京!大明的故都,江南财赋重地,天下文脉所系!若南京失守,半壁江山恐已不保!

北京!大清的国都,社稷宗庙所在,八旗根本之地!若北京沦陷,皇帝何在?朝廷何存?!

广州!南疆门户,连通外海,贸易枢纽!若广州易手,财路恐断,洋人介入,局势将更加复杂!

西安!西北雄镇,关中锁钥,帝王之资!若西安丢失,西北震动,连通西域之路或将断绝!

这四个城市,无论哪一个在皇帝驾崩时落入敌手,都意味着局势已经糜烂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这已不是寻常的民变或边患,而是足以撼动国本、可能导致王朝覆灭的滔天大祸!

“这……这如何敢选?!”

“无论选哪个,都是泼天大祸啊!”

“甲?乙?丙?丁?这……这分明是四条绝路!”

从顺治到道光的朝堂之上,君臣面面相觑,汗流浃背。选择南京,等于承认江南半壁沦丧;选择北京,等于直言国都陷落、君王死社稷;选择广州或西安,也同样意味着疆土崩裂,统治权威荡然无存!

这已不是答题,这简直是在亲口诅咒王朝的灭亡!尤其是道光时空,旻宁(道光)看着这四个选项,再想到天幕之前提及咸丰(自己的儿子)死于热河,一股巨大的悲凉和恐惧几乎将他吞噬。难道自己的儿子,最终竟落得个连都城都可能不保的凄惨下场?

就连一向“置身事外”的努尔哈赤时空,也对“北京”这个地名有所触动(毕竟是大明京师),能感受到这题目蕴含的不祥意味。

无人敢轻易开口,无人敢率先做出选择。所有人都被这直指核心、关乎国运存亡的残酷问题,震慑得无以复加。他们第一次感到,这天幕的“奖励”如此烫手,这“知识”如此致命。整个天空下,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大厦将倾的压抑与恐慌。所有人都等待着,看谁敢,或者说,看谁被迫,去揭开那血淋淋的答案。

面对这道无论选哪个都像是在诅咒王朝的题目,从顺治到道光的四位皇帝,在巨大的压力下,最终不得不做出了各自无奈且充满挣扎的选择。

顺治时空(顺治九年):

少年福临看着四个选项,只觉得个个都刺眼。他刚稳定心神觉得自己不是亡国之君,此刻却又面临都城可能沦陷的暗示,心中烦躁又委屈。“北京是京师,绝不能选!广州、西安听着偏远……南京!”他想起之前提示里南方起义不断,南京又是前明旧都,最是危险。“朕选甲!南京!”他几乎是带着一丝赌气,选了这个在他看来最可能“出事”的地方。这选择里,有对南方战局的担忧,也有一种“反正不是北京”的侥幸。

康熙时空(康熙五十二年):

玄烨(康熙)眉头紧锁,心思电转。北京是统治核心,万不能有失;西安乃西北重镇,关乎边疆稳定;广州涉及海贸与洋人,亦不容小觑;而南京……前明旧都,人心所系,一旦有失,江南震动,半壁江山堪忧!他回想起之前题目中提及的“南方各省起义”,心中天平已然倾斜。“南京……”他沉声吐出两个字,声音中带着沉重。这是他基于政治和军事经验的判断,选择了一个他认为在“重大叛乱”中最可能被攻击、也最具象征意义的目标。这选择充满了理智的冷酷和作为帝王的忧虑。

乾隆时空(嘉庆元年):

弘历(乾隆)此刻心态极为复杂。他已是太上皇,但权力依旧在握。看着这四个选项,他首先排除了北京——在他的认知里,大清强盛无比,京城岂容有失?广州、西安在他看来,都是边疆之地,虽重要,但即便暂时丢失,尚可挽回。唯有南京!“前明余孽最易蛊惑人心之地!”他冷哼一声,想到了之前天幕提及的南方起义,以及南京特殊的历史地位。“定是此地!选甲!”他的选择带着对前明影响力的忌惮和一丝不愿承认的、对江南潜在动荡的担忧。

道光时空(道光十八年):

旻宁(道光)看着选项,心中一片悲凉。这涉及的是他儿子(咸丰)的未来啊!北京是绝对不能选的,那意味着彻底的失败。广州?正在命林则徐禁烟,局势复杂,但似乎还未到失陷的地步?西安?西北近期尚算平稳……他的目光最终也落在了“南京”上。江南赋税重地,民情纷繁,且距离北京遥远,一旦发生“重大叛乱”,确是最易被割据之所。“唉……”他长叹一声,无力地说道:“甲,南京罢。”这选择充满了对儿子未来艰难处境的预感和一位父亲深深的无力感。

四位皇帝做出选择后,其所在的京师之中,宗室、勋贵、核心大臣们,无论心中是否认同,都只能迅速跟上,将“甲”字映满了京城的天空。这是政治上的表态,也是无奈下的“共识”。

然而,在康熙、乾隆、道光这三个时空,京外地区的官员们再次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和混乱之中!

他们抬头望天,依旧只能看到“皇帝及京中大臣已做出选择”的模糊提示,完全看不清具体选了什么!

“怎么办?这次选什么?”

“上次跟错了,这次不能再错了!”

“可……可这次连提示都没有啊!”

“猜吧!只能蒙了!南京?北京?我的天……”

在极度的焦虑和“必须跟随”的压力下,各地官员开始了五花八门的猜测。有的认为皇帝必然会保住京城体面,绝不会选北京,于是选了南京(甲);有的觉得广州通商口岸,洋人聚集,最易生乱,选了丙;还有的认为西北民风彪悍,自古多事,选了丁……甚至还有人觉得,越是不可能越有可能,胆战心惊地选了乙(北京)!

一时间,这三个时空的京外天空上,“甲”、“乙”、“丙”、“丁”纷纷浮现,杂乱无章,与京城统一的“甲”字形成了鲜明而讽刺的对比。那些再次选错,尤其是胆大包天选了“乙(北京)”的官员,几乎已经预见了自己凄惨的下场,面如死灰,瘫软在地。

与后面几个时空的混乱与恐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努尔哈赤时空。

努尔哈赤看着那几个陌生的汉地城市名,打了个哈欠:“这些地方,现在跟咱有啥关系?老规矩,分开选!代善,甲;阿敏,乙;莽古尔泰,丙;老八(皇太极),丁!本汗和范先生……随便,就甲吧!” 他们完全是以一种事不关己、纯粹撞大运的心态在进行选择,轻松得仿佛在玩一场游戏。

天幕之下,面对同一道关乎国运的难题,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位置,上演着截然不同的悲喜剧。猜忌、恐惧、无奈、投机、漠然……种种情绪交织,而那天幕,依旧冷漠地悬挂着,等待着最终答案的揭晓,准备给予一些人“奖励”,而给另一些人,带来或许是无法承受的后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