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 > 第70章 成长的轨迹

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 第70章 成长的轨迹

作者:无星恋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0 06:09:35

金陵的初夏,空气里开始浮动着栀子花的馥郁香气,阳光也变得热烈起来。学期进入后半段,毕业的氛围如同逐渐升高的气温,悄然在校园里弥漫。对于凌空而言,这个夏天不仅意味着大三学年的结束,更意味着站在了人生一个重要岔路口的前夕。

“‘未来’的具象化:保研夏令营与导师的双向选择”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保研夏令营通知也开始陆续发布。凌空凭借优异的成绩、扎实的科研经历(包括那篇已被接收的会议论文和正在进行的探索项目)以及数学建模竞赛的奖项,收到了国内几所顶尖高校相关专业夏令营的邀请。

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夏令营不仅是对学生学术能力的考察,更是一个双向了解和选择的过程。凌空需要在这些机会中,找到最契合自己学术兴趣和发展规划的团队。

李教授明确表达了希望凌空留在本校继续深造的意愿,并承诺可以提供有竞争力的科研条件和指导。“凌空,你的工程直觉和系统思维很突出,我们现在的项目也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李教授找他谈话时说道,“当然,去外面看看,开阔眼界也是好事。无论你最后怎么选,我都支持。”

凌空感激李教授的器重,但他也确实想去更高的平台看看。他仔细研究了那几个发出邀请的实验室,重点关注他们的研究方向、近年来的成果以及导师的风格。他发现,其中一所顶尖工科院校的c实验室,在“具身智能”和“机器人环境交互学习”方面的研究,与他目前遇到的探索机器人困境高度相关,且理念非常前沿。

“具身智能……”凌空喃喃自语,这个词强调智能源于身体与环境的互动,而不仅仅是抽象的计算,这让他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之前纠结于算法本身,是否忽略了机器人“身体”与环境的真实物理交互所带来的底层智能?

他将这个发现与苏暮雨分享。苏暮雨虽然不懂技术细节,但她敏锐地捕捉到了凌空语气中的兴奋:“听起来,这个方向更让你心动?像是能解决你之前提到的那个‘死循环’问题?”

“有可能,”凌空眼睛发亮,“这是一种思路的转变。或许我不应该只想着给机器人一个完美的大脑,而是要让它在与环境的‘碰撞’中学习成长。”

最终,凌空决定参加c实验室的夏令营。准备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提升。他需要整理自己的科研成果,制作展示海报,准备面试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系统地梳理了自己大学三年的学习与研究经历,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技能面板上,【学术展示】和【自我营销】这两个以往不太被重视的技能,被迫点亮并快速提升。

“‘离别’的预演:社团的告别与传承的完成”

与此同时,机器人社也迎来了换届。新一届的社长和部长们经过一年的锻炼,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凌空作为“元老顾问”,参加了社团的学年总结暨欢送会。

会场布置得简单而温馨,屏幕上滚动播放着这一年社团活动的照片和视频:从招新时的热闹,到项目攻坚时的专注,从校内展示的成功,到外出参赛的紧张……凌空看着那一张张熟悉或略显陌生的年轻面孔,看着他们眼中对技术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心中感慨万千。

新任社长,那位大二时就表现出色的学弟,在做总结报告时,特别感谢了凌空之前的指导和留下的宝贵资源——“科研预备组”的模式现在已经制度化,为实验室输送了不少好苗子。

“空哥,”学弟动情地说,“你让我们知道,社团不只是玩的地方,更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我们会继续努力,把机器人社建设得更好!”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凌空被邀请上台说几句。他看着台下那些明亮的眼睛,原本准备好的客套话咽了回去,他分享了自己从大一懵懂入社,到大二带领团队,再到大三专注于科研的心路历程。

“技术会迭代,项目会更新,”凌空的声音平和而清晰,“但在这里,最重要的是我们因为热爱而相聚,因为追求而成长。希望大家永远保持这份好奇心和创造力,勇于探索,不怕失败。机器人社是你们的了,未来看你们的!”

