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寡妇,上学再嫁经商三不误 > 第16章 逛县城

七零寡妇,上学再嫁经商三不误 第16章 逛县城

作者:梵熊河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0 05:54:56

“县城百货大楼是不是特别大?听说有三层呢!”刘江涛眼睛发亮。

“文玉,听说县城有卖那种特别香的奶油点心的,你看要是便宜,能不能……”王萍有点不好意思地小声说。

赵秀丽也心动:“是啊,文玉,要是看到有不要票的瑕疵布、鞋子,帮我带点回来呗?”

连钱爱国都憨憨地插了一句:“要是有不要票的肉包子…嘿嘿…”

胡文玉被他们逗笑了:“好,我都记下了。要是看到了,又正好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就给你们带点回来。

不过可别抱太大希望啊,我就是去瞎转转,散散心。”

王建民突然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一个人去县城,路上小心点。早点回来。”

“嗯,我知道。”胡文玉点点头。

话题就这样转向了对县城的憧憬和零零碎碎的采购计划。

虽然未来依旧未知,但此刻,灯下的讨论却让小小的知青点重新变得温暖起来,充满了对明天那点小小的、具体的期待。

回到里屋,胡文玉收拾着明天要带的东西,王萍却悄悄拉住了她。

王萍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手帕,从中取出几张叠得整齐的毛票,还有一封信。她不由分说地塞进胡文玉手里。

胡文玉愣了一下,捏着那还带着体温的钱票,不解地问:“王萍,这是干什么?要我帮你寄信吗?”

王萍压低声音,凑近她说:“文玉,你听我说。我姑就在县上粮站工作,家住粮站家属院三排二号。

地址我写在信上了。你明天去了,要是办完事太晚,赶不回公社的车,千万别急着走夜路,就去我姑家借住一晚。我都写在信里了,我姑一看就明白。”

她顿了顿,语气更恳切了些:“你放心,我表哥前年当兵去了,家里就我姑、姑父和我表妹,没外人,方便得很。介绍信上的日期不是有好几天吗?不差这一晚。”

胡文玉捏着信件与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年头,能提供一个县城的落脚点,是天大的人情。

她点点头,没再推辞,将钱票和信仔细收进自己内兜里:“王萍,谢谢你,我知道了。”

“你记得给我带奶油点心就行。”王萍笑嘻嘻。

这时,赵秀丽也凑了过来,从裤兜里掏出两张皱巴巴的一元纸币,硬塞给胡文玉:

“文玉,我先给你两块钱,你要是看见瑕疵布或者结实的深色棉线,就帮我买点。我想做条新裤子,钱要是不够,你先垫上,回来我一准儿补给你!”

胡文玉知道她不宽裕,这钱怕是攒了许久,她郑重地点头:“好,秀丽,我记下了。”

刚把两位女知青的情谊收好,门外又传来轻轻的叩击声。胡文玉开门一看,是刘江涛贼头贼脑地缩在门口,示意她出去说话。

夜里风寒,刘江涛搓着手,神秘兮兮地压低嗓门:“胡知青,跟你说个地儿。

你到了县城,找到东大街那个国营食堂,然后往北走,大概一里地,北边有个巷子口,常年坐个嗑睡打盹、抽旱烟的老头儿,他那烟杆子上,缠着圈红绳,显眼得很。”

他警惕地四下看了看,声音更低了:“那条巷子往里走,通的就是‘黑市’。

如果烟杆没缠绳子,那就别进。你放心,那巷口有人看着,一般没事。

你要是在百货大楼和供销社有啥要紧东西实在买不着,就去那儿碰碰运气。但是千万记住,”

他神色严肃起来,“进去前最好拿围巾衣服把脸捂严实点,看好了东西再问价,别多话,也别多待。”

胡文玉心中一动,立刻谢过刘江涛:“刘江涛,多谢你了,这消息太有用了。”

回到房间,听到黑市的消息,她心里有了盘算,她翻出之前攒下的几张鞣制好的兔皮,又挑了两件好摞满补丁的劳动布外套,一起塞进了准备明天背去的旧竹篓里。或许,那里能换到些需要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天还蒙蒙灰,胡文玉就背上竹篓,顶着寒风走到村口。等了没多久,队上那辆熟悉的破旧牛车就来了。

她交了五分钱车费,蜷缩在铺着干草的车板上,一路颠簸着到了公社。

汽车站的红砖外墙上,刷着鲜红的标语。她排了一会儿队,才从那个小小的售票窗口,凭着介绍信,买到了一张前往县城的汽车票。

她客气的询问售票员多久能到,大姐板着脸告诉她:“路上得两个多钟头呢!”

胡文玉道了谢,赶紧拿出绿色军用水壶,走到车站提供开水的大保温桶前,拧开龙头,接了满满一壶子热水。

班车是一辆黄色油漆斑驳的老旧汽车,车门一关,吱嘎作响。车上混合着烟草、汗水和各种家禽的气味。

胡文玉挤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用围巾捂好脸,将竹篓放在脚边。

戴着红袖章的乘务员大声喊着“查票了!把票都拿出了!”

乘客都像听话的小学生,纷纷掏出自己的车票,乘务员用圆珠笔一张张检查做记号。

车子发动了,发出沉重的轰鸣,颠簸着驶上坑洼不平的砂石路。她将水壶抱在怀里汲取一点暖意,然后闭上眼,强迫自己入睡。

早在车站厕所里,她趁着无人,将竹篓里那几张兔皮,连同口袋里的钱票信纸统统收进了空间里。此刻脚边的竹篓中,只剩下两件破旧衣服掩人耳目。

窗外是不断后退的光秃秃的田地,胡文玉把头埋进怀中,蜷缩着身体,随着车辆的颠簸,渐渐沉入一片朦胧之中。

“到站了!下车!”

下车后没有急着去找国营食堂,打听清楚百货大楼的方向。

县城百货大楼是一栋方方正正的三层砖楼,显得颇为气派。楼体是灰扑扑的墙面,但正门上方的红五星和“为人民服务”五个鲜红的大字标语却格外醒目。

胡文玉推开厚重的玻璃门,一股混合着灰尘生冷气息迎面而来。眼前是宽敞的大厅,地面是粗糙的水磨石,人来人往,声音嘈杂但不算喧闹。

一楼左侧是农副产品和劳保用品柜台。低矮的木质货架上摆着镰刀、锄头、铁锨等农具,售货员身后的柜台摞着棉纱手套、草帽、塑胶绳、胶鞋,绿色的解放鞋最为显眼。

几个村里干部模样的人正在挑选农具。

右侧区域则是日用品天地。柜台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搪瓷制品:带盖的搪瓷缸、喜庆的搪瓷茶盘;还有铝制的水壶、饭盒;摞得高高的粗瓷碗盘;竹壳热水瓶、镜子、肥皂盒等等。

售货员站在柜台后,有人询问才动一下,开票、收钱、找零、拿货,流程一丝不苟。

胡文玉在一楼大致转了转,没什么需要买的,便沿着楼梯走上二楼。

二楼的人气明显比一楼旺得多,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糖果甜香和布匹的棉纺味道。这一层主要是副食品和布匹服装和洗化用品。

副食品柜台里,摆着一排用木质抽屉盛放的各色水果糖、饼干、桃酥、江米条等,还有散装的盐、糖。旁边高高的摞着一沓油纸。

旁边连着卖烟酒的柜台,有“经济”、“丰收”“海洋”这类平价烟,胡文玉看见有陇南春、红川大曲,甚至还有几瓶茅台,真是难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