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楼梦白话文版 > 第100章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话说贾政去见节度,一进衙门就待了大半日,外头等候的人议论纷纷。李十儿在外面急得团团转,既打听不到里头的动静,又惦记着薛蟠案子的报信,额头上冒出汗来。好容易听见贾政出来,他连忙迎上去,跟着走了一段,趁四周没人,急忙问道:“老爷进去这么久,有什么要紧事?” 贾政脸上带着几分笑意,语气轻松:“没什么大事。镇海总制是这位大人的亲戚,寄了信来嘱托照应我,说了些客套话,还说咱们如今也算亲戚了。” 李十儿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腰杆也挺直了些,胆子顿时壮了,一个劲怂恿贾政答应这门亲事。贾政心里却惦记着薛蟠的官司,怕外头信息不通,不好打点,回到任所后,便打发家人进京打听消息,顺便把总制求亲的事回明贾母,若是贾母愿意,就把三姑娘探春接到任所来。家人奉命日夜赶路,到了京中先回明王夫人,又在吏部打听,得知贾政并没有受到薛蟠案子的牵连,只有署太平县的那位老爷被革了职,便写了禀帖安慰贾政,随后就在京里等着贾母的回话。

且说薛姨妈为了薛蟠的人命官司,在各衙门不知花了多少银钱,好不容易定了误杀的罪名,准备具题上报。原打算把当铺折变出去,凑银子给薛蟠赎罪,不想刑部驳回重审,又托人花了好些钱,却始终没用,依旧定了死罪,关在牢里等着秋天大审。薛姨妈又气又疼,日夜啼哭,眼睛红肿得像核桃,嗓子也哭哑了。宝钗时常过来劝解,握着薛姨妈的手,语气平和却坚定:“哥哥本来就没什么造化,继承了祖父的家业,本该安安分分过日子。在南边已经闹得不成样子,就说香菱那件事,仗着亲戚势力花了些银钱,白打死一个公子,哥哥就该改过自新做正经人,奉养母亲才是,不想进了京还是老样子。妈妈为他受了多少气,流了多少泪,给他娶了亲,原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偏偏嫂子又是个不安分的,哥哥才躲出门去,真是冤家路窄,没几天就闹出人命来。妈妈和二哥哥已经尽心尽力了,花了银钱不算,还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地谋干,无奈这是他命里该着,也是自作自受。大凡养儿女都是为了老来有靠,就是小户人家,儿子还要挣饭养活母亲,哪有把现成的家业闹光了,反倒让老人家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不是我说,哥哥这样的行为,哪里是儿子,简直是冤家对头。妈妈要是再不明白,日夜哭下去,还要受嫂子的气,我又不能天天在这里劝解,看见妈妈这样,我哪里放得下心。宝玉虽说傻,也不肯让我回去。前儿老爷打发人回来说,看见京报吓得不得了,才赶紧派人来打点。我想哥哥闹了事,担心的人也不少,幸亏我还在跟前,要是离乡远了,听见这消息,只怕我想妈妈也得想坏了身子。我求妈妈暂且养养神,趁哥哥还活着,问问各处的账目,别人该咱们的、咱们该别人的,请个旧伙计来算一算,看看还有多少家底。”

