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楼梦白话文版 > 第84章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

却说薛姨妈被金桂一场撒泼气得肝气上逆,左肋阵阵作痛。宝钗明知缘由,不等医生来看,先叫人买了几钱钩藤,浓浓的煎了一碗给母亲喝下,又和秋菱一起给薛姨妈捶腿揉胸。过了一会儿,薛姨妈的气息才略觉平顺。她心中又悲又气,气的是金桂蛮不讲理,悲的是宝钗这般有涵养,却要受这份委屈。宝钗又耐心劝了一回,薛姨妈不知不觉睡了一觉,肝气渐渐平复下来。宝钗道:“妈妈,这种闲气别放在心上才好。过几天走得动了,乐得往老太太、姨妈那里说说话散散闷,家里横竖有我和秋菱照看着,谅她也不敢怎么样。” 薛姨妈点点头:“过两日看看罢。”

且说元妃病愈之后,家中上下俱各欢喜。过了几日,几个太监走来,带着赏赐的物件和银两,宣贵妃娘娘之命,因家中省问勤劳,特加赏赐,一一交代清楚。贾赦、贾政等禀明贾母后,一齐谢恩,太监吃了茶便去了。大家回到贾母房中说笑了一回,外面老婆子传进来说:“小厮们来回,那边有人请大老爷说要紧的话。” 贾母便对贾赦道:“你去罢。” 贾赦答应着退了出去。

这里贾母忽然想起一事,对贾政笑道:“娘娘心里着实惦记宝玉,前儿还特地问起他来。” 贾政陪笑道:“他近日文章都有长进了。” 贾母道:“你们时常叫他出去作诗作文,难道他都没作上来?小孩子家慢慢教导,哪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贾政连忙陪笑:“老太太说得是。” 贾母又道:“提起宝玉,我还有一件事和你商量。如今他也大了,你们该留神给他定下一个好孩子,这是他终身大事。别论远近亲戚、穷富高低,只要姑娘脾性好、模样周正就好。” 贾政道:“老太太吩咐得极是。但姑娘要好,宝玉自己更要学好才是,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女孩儿,岂不可惜。” 贾母听了这话,心里有些不喜欢,道:“论起来,有你们作父母的操心,哪里用得着我。但宝玉从小跟着我,未免多疼了些,或许耽误了他成人正事。可我看他生来模样齐整,心性也实在,未必就是没出息的,不至于糟蹋人家女孩儿。或许是我偏心,我看着他横竖比环儿强些,你们觉得呢?” 几句话说得贾政心中不安,连忙陪笑道:“老太太见多识广,既说他有造化,想来不错。只是儿子望他成人之心太急,或许真是‘莫知其子之美’了。” 一句话把贾母逗笑了,众人也都陪着笑。贾母道:“你如今也有了年纪,又当着官,自然越历练越老成。” 说到这里,回头瞅着邢夫人和王夫人笑道:“想他年轻的时候,那古怪脾气比宝玉还胜一倍,直等娶了媳妇才略懂些人事。如今倒抱怨宝玉,我看宝玉比他还略懂些人情呢。” 说得邢夫人、王夫人都笑了,连忙道:“老太太又说逗笑的话了。” 这时小丫头进来告诉鸳鸯:“请示老太太,晚饭已经伺候好了。” 贾母便问:“你们又咕咕唧唧说什么?” 鸳鸯笑着回明了,贾母道:“那你们也都吃饭去罢,单留凤姐儿和珍哥媳妇陪着我吃。” 贾政及邢、王二夫人答应着,伺候摆上饭,贾母又催了一遍,才各自退出散去。

