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 > 第41章 那辆生锈的二八大杠

周末,天刚蒙蒙亮,苏正就起了床。

清水镇的清晨带着山野的湿气,清冽醒神。他没有惊动任何人,悄悄洗漱完毕,揣上两个馒头,便出了门。

镇政府大院里空空荡荡,只有几只麻雀在院里的老槐树上叽叽喳喳。苏正按照林晚晴的指示,绕到大院后头的杂物棚,找到了她口中的那辆“专车”。

那是一辆经典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车身漆黑,但大部分油漆已经剥落,露出了底下星星点点的铁锈,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兵身上的伤疤。车把上缠着黑色的胶布,早已磨得油光发亮。车座的皮面也裂开了几道口子,露出了里面发黄的海绵。

苏正推了一下,后轮发出一阵“嘎吱嘎吱”的、令人牙酸的呻吟,仿佛随时都会散架。

他有些哭笑不得。

从一个随时可能被清退的临时工,到县委书记点名表扬的“人才”,再到一天之内火线转正的正式科员,这几天的经历,比他过去二十几年加起来都要魔幻。可他接手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骑着这么一辆快要报废的老古董,去一个被遗忘了十年的村子,调查一桩可能根本查不出结果的陈年旧案。

林晚晴的心思,他多少能猜到一些。

这是考验,也是一种无声的告诫。提醒他,即便你有了通天的本事,在清水镇这片土地上,你依然要从最基础的、最不起眼的事情做起。脚下的路,得一步一步自己走。

苏正拍了拍车座上的灰,跨了上去。

“嘎吱——”

他用尽力气蹬下脚踏,自行车晃晃悠悠地载着他,驶出了镇政府的大门,朝着下游石磨村的方向骑去。

从镇上到石磨村,没有正经的公路,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沿着河道蜿蜒。路的两旁是连绵的丘陵和荒地,人烟稀少。

车轮碾过碎石,车身颠簸得厉害,每一个零件都在合奏着一曲濒临解体的交响乐。苏正的屁股被磨得生疼,但他心里却异常平静。

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童年时在石-磨村的零散记忆。

他记得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夏天的时候,树下总是坐满了乘凉的老人。他记得村里的小伙伴,皮肤黝黑,光着脚丫在田埂上疯跑,最大的乐趣就是去河里摸鱼。

他更记得,每次从村里的井里打水,母亲总要反复叮嘱,这水不能直接喝,一定要烧开了,沉淀许久,把上面那层清水撇出来才能用。他尝过那水的味道,又苦又涩,像喝了一口生了锈的铁水,喝完之后,嘴里总是泛着一股奇怪的咸味。

那时候他还小,不懂这意味着什么。现在他明白了,那叫“水质重金属超标”,是长期饮用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伤害的“毒水”。

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十年前,就有一笔高达百万的巨款,被批下来用于修建一座解决饮水问题的“水库”。

而那份档案上,清清楚楚地盖着“已建成”的红章。

一百万,在十年前的清水镇,是什么概念?那是一笔足以改变一个村庄命运的巨款。可这笔钱,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深潭,没有激起半点涟漪,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嘎吱……嘎吱……”

自行车的呻吟声,像是对这桩沉默了十年的罪恶,发出的无声控诉。

苏正握着车把的手,不由得攥紧了。他口袋里的那支钢笔,隔着布料,传来一阵熟悉的、温热的触感。它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情绪,笔杆上那些细微的纹路,仿佛在微微发光。

他忽然觉得,林晚晴让他骑这辆破车,或许还有另一层深意。

只有亲身体验这种颠簸和辛劳,才能真正理解,那一百万的拨款,对于一个连一条像样公路都没有的偏远山村,意味着什么。那不仅仅是钱,那是希望,是尊严,是几百口人能喝上一口干净水的卑微梦想。