薛姨妈哭着摇头,声音哽咽:“这几天为你哥哥的事,你来了不是劝我,就是告诉我衙门的消息,你还不知道,京里的官商名号已经退了,两个当铺也给了人家,银子早就花光了。还有一个当铺,管事的卷款逃了,亏空好几千两银子,也夹在这官司里。你二哥哥天天在外头要账,京里的账已经花了几万两,只能拿南边公分里的银子和住房折变了才够。前两天还听见个坏消息,说南边的公当铺也折本收了,要是这样,你娘的命可就活不成了。” 说着,又大哭起来,胸口剧烈起伏。宝钗也红了眼眶,眼泪掉下来,却依旧劝道:“银钱的事,妈妈操心也没用,还有二哥哥料理。最可恨的是那些伙计,见咱们势头败了,各自奔前程也就罢了,还帮着别人来讹咱们,可见哥哥交的都是酒肉弟兄,急难中一个可靠的也没有。妈妈要是疼我,就听我的话,年纪大了,自己保重身子,妈妈这一辈子,想来也不至于挨冻受饿。家里这点衣裳家伙,只好听凭嫂子处置,没法子的事。所有的家人婆子,瞧他们也没心思在这里,该去的就让他们去。就可怜香菱,苦了一辈子,只好跟着妈妈过。实在缺什么,我有的还可以拿些来,料宝玉也不会不依。就是袭人姑娘,心术也正,她听见我哥哥的事,提起妈妈就哭。宝玉还不知道实情,所以不着急,要是听见了,也得唬个半死。” 薛姨妈连忙打断她:“好姑娘,你可别告诉他!他为林姑娘几乎丢了性命,如今才好些,要是再急出好歹来,不但你添烦恼,我就更没依靠了。” 宝钗道:“我也是这么想,所以一直没告诉他。”

正说着,就听见金桂披头散发地跑到外间,哭喊着撞头:“我的命不要了!男人已经没活头了,咱们索性闹一闹,大伙儿到法场上去拼了!” 说着,把头往隔断板上乱撞,头发散乱地贴在脸上,眼泪鼻涕糊了一脸。薛姨妈气得浑身发抖,白瞪着眼说不出话来。宝钗连忙上前,一口一个 “嫂子” 地劝着,好说歹说才把金桂劝住。金桂抹着眼泪道:“姑奶奶,你如今有好日子过,我是个单身人儿,还要什么脸面!” 说着就要往街上跑,亏得人多拉住了,又劝了半天才算安分。宝琴吓得躲在屋里,再也不敢见她。只要薛蝌在家,金桂就抹粉施脂,描眉画鬓,打扮得妖妖娆娆,时不时从薛蝌住房前过,故意咳嗽一声,或是明知薛蝌在屋,就问 “房里何人”。有时遇见薛蝌,就娇娇痴痴地问寒问热,忽喜忽嗔。丫头们看见都赶紧躲开,她自己却毫不在意,一心要勾引薛蝌,好实施宝蟾的计策。薛蝌却只躲着她,偶尔遇见也只得敷衍几句,怕她撒泼放刁。金桂被色迷了心窍,越看薛蝌越喜欢,哪里看得出他的假意。只是见薛蝌的东西都托香菱收着,衣服缝洗也都是香菱,两人偶尔说话,她一过来就散开,顿时醋意大发,把一腔怨恨都记在香菱身上,又怕得罪薛蝌,只得忍着不发作。

一日,宝蟾笑嘻嘻地跑到金桂跟前:“奶奶看见二爷没有?” 金桂道:“没有。” 宝蟾笑道:“我说二爷的假正经信不得,前日送酒去他说不会喝,刚才我见他往太太屋里去,脸上红扑扑的,一身酒气。奶奶不信,回头在院门口等他,他过来时问问就知道了。” 金桂听了,胸口一阵发闷,怒气上涌,却道:“他哪里就出来了,既无情义,问他做什么!” 宝蟾道:“奶奶又迂了,他好说咱们也好说,他不好说,咱们再另打主意。” 金桂觉得有理,叫宝蟾盯着,自己打开镜奁,照了照脸,又抹了抹嘴唇,拿了条洒花绢子,刚要出来又似忘了什么,心神不宁。只听宝蟾在外头喊:“二爷今日高兴,哪里喝了酒来了?” 金桂知道是叫自己,连忙掀起帘子出来,只见薛蝌正和宝蟾说:“今日是张大爷的好日子,被他们强不过喝了半钟,到现在脸还发烧呢。” 话没说完,金桂就接口道:“自然人家外人的酒,比咱们自己家的有趣。” 薛蝌被她一激,脸更红了,连忙走过来陪笑道:“嫂子说哪里的话。” 宝蟾见两人说话,就躲进屋里去了。

