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将尽,年味渐浓。
部队为了丰富官兵和家属的文化生活,举办了一场热闹的迎新春文艺汇演。
师部文工团也派了小队下来参与演出,驻地大礼堂里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沈向西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机会。他找到王建国,说道:
“快过年了,文工团下来演出,机会难得。你把夏荷、平安还有冬梅都接过来,一是让他们看看演出,二来也让春燕见见家里人,免得她想家。”
理由冠冕堂皇,心思却昭然若揭。
王建国哪能不明白这小子打的什么算盘,嘿嘿一笑,痛快答应:“行!我这就去接!”
于是,吉普车再次开进杨家峪,接上了杨夏荷、杨平安和杨冬梅姐弟三人。
听说能去部队看文艺演出,还能见到大姐,杨夏荷和杨冬梅都兴奋不已,杨平安则依旧是那副沉稳模样,只是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到了部队家属院,杨春燕见到弟弟妹妹,自然欢喜不尽。
一行人吃了午饭,便早早来到大礼堂占了好位置。
汇演开始,文工团的节目确实精彩,歌曲、舞蹈、快板,引得台下掌声不断。
战士们看得聚精会神,家属们也是欢声笑语。
杨夏荷看得尤其投入,眼睛亮晶晶的,跟着旋律轻轻打着拍子。
当文工团一位女高音唱完一首激昂的进行曲后,现场气氛达到了一个小**。
主持人适时地互动,笑着对台下说:
“咱们部队藏龙卧虎,家属里肯定也有文艺骨干!有没有哪位同志愿意上台来,给大家助助兴,露一手?”
这本是活跃气氛的常规环节,通常会有几个胆子大的战士或者性格开朗的家属上去唱首革命歌曲。
就在这时,坐在大姐身边的杨平安,轻轻碰了碰二姐杨夏荷的胳膊,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二姐,你去。
就唱你刚学会的那首《我和我的祖国》。”
杨夏荷愣了一下,有些犹豫地看着弟弟。上台?在这么多官兵和家属面前?
杨平安的眼神里充满了鼓励和笃定,低声道:“放心,你唱得比他们都好。
这是个机会,让大姐夫和……有些人看看,我二姐有多厉害。”
不知是弟弟的鼓励起了作用,还是内心深处对舞台的渴望被点燃,杨夏荷深吸一口气,在周围人惊讶的目光中,猛地站了起来。
“我……我来试试!”她的声音清脆,带着一丝紧张,却异常坚定。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这个突然站起来的陌生姑娘身上。
她穿着半新的碎花棉袄,围着红围巾,身姿挺拔,眉眼生动,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鲜亮夺目。
王建国和杨春燕都吃了一惊,没想到夏荷胆子这么大。
只有沈向西,在最初的错愕后,目光紧紧跟随着那个走向舞台的身影,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
杨夏荷走到舞台中央,接过主持人递过来的话筒,她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仿佛在积蓄力量。
当她再次睁开眼时,那丝紧张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浸其中的专注。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隔……”
清亮、圆润、带着天然灵气的歌声,如同山涧清泉,瞬间流淌过整个礼堂。
没有复杂的技巧,只有真挚的情感和被灵泉滋养后极具穿透力的纯净音色。
她将这首歌曲,唱出了一种深情和希望,仿佛真的让人看到了那个景象。
整个礼堂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天籁之音震住了!
就连后台的文工团专业演员们,也都纷纷侧耳倾听,脸上露出惊异的神色。
沈向西坐在台下,只觉得那歌声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了他的心脏。
他看着舞台上那个发光的身影,看着她自信歌唱时动人的侧脸,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占有欲和……恐慌感,莫名地涌上心头。
这样的她,太耀眼了!仿佛一件他暗自珍藏、引以为傲的稀世珍宝,突然被拿到了聚光灯下,供所有人欣赏、赞叹。
他嫉妒那些能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她美好的人,他甚至不想让这么多人看到她此刻的光芒!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短暂的寂静后,礼堂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好!唱得太好了!”
“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战士们用力鼓掌,脸红脖子粗地喊着,气氛比之前任何一个节目都要热烈。
家属院的嫂子们也纷纷交头接耳,打听这是谁家的姑娘,长得俊,嗓子还这么好!
杨夏荷站在台上,听着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喝彩,脸颊绯红,心情激动又有些无措,她下意识地看向台下的家人。
杨平安对她竖了个大拇指。王建国和杨春燕更是激动地用力鼓掌。
而沈向西,在一片“再来一个”的声浪中,脸色却有些晦暗不明。
他看着她被众人追捧,看着她光芒四射,心里那股酸涩和嫉妒如同藤蔓般疯狂滋长。
他几乎想立刻冲上台,把她拉下来,藏起来,只唱给他一个人听。
最终,杨夏荷在热烈的氛围下,又清唱了一首节奏欢快的民歌,再次赢得了满堂彩。
汇演结束后,杨夏荷俨然成了一个小明星,不少战士和家属都围过来和她说话,夸她唱得好。
沈向西站在不远处,看着被人群围住的她,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心爱之物被人觊觎”的焦躁和憋闷。
他知道,经过今晚,杨夏荷这个名字,和她那动人的歌声,将会被很多人记住。而他想要“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打算,恐怕要面临更多的挑战了。
这只原本只在山野间歌唱的百灵鸟,一旦展翅,必将吸引无数目光。
喜欢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