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 > 第8章 术刀下的众生相

###

门被轻轻合上,将赵姐那张由温和迅速转为冰冷的脸,连同她那句“好你个苏正”,一并隔绝在外。

苏正后背抵着冰凉的门板,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那口气息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他不是感觉不到赵姐话语里那层“为了你好”的包装下,暗藏的威胁与警告。在乡政府这三年,他早已学会了分辨话语里的九曲十八弯。

水至清则无鱼。

这句话,像是魔咒,也是无数人明哲保身的终极理由。

可苏正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钢笔。鱼需不需要水清,他不知道。但他知道,石磨村的老乡们,需要干净的水。他自己,需要一个干净的公道。

他走回会议桌旁,那碗被赵姐放在窗台上的饺子,还冒着一丝丝热气,香菇猪肉的香气在压抑的空气中弥漫,却让他感到一阵反胃。

他没有再去看那碗饺子,而是将目光重新投向了桌上那张写了一半的纸。他拿起笔,视线精准地找到了“党政办,赵秀娟”的名字。

当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那种奇妙的感觉再次降临。钢笔的笔尖,红光微不可查地一闪,一股冰冷的、绝对理性的思绪洪流冲刷着他的大脑。

赵姐那张和蔼可-亲的面孔,在脑海中瞬间被无数碎片化的信息解构、重组。

他“看”到了赵姐在会议上,当刘德发提出那个荒唐的“生态园”构想时,她第一个举手附和,发言稿念得声情并茂,引用的名人名言比谁都多。

他“看”到了赵姐的儿子,一个三本院校毕业的年轻人,没有经过任何公开招聘,就顺利进入了县里某个效益极好的事业单位。而帮她牵线搭桥的人,正是“形象工程”承建商的亲戚。

他“看”到”了她平日里那些看似无心的八卦,总能恰到好处地传到某些人的耳朵里,成为打压异己、搬弄是非的工具。她织的毛衣,送给了每一个她认为值得“投资”的领导家属。她口中的“心善”,是对顺从者的拉拢;她所谓的“乡里乡亲”,是用来捆绑他人的道德枷锁。

原来,那不是一个快退休的、与世无争的大姐。那是一个精明到了骨子里的“生存主义者”。她的武器不是权势,而是人情,是用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暖心话编织起来的、看似柔软却韧性十足的网。她从不主动作恶,但她是所有罪恶最坚实的土壤和最有效的催化剂。

苏正的笔尖在纸上划过,冷静得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正在记录病理切片上的观察结果。

“赵秀娟,党政办副主任。其人物画像核心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擅长利用‘长者’、‘好人’的身份伪装,通过低成本的人情投资,构建信息与利益交换的非正式网络。其行为模式并非主动贪腐,而是‘伴生式**’。她为虎作伥,换取子女的职位便利及个人在权力体系内的安全地位。其对新任领导表现出的排斥,源于新秩序对其固有生存模式的颠覆性威胁。此种人,在基层单位中具有普遍性,其危害性在于,她们是官僚主义惰性的维护者与合理化者。”

写完这一段,苏正感觉不到任何报复的快感,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

他继续翻阅卷宗,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跳入眼帘。

财务所的老钱,钱卫国。一个还有两年就退休的老会计。苏正的笔尖悬停在他的名字上。在苏正的记忆里,老钱确实是个老好人,胆小,怕事,谁也不得罪。刘德发在会上拍桌子骂人,他总是第一个低下头,假装在本子上奋笔疾书。

笔尖的红光再次亮起。

苏正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在一个深夜,刘德发将一份超额的工程款支付单丢在钱卫国面前,钱卫国涨红了脸,嘴唇哆嗦着说“这……这不合规矩”,刘德发只是冷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他老婆在市里住院,医药费可不便宜,又说他儿子刚买了房,房贷压力大吧。

钱卫国最终还是签了字。

苏正的笔在纸上记录下来:“钱卫国,财务所负责人。人物核心:被动型协从者。其行为动机源于‘恐惧’与‘家庭软肋’。并非主动同流合污,而是在权力与利益的双重胁迫下,放弃原则,选择妥协。此类干部,内心存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但缺乏对抗不公的勇气,是官僚体系中被裹挟的大多数。对其处理,建议以批评教育为主,可酌情考虑其被动情节,但不应姑息其失职之责。”

他继续往下写。

项目办的小张,刚结婚不久的年轻人,为了能分到一套乡里的周转房,成了刘德发鞍前马后的跟班,负责伪造所有的工程进度报告。

工会的李主席,一个毫无存在感的人,负责在所有需要“集体决议”的文件上签字画押,以此换取自己每年考核的“优秀”和一些无关痛痒的福利。

……

一个个名字,在苏正的笔下,不再是冰冷的职务和代号。他们被剥去了伪装,露出了藏在皮囊之下的、最原始的动机和**。有的是贪婪,有的是恐惧,有的是虚荣,有的,仅仅是麻木。

这些人,共同构成了清水镇官场这张盘根错节、密不透风的网。刘德发是那只最显眼的蜘蛛,而他们,是蛛网上的每一根丝。

苏正完全沉浸在这种极致的剖析之中,他感觉自己不像是在写一份报告,而是在绘制一幅清水镇官场的“清明上河图”,只不过画卷上,没有繁华,只有众生百态的沉沦。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天色由明转暗,又由暗转灰。

期间,他的手机震动了数次。有几个陌生的号码打来电话,他没有接。还有几条短信。

一条是和他同期进来的另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发的:“苏正,你没事吧?听说你被调查组叫走了。刘主任他们……唉,你小心点。”

另一条是匿名的:“年轻人,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淡。”

苏正只是看了一眼,便将手机调成了静音,重新丢回口袋。

当他写下最后一个句号时,窗外已经透出了鱼肚白。整整两天一夜,他几乎没有合眼,却感觉不到丝毫的疲惫,精神反而处在一种高度亢奋的状态。

他将十几页写得密密麻麻的稿纸整理好,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

字迹是自己的,但那冷静、犀利、一针见血的文风,让他自己都感到陌生。这哪里是一个临时工能写出来的东西?这简直像一个浸淫官场数十年的老纪委,在解剖自己最熟悉的猎物。

随着报告的完成,那支英雄钢笔的滚烫感和奇妙的“通感”能力,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去。

一种巨大的疲惫和后怕,在这一刻才猛地席卷而来。

苏正瘫坐在椅子上,看着桌上那份报告,手心开始冒出冷汗。

他刚才都写了些什么?

他几乎把清水镇叫得上名号的干部,全都得罪了个遍!不,这已经不是得罪了,这是把所有人的底裤都扒了下来,挂在镇政府的旗杆上,供人参观。

这份报告一旦交上去,自己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他会成为所有人的公敌。

他真的要这么做吗?

苏正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一种想要把这份报告撕得粉碎的冲动涌上心头。他甚至想,要不现在重新写一份,写得委婉一点,模糊一点,不得罪人一点……

可当他的手触碰到那冰凉的稿纸时,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另一幅画面:刘德发那张轻蔑的脸,赵姐那冰冷的眼神,还有石磨村老村长那双浑浊而又充满期盼的眼睛。

他慢慢地收回了手,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就在这时,一阵清晰而有力的敲门声响起。

“咚,咚,咚。”

这声音不大,却像重锤一样,狠狠地敲在了苏正的心脏上。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门口,声音有些沙哑:“谁?”

门外传来一个年轻而沉稳的声音,是张怀安书记的秘书。

“苏正同志,张书记让我来问问,你的报告,写好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