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厂技术科的日光灯管发出均匀的嗡鸣,将夜晚的办公室照得亮如白昼。
大部分工友已经下班,只剩下高和平和杨秋月还伏在各自的绘图板上。
高和平面前摊开着一张复杂的传动结构图,但他手中的铅笔却久久未动。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斜对面的那个身影。
杨秋月正专注地核算着一组数据,微微蹙着眉,鼻尖沁出细小的汗珠。
灯光勾勒出她清秀的侧脸轮廓,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柔和的阴影。
那认真的神态,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她无关,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的数字与线条。
自那日得到她“可以处处看”的回应后,高和平只觉得整个机械厂都变得明亮起来。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远远观望,或者仅以讨论工作为由接近。
他开始更细致地观察她,也更自然地表达关心。
“秋月同志,”高和平清了清有些发干的嗓子,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这个行星齿轮的减速比,我核算了几遍,总觉得这里有点别扭,你能帮我看看吗?”
他找了个合理的借口,拿着图纸走了过去。
杨秋月闻声抬起头,见是他,脸上并没有露出意外的神色,只是自然地往旁边挪了挪,给他让出位置。“哪里?我看看。”
高和平将图纸铺在她旁边,手指点向那个困扰他的节点。
两人靠得很近,他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皂角清香,混合着绘图墨水特有的气息。
他的心跳有些快,但努力维持着专业的态度。
杨秋月的目光顺着他的指尖落在图纸上,凝神思索了片刻,随即拿起自己的铅笔,在草稿纸上快速演算起来。
“如果这里调整一下模数,配合这个齿数比,你看……”她的声音平和而清晰,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
高和平认真听着,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讨论中,两人的思路碰撞,偶尔会有灵光一现的默契。
他发现,杨秋月不仅基础扎实,思维也相当敏捷,很多一点就透,甚至能举一反三。
这种智力上的共鸣,让他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愉悦,远胜于单纯外貌的吸引。
“原来是这样……谢谢你,秋月,你这一说,我就明白了。
”高和平由衷地说道,目光落在她因专注而越发显得沉静的眉眼间,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温柔。
杨秋月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垂下眼睑,将草稿纸推还给他:
“没什么,互相学习。”她能感觉到高和平目光中的热度,那份真诚的欣赏和逐渐加深的好感,让她心头也泛起一丝微澜。
和他讨论技术是愉快的,他尊重她的意见,也能理解她的思路,这种感觉很好。
高和平收起图纸,却没有立刻离开。他犹豫了一下,从随身携带的帆布包里拿出一个用牛皮纸包得整整齐齐的东西。
“这个……我前几天去市里书店看到的,是关于机械制图新国标解析的,想着你可能用得上,就……就多买了一本。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将书递了过去。这不是什么贵重礼物,却花费了他不少心思才找到。
杨秋月愣了一下,看着那本明显是崭新的书籍,心中一动。
她接过书,指尖触碰到微凉的牛皮纸封面,低声道:“谢谢高工,这……这太破费了。”
“不破费,不破费,”高和平连忙摆手,“知识嘛,共享才能进步。”他看着她收下,心里像放下了一块大石,又像灌了蜜糖,甜滋滋的。
这时,窗外传来几声模糊的钟响,提示着时间已晚。
“呀,这么晚了。”杨秋月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开始收拾桌上的图纸和文具。
“我送你回去吧。”高和平几乎是脱口而出,说完又觉得有些唐突,补充道,“天黑了,你一个人回去不安全。”
杨秋月收拾东西的动作顿了顿。县城不大,从厂里回家其实并不算远,平时她也是自己回去。
她抬起眼,对上高和平带着期盼又有些忐忑的眼神,那里面是纯粹的关心。她沉默了几秒,轻轻点了点头:“……好,那麻烦高工了。”
初夏的夜风带着微凉的花香,吹散了白日里的燥热。两人并肩走在略显空旷的街道上,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一开始,两人都有些沉默,只听得见彼此的脚步声。高和平搜肠刮肚地想找些话题,又怕显得刻意。
还是杨秋月先开了口,说的依旧是厂里的事,关于明天要测试的一个新部件。
高和平立刻接上话头,两人又仿佛回到了办公室里的讨论状态,只是氛围轻松了许多。
走到离杨家小院不远的一个巷口,杨秋月停下了脚步:“高工,我到了,就前面。谢谢你送我。”
高和平看着不远处那座透着温暖灯光的二进院子,心中有些不舍,但还是礼貌地停下:“好,那你快回去吧。明天……明天厂里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