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 第77章 岁月静好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第77章 岁月静好

作者:小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0 07:20:51

广场的篝火余烬还在晨露中泛着微光,我已沿着熟悉的驿路走向赤岭。路边的青稞田长势正好,吐蕃农人与大唐佃户正并肩收割,他们的镰刀起落间,割下的不仅是饱满的麦穗,还有经年累月积累的默契。田埂上的水渠汩汩流淌,既灌溉着吐蕃的青稞,也滋养着汉地的粟米,水流声里听不出分别。

我的鼻尖掠过互市的帐篷,闻到一股混杂着花椒与酥油的气息 —— 那是大唐商队的香料与吐蕃的奶制品在同一处交易的味道。一个吐蕃商贩正用算盘计算着交易额,算珠噼啪声里夹杂着汉地的 “两” 与吐蕃的 “克”,两种计量单位在账册上和平共处,仿佛本就该如此。

“白泽大人,这批茶叶品质绝佳!” 大唐茶商笑着掀开茶篓,茶叶的清香混着吐蕃的麝香扑面而来。我用爪子轻拨茶饼,上面压制的花纹一半是汉地的龙纹,一半是吐蕃的祥云,两种图案在茶饼上蜿蜒缠绕,分不清彼此的边界。不远处,吐蕃牧民正用大唐的瓷器盛放酸奶,瓷碗上的 “和同一家” 字样被奶渍浸润得愈发温润。

巳时的阳光透过学堂的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孩童们正在临摹字帖,汉文的 “平和” 与吐蕃文的 “安宁” 被写在同一张纸上,笔尖的墨汁晕染开来,将两个词语连在一起。文成公主坐在讲席上,用吐蕃语讲解着汉地的《论语》,松赞干布则在一旁补充着吐蕃的处世智慧,两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舒缓的乐曲。

我趴在学堂门口的石阶上,看着一个吐蕃孩童用汉地的毛笔在吐蕃纸上作画,画中既有长安的朱雀街,又有逻些的大昭寺,两者之间用一条蜿蜒的驿路连接。旁边的大唐孩童则用吐蕃的矿物颜料,在绢帛上描绘着雪山与江河,笔触间既有中原的细腻,又有高原的雄浑。

午后的医馆里,汉地医官正带着吐蕃学徒辨识药材。他们面前的药案上,汉地的《千金方》与吐蕃的《四部医典》摊开着,书页相互覆盖,却丝毫不显杂乱。一个藏民抱着孩子来看病,医官先用吐蕃的放血疗法缓解症状,再开出汉地的汤药调理,两种疗法配合默契,孩子的哭声很快变成了笑声。

我蹭了蹭药柜旁的铜盆,里面浸泡着汉地的当归与吐蕃的红景天,药汤的颜色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琥珀色,散发着安心的气息。墙角的陶罐里,汉地的针灸针与吐蕃的放血刀并排摆放,金属的冷光里透着救人的暖意。

傍晚的佛堂里,酥油灯与汉地的蜡烛一同点燃,光芒交织着照亮了唐蕃双语的经文。大唐的僧人用吐蕃语念诵着《金刚经》,吐蕃的喇嘛则用汉文讲解着苯教的教义,两种声音在佛堂里回荡,让人心生宁静。香案上,汉地的香炉与吐蕃的嘛呢堆相互依偎,香烟缭绕中,信仰的界限变得模糊。

我蹲在佛堂的门槛上,看着朝圣者们依次跪拜。他们中有人捧着汉地的佛珠,有人摇着吐蕃的转经筒,动作不同,眼神里的虔诚却如出一辙。一个汉地老妪向吐蕃喇嘛请教祈福的方式,喇嘛耐心地教她转动转经筒的手势,老妪则回赠了一串亲手缝制的香囊,上面绣着唐蕃两种文字的 “平安”。

夜幕降临时,我回到逻些城的山顶。整座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唐蕃风格的建筑在夜色中融为一体,分不清哪是汉地的飞檐,哪是吐蕃的碉楼。远处的会盟坛上,誓碑在月光下静静矗立,“永结盟好” 的字样被月光照亮,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山下的广场上,又燃起了篝火,唐蕃的百姓围着火焰载歌载舞。他们的舞步早已分不清是大唐的踏歌还是吐蕃的锅庄,歌声里既有长安的韵律,又有高原的苍茫。我卧在山顶的巨石上,看着这一切,尾巴轻轻拍打着手边的泥土,感受着岁月静好的安稳。

作为一头白虎,我或许无法用文字记录下这所有的美好,但我用足迹丈量过的每一寸土地,用耳朵聆听过的每一段歌谣,用眼睛见证过的每一次交融,都在诉说着唐蕃和平共处的珍贵。我会继续守在这里,看着青稞与粟米年年丰登,看着孩童们在学堂里茁壮成长,看着这份安宁与和谐,在时光的长河里,静静流淌,永不干涸。

喜欢白虎御唐:龙阙血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