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第122章 盐政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第122章 盐政

作者:cgw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0 07:08:29

北疆疫病与鄂国公伤情的阴云重重压覆在应天城头,吴王朱栋以铁腕手段调兵遣将,派遣精锐医队北上,试图稳住阵脚。然而,大明帝国的危机从来不止于一隅。正当朱栋殚精竭虑应对北方威胁之时,帝国的财赋重地——南直隶,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已悄然进入白热化。

新政的推行,如同一把沉重的铁犁,深深翻动了既有的利益格局。其中,雪花盐专营政策,更似一把锋利的剔骨尖刀,精准而狠厉地剜向了盘踞江南百年、富可敌国的盐商集团及其在朝中编织的庞大关系网络。

雪花盐,乃格物院大匠们依据古籍秘法,结合泰西碱炼之术,采用新式晒盐技法所制。其色白如雪,细腻如沙,纯度远超民间粗砺泛黄的块盐,滋味纯正,更去除了许多苦涩有害的杂质。朱栋深知盐利之巨关乎国本,牵系天下赋税半壁,更直接关乎亿万黎民每日餐食。遂力排众议,设立盐政提举司,直属吴王节制,试图将这一暴利行业彻底收归官营,严厉打击肆虐已久的私盐,充实因连年北伐而耗损巨大的国库,同时平抑盐价,惠及百姓。

政令甫出,天下哗然。尤其是那些依靠旧盐引制度、世代垄断淮盐之利的南直隶盐商们,顿觉灭顶之灾来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些平日里看起来一团和气、乐善好施、交结文人雅士的沈氏后人们,瞬间露出了狰狞的獠牙与深藏的利爪。

应天城,秦淮河畔,一处极尽奢靡之能事的私家园邸深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皆笼罩在暮色之中。丝竹管弦之声靡靡,却被厚重的隔音花梨木墙壁与重重帘幕阻隔,密室之内,烛火摇曳,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将至的闷夏夜晚。

诸位,一个身着苏绣杭绸直裰、手指上戴着一枚硕大翡翠扳指与赤金戒指的胖硕商人,声音沉郁地开了口。他便是南直隶盐商总会的会长,沈文德。其家族掌控淮盐流通近一甲子,树大根深,故旧遍布江南官场,与漕帮、各州县吏员关系盘根错节,堪称江南地下盐铁世界的无冕之王。吴王殿下这道政令,可是要将我等百年基业,连根拔起,彻底断了吾等的生路啊!

沈会长说的是!一个面色焦黄、颧骨高耸的干瘦商人立刻接口,他是扬州大盐商曹鼎元,那官营的雪花盐,价格压得如此之低,质量又远胜我等所售粗盐,一旦全面推行,各州县盐课司皆卖此盐,我等还有活路吗?铺子里的盐,谁还来买?

何止是铺子里的盐卖不出去!另一个嗓音尖利的商人拍案而起,他是镇江的盐枭代表,我等前期花费巨资,从旧日户部那帮老爷手里囤积的大量盐引,眼看就要变成一堆废纸!那可是真金白银,几代人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本钱啊!这简直是要抄我们的家!

户部那边,崔侍郎、李主事他们,不是已经打点过了吗?年前才送去的冰敬、炭敬,节礼,哪一次少了他们的?为何还会如此?就没人能在御前说句话?一个较为年轻的商人惶惑地问道,带着一丝不甘。

沈文德闻言,冷笑一声,胖脸上松弛的肌肉抖动了一下,小眼睛里闪烁着精明而阴鸷的光芒:打点?打点的是过去那些只认银子、见钱眼开的蠹虫!如今坐在户部堂上的,有几个还敢真心为我等说话的?即便有心,又敢开口吗?那位吴王殿下,年少气盛,手段狠辣决绝,你们莫非忘了他是如何整治江南豪族、清理卫所屯田的?连北宗文圣那样的人物,说拿下也就拿下了!如今北边大同出了天大的事,鄂国公重伤垂危,漠北还闹起了骇人的瘟灾,他居然还能分出心思来死死盯着盐政这块肥肉!其志不小,其心极坚啊!

那……那怎么办?难道就真的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家业败落,任由朝廷宰割?曹鼎元的声音带着绝望的颤抖。

坐以待毙?沈文德猛地提高了声调,身体前倾,肥胖的身躯在烛光下投下巨大的阴影,压得众人喘不过气,诸位,别忘了,这江南之地,水网密布,人心复杂,还不是他朱栋一个人说了就算的!应天城里,紫禁城中,盼着他这新政出事、等着看他笑话、甚至想把他拉下马的人,多了去了!

他环视一圈,见众人都屏息凝神,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的火苗,才缓缓道,声音压得更低,如同毒蛇吐信:我已暗中联络了户部崔侍郎、都察院的李御史,还有几位科道言官。明面上,我们自然要遵从王命,歌功颂德,甚至主动‘捐输’一些,以示顺从。但暗地里……这雪花盐想要顺利产出、运输、发售,可不是他吴王下一道令旨就能万事大吉的。盐场灶户、运盐盐丁、漕帮好汉、乃至各地盐课司的小吏差役……这盐从产出到百姓锅里,要经过多少道手?哪里不需要打点?哪里不能给你使点绊子?

沈会长的意思是……曹鼎元似乎明白了什么。

拖!耗!搅!沈文德斩钉截铁,吐出三个字,每一个字都带着冰冷的寒意,一方面,让户部的人以‘体恤商艰’、‘恐引民变’、‘需循序渐进’为由,拖延雪花盐官营坊的建设和新盐引的发放细则出台。另一方面,他眼中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狠厉,派人去给那些新招募的灶户和格物院派去的工匠找点‘麻烦’,或者让漕帮的弟兄们‘不小心’磕碰几下运盐的官船,让几船盐‘意外’沉入河底。再让各州县盐课司的吏员,对前去购买雪花盐的百姓‘多加盘查’, 暗示官盐质次或有猫腻,不如商盐……总之,要让它推行不畅,成本高昂,怨声载道!让朝廷觉得此事吃力不讨好,麻烦不断,甚至可能引发动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