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 > 第26章 鼓励

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 第26章 鼓励

作者:无星恋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0 06:09:35

省赛的日子一天天临近,飞云一中的校园里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氛围。不仅是凌空小组在为比赛做准备,整个学校似乎都被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所感染。

周一的晨光中,凌空走进教室,注意到黑板上多了一张倒计时牌:“距省赛还有18天”。旁边还贴着一张鼓励海报,上面写着“飞云一中,加油!”——显然是同学们自发制作的。

面板上【集体荣誉感:熟练(45\/1000)】被激活,凌空感到一种与校园共同体紧密连接的温暖。

“凌空,早!”赵强走过来,难得地一脸认真,“听说你们要代表学校参加省赛?太厉害了!需要什么帮忙尽管说。”

凌空有些惊讶:“谢谢!目前还在准备阶段,有需要一定找你。”

赵强挠挠头:“其实...我也开始觉得跨学科学习有点意思了。上次你们那个飞云江项目,让我看到物理知识原来可以这样应用。”

这番话说得凌空心中一动。他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方式正在不经意间影响周围的同学。

第一节课是物理,张老师一进教室就直奔主题:“今天我们来讨论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正好与凌空小组的参赛项目相关。”

同学们发出理解的轻笑。张老师正经地说:“不要笑,这是很好的例子。物理知识不是孤立的,它可以解释自然现象,也可以服务于人文研究。”

凌空沉浸在这堂特别的物理课中,发现当知识与自己正在进行的项目联系起来时,理解变得格外深入和生动。

课间,凌空小组自然聚在一起讨论项目进展。让人惊喜的是,几个不同班级的同学主动过来提供帮助:“我是计算机社团的,需要编程支持吗?”“我是摄影组的,可以帮忙拍摄素材。”

苏晓晓感动地说:“大家都好热心啊!”

林雪推推眼镜:“这是因为我们的项目代表了学校荣誉。集体认同感是很强大的动力。”

凌空注意到苏暮雨在一旁微笑不语,轻声问:“你怎么看?”

苏暮雨轻声回答:“我觉得不只是荣誉感。大家是真正被跨学科研究的理念所吸引,看到了学习的另一种可能。”

这话让凌空深思。确实,最近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尝试跨学科学习,课堂上提问的角度也更加多元和深入。

中午食堂里,凌空和苏暮雨坐在一起讨论省赛的展示脚本。周围同学投来好奇而友善的目光,有人甚至主动把自己的水果分给他们:“补充维生素,备战省赛!”

凌空感动地发现,整个学校仿佛都在支持他们的项目。面板上【社群支持:熟练(12\/1000)】被激活,记录下这种集体关怀的价值。

下午的社团时间,地方文化研究社为项目提供了大量历史照片和档案资料。李学长拍拍凌空的肩:“全校都以你们为荣!这些资料随便用,需要什么尽管说。”

更让人惊喜的是,艺术社团主动提出帮助苏晓晓完善视觉设计,科技社团则愿意协助凌空优化技术平台。飞云一中很少如此全方位地动员起来,支持一个学生项目。

放学后,小组照常聚集在实验室。看着各部门送来的资料和支持,苏晓晓夸张地抹眼泪:“太感动了!我突然觉得压力好大,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

林雪理性分析:“压力也是动力。现在我们有更多资源可以运用了。”

凌空点头:“最重要的是保持项目的初心——展现知识与人文的对话,而不只是为了获奖。”

苏暮雨轻声补充:“就像飞云江,它连接了不同地域,我们的项目也连接了不同学科和人群。”

这话让凌空心中一动。他看向苏暮雨,发现她眼中有着相同的感悟和决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凌空小组在全校的支持下加速准备。他们整合了艺术社团提供的视觉设计,采纳了科技社团的技术建议,甚至吸收了文学社对叙事的修改意见。

一个周三的下午,王老师带来了一个特别的机会:“同学们,学校决定让你们在下周的升旗仪式上做一个小型展示,既是为省赛预热,也是向全校展示你们的项目。”

四人既兴奋又紧张。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这比省赛的压力不小!