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只有真诚的分享和殷切的嘱托。这一刻,凌空彻底完成了从参与者到引领者,再到见证者的角色转换。他心中没有失落,只有看着幼苗茁壮成长的欣慰。社团的传承,在这一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技能面板上,【领导力】和【人才培养】的标识微微闪烁,似乎达到了某种圆满的境地。

“‘共享空间’的升级:厨房里的烟火气”

学期末的忙碌告一段落,在等待夏令营开始的间隙,凌空和苏暮雨的“共享空间”生活也有了新的内容。或许是受飞云县家里温馨氛围的影响,或许是两人关系愈发亲密自然,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煮个面或粥。

凌空宿舍里那个小电煮锅的使用频率开始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偶尔会一起去学校附近的生活超市,购买一些简单的食材。苏暮雨虽然在家不常下厨,但理论知识丰富,看过的菜谱不少;凌空则凭借工科生的严谨和【精细操作】的技能,执行力很强。

第一次合作尝试做番茄炒蛋和青椒肉丝,场面有些混乱。苏暮雨负责洗切,凌空负责掌勺。油热了下锅时溅起的油花让苏暮雨轻呼着后退,凌空则手忙脚乱地翻炒,差点把锅铲甩出去。最终成品,番茄炒蛋偏咸,青椒肉丝的火候有点老,米饭也煮得有点软。

但两人对着这卖相普通的两个菜,却吃得格外香甜。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食堂饭菜的体验,里面有自己的劳动,有合作的乐趣,更有一种“家”的雏形在慢慢构建。

“下次我少放点盐。”凌空总结道。

“嗯,肉丝可以提前用淀粉抓一下,会更嫩。”苏暮雨补充。

他们像讨论学术问题一样,认真总结着这次“厨房实验”的经验教训。

之后,他们又尝试了几次,菜品逐渐从简单的家常菜扩展到稍微复杂一点的,比如可乐鸡翅、麻婆豆腐。凌空甚至利用他的建模思维,优化了煮米饭的米水比例和时间,达到了【熟练】级别。苏暮雨则发挥她的审美,开始注重菜品的摆盘。

小小的宿舍里,开始飘荡起真正属于生活的烟火气。这烟火气,不仅温暖了肠胃,更将两人之间的关系,锚定在更加坚实和日常的土壤里。那些一起挑选食材、一起在狭小空间里忙碌、一起分享劳动成果的时光,充满了平淡却真实的幸福感。

“‘夏令营’的洗礼:眼界开阔与内心确认”

七月初,凌空只身前往那座以工科着称的北方城市,参加c实验室的夏令营。为期一周的活动紧凑而充实:聆听前沿学术报告,参观先进的实验平台,与导师和在校研究生深入交流,还有紧张的小组项目和面试。

凌空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国内顶尖的科研团队。c实验室的氛围严谨而活跃,导师的学术视野开阔,对“具身智能”的理解让他深受启发。在与一位博后师兄交流时,对方提到了他们正在探索的“基于物理仿真的机器人技能演化”方向,这与凌空之前模糊的想法不谋而合,让他兴奋不已。

小组项目中,凌空与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同学合作,他强大的工程实现能力和系统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也从其他人身上学到了新的分析方法和视角。面试时,他沉着冷静地展示了自己的工作,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基于“具身交互”的初步构想,得到了导师的积极反馈。

夏令营结束,凌空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一丝疲惫返回金陵。这次经历,让他真切地看到了更广阔的学术天地,也让他对自己想要走的路更加坚定。c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无疑极具吸引力,平台资源也更优渥。

然而,当他回到熟悉的校园,看到苏暮雨在车站等他时,心中那份因见识到顶尖平台而产生的些微躁动,忽然就平静了下来。他意识到,选择哪里继续深造,不仅仅是学术资源的比较,更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抉择。

“怎么样?累不累?”苏暮雨自然地接过他的背包。

“收获很大,”凌空看着她,笑了笑,“不过,还是这里更舒服。”

他没有立刻做出决定,但他知道,内心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学术的追求很重要,但与谁分享这份追求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同样重要。

夏夜的风带着温热的气息,吹拂着校园里的恋人们。凌空和苏暮雨并肩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长又缩短。他们讨论着夏令营的见闻,也聊着苏暮雨最近的研究进展,以及即将到来的暑假安排。

这个夏天,凌空站在了成长的新节点上。他经历了对未来出路的主动探索,完成了在社团的使命传承,体验了与爱人共同经营生活的琐碎温暖,也通过外出交流确认了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内心归属。前方的道路依然需要抉择,但他已经拥有了更成熟的心态和更清晰的判断力。他知道,无论最终选择哪条路,他都不是独自一人。这份夏风般轻拂却坚定的陪伴,是他勇往直前最坚实的底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