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 > 第93章 共筑新巢

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 第93章 共筑新巢

作者:无星恋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0 06:09:35

慕尼黑的晚春,空气中弥漫着丁香和菩提树的混合香气,阳光和煦,天空呈现出一种近乎透明的蓝。凌空的博士后生涯,在这片宁静而富有学术气息的氛围中,缓缓走向尾声。两年的时光,如同多瑙河的流水,既承载了独在异乡的沉思与磨砺,也映照了学术上的突破与成长,更见证了他与苏暮雨之间那份跨越山海的感情,如何在一封封书信、一次次视频、一场场深度共读中,沉淀得愈发坚韧而明亮。

“‘归期’将至:整理、告别与收获的沉淀”

随着回国的日期确定,凌空的生活进入了另一种节奏。他开始有条不紊地整理这两年在异国他乡积累的一切。厚厚的笔记、打印的论文、实验数据备份被仔细分类收纳进硬盘和行李箱。那些在跳蚤市场淘来的小物件、记录着旅途风景的明信片、以及苏暮雨寄来的、被他反复阅读的信件,都被他小心地包裹好,准备带回万里之外的家乡。

告别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他与导师施密特教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最终汇报。教授一如既往地言简意赅,但最后却难得地多说了几句:“凌,你的工作为实验室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活力。你的‘元认知弹性’框架,尤其是在群体协作方向的拓展,很有价值。期待你未来在这个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份来自以严谨和挑剔着称的学者的肯定,让凌空觉得这两年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实验室的同僚们为他举办了一场温馨的送别派对。卢卡带来了他妻子烤的意大利脆饼,维杰克分享了他珍藏的印度香料茶,大家聚在一起,回忆着共同攻克技术难题的日夜,分享着各自的文化趣事,笑声不断。凌空收到了许多小礼物——一支刻着他名字的钢笔、一本慕尼黑风景画册、甚至还有一套精致的啤酒杯。“凌,别忘了慕尼黑的啤酒!”大家笑着和他拥抱,祝福他前程似锦。这份跨越文化的友谊,成为他海外经历中另一笔宝贵的财富。

【技能面板提示:国际科研合作经历圆满结束。‘跨文化沟通’熟练度大幅提升,经验 50。‘独立研究能力’熟练度提升,经验 30。当前等级:跨文化沟通(精通 75\/500),独立研究能力(精通 180\/500)。综合学术素养与全球视野得到显着拓展。】

“‘接机’的团圆:熟悉的风景与安定的归属”

当飞机终于平稳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凌空透过舷窗看着外面熟悉的汉字标识和机场布局,一种难以言喻的踏实感油然而生。两年了,他终于回来了。

取了行李,走出国际到达口,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在人群中翘首以盼的身影。苏暮雨穿着一袭淡绿色的连衣裙,外面搭着浅色开衫,比两年前更多了几分干练与优雅。她也看到了他,脸上瞬间绽放出比阳光还灿烂的笑容,用力地挥着手。

没有激动的奔跑,也没有夸张的呼喊,他们只是快步走向对方,然后自然而然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个拥抱,比在慕尼黑机场那一次,少了几分激动不安,多了几分尘埃落定的安心与归属。

“欢迎回家。”苏暮雨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将脸埋在他肩头,深深呼吸着属于他的、熟悉又略带旅途风尘的气息。

“嗯,我回来了。”凌空收紧手臂,感受着怀中真实的温度和重量,心中被一种巨大的、平静的幸福所充满。

凌爸爸凌妈妈,以及苏爸爸苏妈妈也都来了,站在稍后一点的地方,看着相拥的两人,脸上洋溢着欣慰和喜悦的笑容。家的温暖,亲人的等候,瞬间驱散了凌空长途飞行的所有疲惫。

“‘新巢’的营造:选址、规划与共同的期待”

凌空回国后的首要大事,自然是安定下来,并与苏暮雨开始共同规划未来。他没有选择回飞云县,也没有立刻接受北京某个高校的邀请,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苏暮雨工作和发展的城市——上海。这里不仅有她,也有更多与他研究方向契合的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发展前景广阔。