骑了将近两个小时,眼前终于开阔起来。土路的尽头,出现了一个被低矮丘陵环抱的小村落。几十户青瓦泥墙的房子,错落地散布在山坳里,炊烟袅袅,显得宁静而又闭塞。

村口,那棵记忆中的歪脖子老槐树依旧矗立着,只是显得更加苍老,遒劲的枝干上,挂着几条早已褪色的红布条。

石磨村,到了。

苏正把自行车停在树下,揉了揉发麻的双腿。他走进村子,脚下的路变成了被踩得结结实实的泥土地。村里很安静,偶尔能听到几声犬吠。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踮着脚,吃力地从一个半人高的水缸里,用葫芦瓢往外舀水。水缸里的水,呈现出一种浑浊的微黄色。看到苏正这个陌生人,小女孩有些害怕,舀水的动作一停,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警惕地看着他。

苏正对她笑了笑,尽量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和善一些。“小妹妹,问一下,村长家在哪里?”

小女孩没说话,只是伸出小手,指了指不远处,一栋看起来比周围房子稍微齐整一些的院子。

“谢谢你。”

苏正道了声谢,朝着那个院子走去。院门是虚掩的,他轻轻推开,走了进去。院子里收拾得很干净,墙角堆着半人高的柴火,几只老母鸡正在悠闲地刨食。

一个满头白发、脸上布满深刻皱纹的老人,正坐在一张小马扎上,低着头,手里拿着一把镰刀,正在仔仔细细地打磨着。他的动作很慢,很专注,仿佛那不是一把普通的镰刀,而是一件稀世珍宝。

“大爷,您好。”苏正开口。

老人抬起头,一双眼睛虽然浑浊,却透着一股山里人特有的精明和审视。他上下打量了苏正一番,从他那身干净的衣服,到脚上那双不沾泥的鞋子。

“你是?”老人的声音有些沙哑。

“我叫苏正,是镇政府新来的。今天周末,下来走走,了解一下村里的情况。”苏正递上一根烟。

老人摆了摆手,没有接。“政府的人?”他的语气里听不出喜怒,“稀客啊。这年头,除了催粮收税,很少有政府的人,会跑到我们这穷山沟里来了。”

话里带着刺,是常年和外界打交道太少,而积累下的不信任。

苏正也不在意,笑了笑,自顾自地把烟点上,在老人旁边的另一个马扎上坐了下来。“大爷,您是老村长吧?”

“当了快四十年了,当不动喽。”老村长重新低下头,继续磨他的镰刀,一下,又一下,很有节奏。“年轻人,有事就说吧。我们这儿,也没啥情况好了解的,穷了几辈子了,现在还是穷。”

苏正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烟圈。他知道,不能太急。

“我就是随便看看,随便问问。”他装作闲聊的样子,“咱们村,现在主要困难是啥?我看路不太好走。”

“路?”老村长手上的动作一顿,自嘲地笑了笑,“路不好,还能走。水不好,那是要命的。”

话匣子,似乎被打开了一道缝。

苏正的心跳快了一拍,他掐灭了烟头,小心翼翼地切入了正题。“水啊……我听镇里的老同志说,好像很多年前,县里就给咱们村批了一笔钱,专门用来修水库,解决喝水难的问题。这事儿……后来怎么样了?”

他紧紧盯着老村长的脸,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就在他问出这句话的瞬间,院子里磨镰刀的“霍霍”声,戛然而止。

老村长抬起头,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像是有一簇火苗,猛地亮了一下。那是一种被压抑了太久的、混杂着希望与痛苦的复杂光芒。

但那光芒,只闪烁了一刹那,就迅速地黯淡下去,被更深、更浓的疲惫和失望所取代。

他放下了手里的镰刀,把它靠在墙根。他挺直了那早已佝偻的腰,长长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一声叹息,仿佛抽走了他全身的力气,也叹尽了十年的风霜和无奈。

他重新看向苏正,那眼神,不再是审视,而是一种洞穿人心的锐利。

“年轻人,”老村长沙哑地开口,一字一顿地问,“你今天来,到底是上头派下来清算旧账的,还是……专门来看我们石磨村笑话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