金桂起初想假意发作薛蝌两句,可一见他两颊微红,双眸带涩,透着一股谨愿可怜的样子,骄悍之气顿时消了,笑着道:“这么说,你的酒是被强逼着才喝的?” 薛蝌道:“我实在喝不来。” 金桂道:“不喝也好,免得像你哥哥那样喝出乱子,将来你娶了奶奶,让我这样守活寡受孤单。” 说着,两眼乜斜,两腮泛红,语气越发邪僻。薛蝌见势不妙,打算要走,金桂哪里肯放,一把拉住他。薛蝌急得浑身乱颤:“嫂子放尊重些!” 金桂索性老着脸道:“你只管进来,我和你说一句要紧的话。” 正闹着,忽听背后有人喊:“奶奶,香菱来了!” 金桂吓了一跳,回头见宝蟾掀着帘子打暗号,抬头正看见香菱走来,手一松,薛蝌趁机脱身跑了。香菱本来没在意,听见宝蟾一嚷,瞧见金桂拉住薛蝌往里拽,吓得心头乱跳,转身就往回跑。金桂又吓又气,呆呆地看着薛蝌跑远,怔了半天,恨得咬咬牙,扫兴地回房去了,从此把香菱恨入骨髓。香菱本是要去宝琴那里,刚走出腰门就撞见这一幕,吓得连忙回去了。

当日,宝钗在贾母屋里,听见王夫人告诉老太太要聘探春的事。贾母道:“既是同乡,倒也好,只是听说那孩子来过咱们家,你老爷怎么没提起过?” 王夫人道:“连我们也不知道。” 贾母叹了口气,眼角泛红:“好是好,只是路途太远。虽然老爷在那里,可将来要是老爷调任,咱们的孩子岂不是太孤单了?” 王夫人道:“两家都是做官的,调任也说不准,或许那边还能调进来,就算不能,终有叶落归根的时候。况且老爷在那里做官,上司已经开口了,好意思不给面子吗?想来老爷主意定了,只是不做主,才派人来回老太太。” 贾母抹了抹眼泪:“你们愿意就好,只是三丫头这一去,不知三年两年能不能回来,要是再迟些,恐怕我就赶不上再见她一面了。” 说着,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淌。

王夫人道:“孩子们大了,少不得要嫁人。就是本乡本土的,做官的也难总在一处,只要孩子们有造化就好。比如迎姑娘,倒配得近,可时常听说被女婿打骂,甚至不给饭吃,我们送了东西去,她也摸不着。近来更不好了,也不放她回来,两口子吵架就说咱们花了他家的银钱。可怜这孩子,总不得出头。前儿我惦记她,打发人去瞧,迎丫头藏在耳房里不肯出来,老婆子们进去,看见她冷天还穿着几件旧衣裳,一包眼泪地说:‘回去别说我这么苦,这是命里该着,也不用送衣服东西来,不但摸不着,反要添一顿打,说是我告诉的。’老太太想想,这还是近处眼见的,若过得不好,更让人难受。亏得大太太也不理会,大老爷也不出头,如今迎姑娘实在比三等使唤丫头还不如。我想探丫头虽不是我养的,老爷既然见过女婿,定然是好才许的,只请老太太示下,择个好日子,多派几个人送到老爷任上,该怎么安排,老爷也不会将就。” 贾母道:“有他老子做主,你就料理妥当,拣个长行的日子送去,也了却一件事。” 王夫人答应着。

宝钗听得明明白白,不敢出声,心里却像被堵住似的,暗自叫苦:“我们家里姑娘们,就算探丫头是个拔尖的,如今又要远嫁,眼看着身边的人一天比一天少了。” 见王夫人起身告辞,她也跟着送出来,一径回了自己房里,没和宝玉说话,见袭人独自做活,就把听见的话说了。袭人听了,也皱着眉,嘴角往下撇,心里很不受用。

却说赵姨娘听见探春远嫁的消息,反倒眉开眼笑,心里盘算:“我这个丫头在家忒瞧不起我,我哪里还像个娘,比她的丫头还不如,还总护着别人,她挡在前面,连环儿也不得出头。如今老爷把她接走,我倒干净了,想让她孝敬我也不能够了,只愿她像迎丫头似的,我也称心。” 一面想着,一面跑到探春那里道喜:“姑娘,你要高飞了,到了姑爷那边自然比家里好,想来你也愿意。养了你一场,我也没借到你的光,我虽有七分不好,也有三分好,总不要一去就把我抛在脑后。” 探春听着这些没道理的话,只低头做活,一句也不答。赵姨娘见她不理,气得脸色涨红,气忿忿地走了。

