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 第160章 破土护苗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第160章 破土护苗

作者:小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0 07:20:51

赤岭的新岁晨露还沾在田垄的枯草上,我已循着幼苗破土的细微气息 —— 那混着新叶清香与湿润泥土的鲜嫩味道,踏过松软的田埂,奔向共耕区的播种地块。距 “开春播种” 不过七日,播下的种子已悄然萌发:麦区的土层上,零星冒出嫩绿的芽尖,像探出脑袋的小精灵般透着生机;青稞区的地块里,也有细小的幼苗顶开薄土,淡绿色的子叶紧紧蜷缩,风过时轻轻晃动,仿佛在努力适应外界的阳光。唐蕃的军民们提着竹篮、扛着防鸟网赶来,汉地的竹制间苗耙摆在田边,吐蕃的驱鸟骨哨挂在腰间,田埂上还放着记录幼苗长势的木简,处处都透着对 “幼苗茁壮” 的珍视与守护。

我的鼻尖凑近麦区的幼苗,清晰嗅到一股新叶生长的清甜气息,还敏锐捕捉到一丝微弱的 “鸟羽味”—— 那是麻雀在地块上空盘旋留下的痕迹,若不及时防范,刚破土的幼苗易被啄食。大唐的农师正蹲在田垄间,指尖轻碰幼苗芽尖,动作轻柔得像怕碰断娇嫩的茎秆,对围拢的军民说:“中原农耕素有‘苗出防鸟啄’的说法,如今幼苗刚破土,茎秆娇嫩,必须赶紧设防护,咱们用中原的防鸟网覆盖地块,网眼大小刚好能挡住麻雀,又不影响幼苗采光;你们吐蕃的驱鸟骨哨声音尖锐,每隔半个时辰吹一次,比单纯挂网更管用。另外,幼苗长到两叶一心时要‘间苗定苗’,咱们中原的‘去弱留壮’是拔掉病弱苗,保留健壮苗,你们吐蕃的‘按距留苗’用木尺量株距,每三寸留一株,两种法子结合,既能保证苗齐,又能让幼苗有足够空间生长;可别等幼苗长得太密再间,不然会争养分!” 吐蕃老农握着驱鸟骨哨,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红,显然对护苗格外上心,他用生涩却流畅的汉文回应:“防鸟网已按地块大小裁剪好,边缘还坠了石子,风刮不动;还做了‘幼苗计数木牌’—— 每块木牌对应一垄,出苗一株刻一道痕,比用眼睛数准;刚才我看麦区东边有麻雀群飞过,咱们先给那片挂网吧?” 我立刻走向麦区东边,用前爪轻轻扒开土层 —— 底下的幼苗刚顶土,芽尖还未完全展开,便用爪子在地上压出浅痕示意急需防护。军民们见状立刻行动,大唐农卒展开防鸟网,小心翼翼地覆盖在幼苗上方,生怕网绳勾断芽尖;吐蕃牧民则吹响骨哨,尖锐的哨声在田野间回荡,惊飞了远处的麻雀。

“白泽大人,帮着看看哪片青稞区的幼苗长得壮!” 大唐的农妇在田埂上招手,手里还拿着间苗耙。健壮的幼苗茎秆粗壮、子叶鲜亮,我的视觉能轻易分辨这细微差别。我沿着青稞区的田垄缓慢穿梭,目光扫过每一株幼苗,在一处幼苗茎秆泛着浅绿、子叶舒展的区域停下 —— 这里的幼苗无发黄、卷曲迹象,显然长势良好,便对着农妇低低吼了一声,同时用爪子轻轻拨开遮挡幼苗的枯草,示意查看。农妇们立刻提着竹篮赶来,蹲在田垄间观察:“多亏白泽大人提醒!这片区的幼苗长得齐,没有病弱苗,不用多间苗。” 吐蕃老农也凑过来,手把手教她们用 “按距留苗法”:“拿木尺量着,每三寸做个记号,记号旁留一株苗,比凭感觉留苗匀,这样幼苗长大后,通风好还能充分吸收养分。” 我趴在一旁,目光紧紧盯着她们的动作,若发现某处漏留健壮苗,就用爪子轻轻扒开周围的弱苗,露出健壮苗,农师笑着说:“有白泽大人当‘幼苗质检员’,咱们的间苗定苗肯定做得精准,不会浪费好苗!”

巳时的日头渐渐升高,阳光透过防鸟网的缝隙洒在幼苗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护鸟与间苗同步推进,热闹却不杂乱。田间,大唐农师正教吐蕃牧民分辨病弱苗:“病弱苗的茎秆发黄、子叶卷曲,有的还带着褐色斑点,这样的苗留着会传染病害,必须拔掉;你们看这株,茎秆粗壮、子叶鲜亮,就是好苗,要保留。” 吐蕃老农则拉着大唐农卒,教他们吹驱鸟骨哨的技巧:“我们吐蕃的老法子,吹骨哨要‘短声连吹’,一次吹三下,间隔一刻钟,比长声单吹更能惊鸟;你们挂防鸟网时要注意,网边要埋进土里半寸,别让麻雀从底下钻进来。” 田埂旁,农卒们正忙着记录幼苗长势 —— 大唐农卒握着毛笔,在木简上工整写下 “麦区出苗率八成,青稞区出苗率七成五”,墨迹在阳光下渐渐变干;吐蕃牧民则用小刀在另一块木简上刻下对应的吐蕃文,线条流畅,两种文字并列,清晰可辨。我跟着他们在田埂间走动,目光留意着案上的木简,看到一块木简被风吹得从案上滑落,立刻用爪子轻轻勾回案边;发现一处记录的出苗率与实际情况不符,便用鼻尖轻碰那块木简,农卒立刻俯身重新计数,发现果然是漏数了几株幼苗,连忙更正,“有白泽大人帮忙照看,这长势记录肯定错不了!”

“不好,西边的青稞苗有点发黄!” 吐蕃老农突然指着远处大喊,声音里满是焦急,“要是病害蔓延,整片青稞都得遭殃!” 大唐农卒闻言,立刻提着装有草木灰的竹篮往西边跑,脚步匆忙却不慌乱,“这是缺肥导致的发黄,得撒点草木灰补肥,咱们中原的老法子,草木灰既能补钾,还能防病害,比单纯浇水管用。” 吐蕃牧民则转身抱来腐熟的羊粪,“我们吐蕃也有个老法子,把羊粪碾碎拌土撒在幼苗根部,肥效温和,不会烧苗,还能让土壤更疏松。” 我也跟着跑向西边的青稞苗,蹲在发黄的幼苗旁边 —— 能闻到幼苗因缺肥散发的微弱 “枯味”,仔细一看,根部的土壤也偏干燥。我用爪子轻轻扒开幼苗根部的泥土,露出湿润的土层,方便军民们施肥;同时对着农卒低吼,示意土壤需补水。军民们立刻行动,大唐农卒撒草木灰,吐蕃牧民则撒羊粪,随后还提着水瓢,小心翼翼地给幼苗浇水,避免水流冲倒茎秆。农卒一边忙活一边说:“多亏白泽大人帮忙扒土!不然咱们没发现根部土壤干燥,只施肥不浇水,肥效也吸收不了,幼苗还是长不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