在苏暮雨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在离她公司不远、同时交通便利的一个社区,租下了一套两居室的公寓。房子不算很大,但户型方正,带一个阳光充足的阳台,重要的是,这是他们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共同拥有的“家”。

接下来的日子,充满了忙碌而甜蜜的“筑巢”气息。他们一起逛家居市场,挑选家具和软装。凌空偏好简洁实用的现代风格,苏暮雨则更倾心于增添一些温馨柔和的元素。

“这个沙发是不是太硬了?我觉得坐着不舒服。”苏暮雨试坐后皱眉。

“但它的支撑性很好,适合我这种经常久坐看书的人。”凌空据理力争。

“那……我们买个厚一点的、舒服的沙发垫好不好?”苏暮雨提出折中方案。

“好。”凌空从善如流。

类似的讨论发生在挑选窗帘颜色、餐桌形状、甚至厨房碗碟的花色上。每一次小小的“协商”和最终达成一致,都让他们对共同生活的细节有了更具体的想象,也感受到了彼此磨合、相互包容的乐趣。他们把那本厚厚的剪贴簿带到了新家,放在了书柜最显眼的位置,里面记录着他们从青涩到成熟的所有足迹,也预示着他们将在这里续写新的篇章。

“‘烟火’气的日常:三餐四季与磨合的温情”

真正开始同居生活,才算是真正走进了彼此的世界。凌空延续了在德国养成的自己下厨的习惯,但国内的食材和调味品更为丰富,让他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他负责工作日的晚餐,苏暮雨则承包了周末的早餐和厨房的清洁工作(凌空负责洗碗)。

起初,也闹过一些小笑话。凌空习惯了德国的精准计量,做中餐时也拿着小秤称盐称糖,被苏暮雨笑着制止:“中餐讲究的是‘适量’和‘少许’,靠的是手感!”

还有一次,凌空想给苏暮雨一个惊喜,尝试做她爱吃的糖醋排骨,结果火候没掌握好,差点把厨房变成“灾难现场”,最后还是苏暮雨挽起袖子出手“拯救”,才勉强端出一盘卖相不佳但味道尚可的成品。两人对着那盘黑乎乎的排骨,笑作一团。

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日常,构成了他们生活最真实的底色。他们会为了谁去倒垃圾而“石头剪刀布”,会窝在沙发上一起追一部电视剧并讨论剧情,会在周末的清晨一起去附近的菜市场,感受市井的鲜活与热闹。生活不再是隔着屏幕的思念和假期短暂的相聚,而是具体到一蔬一饭、一朝一夕的陪伴与分享。这种平淡而真实的相处,让他们的感情从浪漫的云端,稳稳地落到了坚实的地面上,生根发芽。

“‘事业’的新起点:择木而栖与双城记的终结”

安顿好生活的同时,凌空也开始积极对接国内的工作机会。凭借他在海外顶尖实验室的扎实研究成果和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他收到了好几所上海知名高校和研究院伸出的橄榄枝。经过慎重考虑,他最终选择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学智能系统与机器人实验室,担任副研究员。这个平台不仅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启动资金,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与工业界紧密的联系,也与凌空未来的发展规划高度契合。

这意味着,持续了数年、跨越南北乃至跨越欧亚的“双城记”,终于彻底落幕。他和苏暮雨,真正在了同一座城市,拥有了共同的生活圈和未来规划。

入职前一天晚上,苏暮雨特意做了一桌好菜庆祝。

“祝贺凌博士,学成归国,成功入职理想平台!”她举起果汁杯,笑意盈盈。

凌空与她碰杯,目光温柔:“也祝贺我们,终于结束了异地长征,开启了生活新篇章。”

“为我们共同的未来,”苏暮雨补充道,眼神里充满了对明天的期待,“干杯!”

窗外,是上海璀璨的万家灯火。窗内,是温馨的灯光和相依的两人。归途如虹,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最终连接起了梦想与家园。所有的等待、分离和努力,在这一刻,都化为了眼前这触手可及的、平淡而珍贵的幸福。新的故事,正在这烟火人间,悄然展开它的第一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