探春又气又无奈,眼圈泛红,悄悄掉了几滴泪,坐了一回,闷闷地走到宝玉这边。宝玉问道:“三妹妹,我听见林妹妹死的时候你在那里,还听说林妹妹死的时候远远有音乐之声,或许她是有来历的也未可知。” 探春笑道:“那是你心里想着罢了,只是那夜确实奇怪,不像人家的鼓乐之声,你的话或许也有可能。” 宝玉听了,更信以为真,又想起前日神魂飘荡时,曾见一人说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必是仙子临凡,又想起那年唱戏的嫦娥,飘飘艳艳的样子。过了一回,探春走了。宝玉一定要叫紫鹃过来,立刻回了贾母去传唤。无奈紫鹃心里不愿意,虽经贾母、王夫人指派过来,也只得依从,只是在宝玉跟前,不是叹气就是嗳声,宝玉背地里拉着她,低声下气问黛玉的事,紫鹃从没给过好话。宝钗倒背地里夸她有忠心,并不嗔怪。雪雁虽是宝玉娶亲那夜出过力,宝钗见她心地不甚明白,就回了贾母、王夫人,把她配了一个小厮,各自过活去了,王奶妈养着她,将来好送黛玉的灵柩回南。鹦哥等小丫头仍伏侍老太太。宝玉本就想念黛玉,由此及彼,又想跟着黛玉的人都已四散,更加纳闷,闷到无可如何,忽又想起黛玉死得这般清楚,必是离凡返仙去了,反倒高兴起来。忽然听见袭人和宝钗谈论探春出嫁的事,宝玉啊呀一声,哭倒在炕上,眼泪直流,喉咙哽咽得说不出话。宝钗、袭人连忙扶起他:“怎么了?” 宝玉定了定神,哭道:“这日子过不得了!我姊妹们都一个个散了!林妹妹成了仙,大姐姐死了,二姐姐碰着个混帐东西,三妹妹又要远嫁,总不得见了,史妹妹不知要去那里,薛妹妹也有了人家,这些姐姐妹妹,难道一个都不留,单留我一个做什么!” 袭人忙拿话解劝,宝钗摆着手:“你不用劝他,让我问他。” 转向宝玉道:“据你心里,是要这些姐妹都在家里陪你到老,都不要嫁人吗?若说别人,或许还有别的想法,你自己的姐姐妹妹,就算有远嫁的,也是老爷做主,你有什么法子!打量天下就你一个人爱姐姐妹妹,若是都像你,就连我也不能陪你了。大凡人念书是为了明理,你怎么反倒更糊涂了?这么说,我同袭姑娘各自走开,让你把姐姐妹妹都邀来守着你。” 宝玉连忙拉住宝钗、袭人,手攥得紧紧的:“我也知道,可为什么散得这么早?等我化了灰再散也不迟。” 袭人掩着他的嘴:“又胡说,才好了两天,二奶奶刚吃些饭,你再闹翻了,我也不管了。” 宝玉慢慢听着两人的话有道理,只是心里乱得慌,只得强说:“我明白,只是心里闹得难受。” 宝钗暗叫袭人快把定心丸给他吃了,慢慢开导。袭人想告诉探春临行不必来辞,宝钗道:“这怕什么,等过几日他心里明白,还要让他们多说说话呢。况且三姑娘是极明白的人,少不得有一番劝诫,他以后就不会这样了。” 正说着,贾母那边打发鸳鸯来,说知道宝玉旧病复发,叫袭人好好劝慰,别让他胡思乱想。袭人等应了,鸳鸯坐了一回就走了。贾母又想起探春远行,虽不备妆奁,一应动用之物也该预备,便把凤姐叫来,把老爷的主意告诉她,叫她料理。凤姐答应了,不知她如何办理,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