展示日前夜,凌空和苏暮雨在实验室做最后调试。月光透过窗户洒在设备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专注的氛围。

“这个地方的数据可视化还需要优化,”凌空指着屏幕,“时间序列的过渡不够自然。”

苏暮雨靠近细看,发丝轻轻擦过凌空的手臂:“我觉得可以增加一个渐变效果,象征时间的流逝。”

凌空感到心中微动,不仅是因苏暮雨的靠近,更是因为她精准的建议:“好主意!我试试调整代码。”

两人并肩工作到很晚,当最后的问题解决时,实验室里响起轻轻的欢呼声。

“终于完成了!”凌空伸展了一下酸痛的肩背,“谢谢你陪我熬到这么晚。”

苏暮雨微笑:“和你一起工作,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实验室的灯光下,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凌空鼓起勇气:“结束后...我送你回家吧。这么晚了,不安全。”

苏暮雨轻轻点头:“好。”

秋夜的街道安静而清新,路灯投下温暖的光晕。两人并肩而行,偶尔的肩膀相触让凌空心跳加速。

“其实,”苏暮雨轻声打破沉默,“我从来没想过高中生活可以这样充实和...精彩。”

凌空看向她:“是因为项目吗?”

“不只是项目,”苏暮雨微微低头,“更是因为...遇到了能一起探索和成长的伙伴。”

凌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对我来说也是。遇见你之后,学习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场有趣的共同探险。”

走到苏家门前,两人不约而同地放慢脚步。苏暮雨轻声说:“明天的展示,我们一起加油。”

凌空点头:“当然。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已经收获了很多——知识、经验,还有...”

他顿了顿,没说完这句话。苏暮雨却似乎理解了,眼中闪着温柔的光:“是啊,还有很多珍贵的连接。”

展示日当天,升旗仪式后,凌空小组站在全校师生面前。看着台下期待的目光,凌空感到一丝紧张,但当他看向身边的队友,特别是苏暮雨鼓励的眼神时,紧张感渐渐被自信取代。

展示非常成功。当全息投影展现出飞云江的时空变迁,当科学数据与人文叙事完美结合,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许多同学后来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联系和学习的魅力。

展示结束后,校长特意过来鼓励:“同学们,你们不仅展示了优秀的项目,更展示了飞云一中的学习精神——创新、合作、跨学科探索。全校为你们骄傲!”

这一天,凌空走在校园里,不时有同学过来打招呼和鼓励。他感到自己不再是孤独的学习者,而是校园共同体的一部分。

省赛前一周,学校为小组安排了特别辅导。各科老师轮流提供专业指导,甚至校外专家也被请来给予建议。凌空发现,这些辅导不仅有助于项目,更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视野。

一个午休时间,凌空和苏暮雨在图书馆整理反馈意见。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营造出宁静而专注的氛围。

“李教授建议我们加强项目的互动性,”凌空看着笔记,“可以让观众选择不同时间点体验江畔变化。”

苏暮雨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可以配合设计不同时代的人文叙事。”

讨论中,两人的手不经意间同时伸向同一本书,指尖相触的瞬间又迅速分开。凌空感到心跳漏了一拍,面板上【情感感知】闪烁着,但他更多地是被苏暮雨脸上的淡淡红晕所吸引。

“抱歉,”凌空轻声说,“你先看。”

“没关系,”苏暮雨低头抿嘴一笑,“我们一起看吧。”

于是两人并肩阅读,偶尔交流想法,阳光温暖地照在他们身上。凌空发现,与苏暮雨一起学习的时光总是格外充实和愉快。

省赛前三天,项目基本准备就绪。小组决定进行一次模拟展示,邀请几位老师和同学作为评委。展示很成功,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技术部分很出色,但情感连接可以更强,”王老师建议,“特别是口述历史部分,可以更加突出人物的故事。”

凌空思考着这个建议,忽然有了灵感:“暮雨,我们能不能加入陈爷爷的音频片段?让观众直接听到他的声音和回忆?”

苏暮雨眼睛一亮:“好主意!我正好录了一些采访音频。”

于是两人又投入新一轮的修改。工作到很晚时,凌空注意到苏暮雨已经疲惫不堪,却仍在坚持。

“休息一下吧,”凌空轻声劝道,“你的部分已经很完美了。”

苏暮雨摇摇头:“还可以更好。我想让更多人看到飞云江的故事,听到那些即将被遗忘的声音。”

这话让凌空心中一动。他看到了苏暮雨平静外表下的热情和坚持,那是一种对知识和文化的深切热爱和责任感。

省赛前夜,凌空意外收到苏暮雨的短信:“有点紧张,睡不着。”

凌空想了想,回复:“我也是。要不要通个电话?”

电话那头,苏暮雨的声音轻柔而略带紧张:“你觉得我们准备好了吗?”

凌空安慰道:“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和建立的连接,不是吗?”

苏暮雨轻声笑了:“你怎么总是知道该说什么来鼓励我?”