却说邢夫人自去了,贾政同王夫人进入房中。贾政提起贾母方才的话:“老太太这样疼宝玉,终究要他有些实学,日后能混得功名,才不枉老太太疼他一场,也不至于糟蹋人家女孩儿。” 王夫人道:“老爷这话自然该当。” 贾政便叫屋里的丫头传出去告诉李贵:“宝玉放学回来,吃完饭后再叫他过来,我还要问他话。” 李贵答应了。宝玉放了学刚要过来请安,李贵上前道:“二爷先不用过去,老爷吩咐了,今日叫二爷吃了饭再过去,还有话要问二爷。” 宝玉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如同闷雷炸响,只得先见过贾母,便回园子里吃饭。他三口两口吃完,忙漱了口,匆匆往贾政这边来。

贾政此时在内书房坐着,宝玉进来请了安,在一旁垂手侍立。贾政问道:“这几日我心上有事,忘了问你。那一日你说师父叫你讲一个月的书就要开笔,如今算来快两个月了,你到底开笔了没有?” 宝玉道:“才做过三次,师父说先不必回老爷,等做得好些再回,因此这两天没敢说。” 贾政道:“是什么题目?” 宝玉道:“一个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个是《人不知而不愠》,一个是《则归墨》三字。” 贾政道:“都有稿儿么?” 宝玉道:“都做了抄出来,师父又改了的。” 贾政道:“你带家里来了还是在学房里?” 宝玉道:“在学房里呢。” 贾政道:“叫人取来我瞧。” 宝玉连忙传话给焙茗:“你往学房去,我书桌子抽屉里有一本薄薄的竹纸本子,上面写着‘窗课’两字的就是,快拿来。” 一会儿焙茗拿了来递给宝玉,宝玉呈给贾政。贾政翻开看,头一篇题目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宝玉原本破题是 “圣人有志于学,幼而已然矣”,代儒把 “幼” 字抹去,改成 “十五”。贾政道:“你原本‘幼’字便扣不清题目,‘幼’字是从小到十六以前都算,这章书是圣人自言学问工夫随年龄俱进,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都要明点出来,才见得不同时期的光景,师父改了‘十五’,就明白多了。” 看到承题,抹去的原本写着 “夫不志于学,人之常也”,贾政摇头:“不但孩子气,可见你本性没有学者的志气。” 又看后句 “圣人十五而志之,不亦难乎”,道:“这更不成话。” 再看代儒的改本 “夫人孰不学,而志于学者卒鲜,此圣人所为自信于十五时欤”,便问:“改的懂吗?” 宝玉答应:“懂得。” 又看第二篇《人不知而不愠》,先看代儒改本 “不以不知而愠者,终无改其说乐矣”,再觑着眼看原本:“能无愠人之心,纯乎学者也”,道:“上一句只做了‘而不愠’三字,下一句又犯了下文君子的分界,必如改笔才合题位,还要找清上文,才是书理,须要细心领略。” 宝玉答应着,贾政又往下看:“夫不知,未有不愠者也,而竟不然,是非由说而乐者,曷克臻此”,原本末句 “非纯学者乎”,贾政道:“这也和破题同病,改的还算清楚,说得过去。” 第三篇是《则归墨》,贾政看了题目,扬头想了想,问宝玉:“你的书讲到这里了?” 宝玉道:“师父说《孟子》好懂些,先讲《孟子》,大前日才讲完,如今讲《上论语》呢。” 贾政见这篇破承没大改,破题 “言于舍杨之外,若别无所归者焉”,道:“第二句倒难为你。” 承题 “夫墨,非欲归者也,而墨之言已半天下矣,则舍杨之外,欲不归于墨,得乎”,贾政道:“这是你做的?” 宝玉答应:“是。” 贾政点点头:“也没什么出色,但初试笔能这样,还算不离。前年我在任上,出过《惟士为能》的题目,那些童生都抄袭前人,不能自出心裁,你念过没有?” 宝玉道:“也念过。” 贾政道:“我要你另换主意,不许雷同前人,只做个破题也使得。” 宝玉只得低头苦想,贾政背着手在门口站着沉思。只见一个小小厮往外飞走,看见贾政连忙侧身垂手站住,贾政问道:“做什么?” 小厮回道:“老太太那边姨太太来了,二奶奶传出话来叫预备饭。” 贾政没言语,小厮自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