“因为我是真心的,”凌空说,“不管明天结果如何,我们已经创造了很多价值——为我们自己,为学校,甚至为飞云江的文化保存。”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苏暮雨温柔的声音:“谢谢你,凌空。认识你真的很幸运。”

通话结束后,凌空久久不能平静。面板上【情感连接】和【人际支持】的技能在提升,但他更清晰地感受到的是心中那种温暖而坚定的情感。

省赛当天,飞云一中的校车专门送小组前往比赛场地。车上,王老师最后鼓励:“记住,你们已经是最好的版本。展示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项目就好。”

比赛场地气氛庄重而热烈,来自全省的优秀项目齐聚一堂。凌空小组被安排在下午展示,于是上午他们有机会观摩其他项目。

“那个生态监测系统很有创意,”林雪专业地评价,“但数据处理不如我们的直观。”

苏晓晓则被一个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项目吸引:“看那个沉浸式艺术装置!我们可以学习它的互动设计。”

凌空和苏暮雨并肩参观,不时交流看法。凌空发现,与苏暮雨的思维共鸣在这种环境下更加明显,往往一个人刚有想法,另一个人就已经在思考相关的延伸。

中午休息时,四人找了一处安静角落做最后准备。苏晓晓突然说:“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已经是一支了不起的团队了。”

林雪推推眼镜:“确实,这个过程已经让我们收获了很多。”

凌空看向苏暮雨,发现她也正看着自己。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却已理解彼此眼中的决心和信任。

展示时刻到来,凌空小组以流畅的配合和深度的内容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关注。当飞云江的全息影像流转展示,当科学数据与人文叙事交织呈现,现场响起阵阵赞叹。

问答环节,评委特别赞赏了项目的跨学科特色:“很少见到中学生项目能如此自然和深入地融合StEm与人文艺术。你们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范式。”

最终,凌空小组获得了省赛一等奖,并获得了代表省参加全国赛的资格。宣布结果时,四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苏晓晓甚至流下了开心的眼泪。

回校的路上,车内洋溢着喜悦和兴奋。凌空感到苏暮雨轻轻碰了碰他的手,递来一张纸条:“谢谢你带我踏上这段精彩的旅程。”

凌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纸条背面写下:“旅程才刚刚开始。”递回给苏暮雨。

她看了纸条,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眼中却闪着明亮的光。

回到飞云一中,校门口已经聚集了欢迎的人群。同学们举着自制标语,老师们面带骄傲的笑容,甚至连校长也亲自来迎接。

“欢迎我们的英雄归来!”校长热情地说,“你们不仅为自己和学校赢得了荣誉,更展现了飞云一中的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凌空走在校园里,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祝贺和鼓励。他注意到,许多同学眼中不仅有羡慕,更有被激发的兴趣和动力。

晚自习时,王老师带来了一个惊喜:“同学们,因为凌空小组的成功,学校决定在下学期开设‘跨学科研究’选修课,让更多同学体验这种学习方式。”

教室里响起兴奋的讨论声。凌空感到一种特别的成就感——他们的努力不仅带来了个人荣誉,更为学校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放学后,凌空和苏暮雨巧合地最后离开教室。月光下的校园安静而美丽,两人不约而同地放慢脚步。

“今天真的很特别,”苏暮雨轻声说,“不仅因为获奖,更因为看到那么多人被我们的项目启发。”

凌空点头:“知识的意义在于分享和连接。我很高兴我们的项目能激发更多人探索知识的兴趣。”

走到分岔路口,两人停下脚步。凌空鼓起勇气:“暮雨,这个周末...要不要一起去江边?不是为项目,只是...放松一下。”

苏暮雨微微脸红,然后点头:“好。我也想去看看我们研究了这么久的飞云江,在获奖后是什么样子。”

分别时,凌空感到心中充满温暖的期待。面板上多项技能闪烁着提升的信息,但他更在意的是与苏暮雨之间那种日益深厚的情感连接。

回到家中,凌空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不仅赢得了省赛,更赢得了对学习意义的更深理解。知识不是孤立的塔,而是连接的网;学习不是孤独的攀登,而是共同的探索...”

他想起与苏暮雨并肩工作的日子,想起小组团队的默契配合,想起全校师生的支持,心中涌起深深的感激。

技能面板上的数字记录着他的成长,但凌空明白,真正珍贵的不是那些数字,而是数字背后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发现、每一次分享,以及那些与重要的人共度的珍贵时光。

在飞云县这个宁静的小城里,在青春最美好的年华里,凌空的学习之旅和成长之路仍在继续。前面有全国赛的挑战,有学业的发展,更有与苏暮雨之间那种微妙而美好的情感在慢慢生长。

月光下,凌空期待着明天的到来,期待着新的学习发现,期待着与苏暮雨继续那种默契而深刻的同行。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有了知识的光芒和情感的温暖,他感到无所畏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