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 > 第252章 低收入群体的绝望,他们依然无家可归!

第252章:低收入群体的绝望,他们依然无家可归!

英雄钢笔的笔尖,悬停在孙国富那份印刷精美的报告上,距离那片专为领导批示预留的空白区域,不过一指之遥。

笔身传来温润的触感,那股与他心意相通的力量正在缓缓苏醒,仿佛一头即将出笼的猛兽,嗅到了猎物的气息。苏正胸中的怒火,已经为这支笔积蓄了足够的墨水。

然而,就在笔尖即将落下的瞬间,他停住了。

他的目光从报告上移开,望向窗外。县委大院里草木葱茏,宁静而有序。但这片宁静之外,是另一个世界。他的脑海里,不受控制地浮现出昨天在“惠民居”看到的那一幕——那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孤独地蹲在墙角,费力地拔着野草,仿佛在守护一片早已死去的希望。

老人那句“万一哪天,老天爷开眼了呢”,像一根细长的针,再次扎进他的心里。

不,还不够。

苏正缓缓地将笔收回,盖上笔帽,郑重地放回上衣口袋。

只惩罚一个孙国富,太便宜他们了。他要看的,不仅仅是报告上的数字和冰冷的结论。他要去亲眼看看,那些被这个名为“惠民居”的巨大谎言,压得喘不过气的人们,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他需要让那股盘踞在“鬼城”上空的怨气,变得更具体,更滚烫。

没有通知秘书,苏正独自一人,再次开着那辆不起眼的大众车,驶出了县委大院。这一次,他的目的地不是“惠民居”,而是城东那片被称为“下河圈”的区域。

这里是清源县最古老的棚户区之一,是城市光鲜外表下的一块疮疤。狭窄的巷道,私搭乱建的电线如蛛网般垂落,空气里混杂着下水道的腥臭、煤炉的烟火气和廉价饭菜的味道。这里是全县房租最低的地方,也自然成了那些等待“惠民居”的家庭,最后的栖身之所。

苏正把车停在很远的地方,换上了一件普通的夹克,走进了迷宫般的巷道。他没有动用任何官方身份,只是像一个寻亲的远房亲戚,逢人便打听,有没有认识申请了“惠民居”保障房的人家。

这里的居民似乎对“惠民居”三个字格外敏感。一个正在水龙头下洗菜的大妈抬起头,用带着泡沫的手朝巷子深处一指:“往里走,那栋快塌了的二层小楼,一楼西边那家,姓赵的,就是。唉,可怜见的。”

苏正道了谢,顺着指引找到了那栋小楼。楼体墙皮大面积脱落,露出里面斑驳的红砖,二楼的窗户甚至用塑料布糊着。他敲了敲西边那扇油漆剥落的木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一个面色蜡黄、眼神疲惫的中年女人探出头,警惕地看着他。

“你找谁?”

“请问是赵大哥家吗?我听人说,你们申请了‘惠民居’的房子?”苏正的语气放得很低,很柔和。

女人的眼神黯淡下去,警惕变成了麻木。她打开门,侧了侧身子,算是让他进去了。

一股浓重的草药味和挥之不去的霉味扑面而来。不足十五平米的单间,被一道布帘隔开。外面是所谓的“客厅”,一张小桌,两把椅子,墙角堆满了捡来的纸箱和塑料瓶。布帘后面,传来一阵阵压抑的、撕心裂肺的咳嗽声。

“他爹,又犯病了。”女人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无力感,“老毛病,肺上的。医生说要静养,不能住潮湿的地方。我们本来想着,搬进‘惠民居’就好了,新房子,亮堂,干燥。为了凑够那点首付,把他攒着救命的钱都拿出来了。”

她指了指墙角那些废品:“现在只能靠我捡点破烂,给他买药。房子?呵呵,不指望了。”

帘子后的咳嗽声越来越剧烈,像是要把肺都咳出来。女人赶紧走过去,轻轻拍着丈夫的背。苏正站在原地,感觉那每一声咳嗽,都像锤子一样,砸在他的心口上。

他没有久留,默默地退了出来。

他走上吱吱作响的木楼梯,来到二楼。东边那户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一个稚嫩的童声。

“妈妈,你看我画的房子,好不好看?有大大的窗户,还有滑滑梯!”

苏正从门缝看进去。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女孩,正趴在地上,用一支快秃了的蜡笔,在一张废旧纸箱板上涂抹。她的旁边,一个年轻的女人正在缝补着一件满是破洞的工服。

女人听到门口的动静,抬起头。她的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

“你是?”

“我……路过。”苏正不知道该如何介绍自己。

女人似乎看出了他不是这里的人,只是苦笑了一下,低下头继续手里的活计。

“又是一个来看笑话的吧。”她自言自语般地说,“没关系,我们习惯了。”

小女孩举起她的画,献宝似的跑到女人面前:“妈妈,这是我们的新家!我把我的房间画成了粉红色!”

女人的手一抖,针扎进了指尖,一滴血珠渗了出来。她把手攥进拳头,抬起头,强挤出一个笑容:“好看,妞妞画得真好看。等我们搬了新家,就把它刷成粉红色。”

她说完,别过头去,飞快地抹了一下眼睛。

苏正看到,那个年轻的父亲,一个沉默的男人,正坐在角落的小马扎上,一口接一口地抽着劣质的卷烟。他的左手,少了三根手指。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空洞而绝望。

苏正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他怕自己再多待一秒,会忍不住当场发作。

他准备离开这栋令人窒息的小楼时,一楼那个捡废品的女人追了出来,手里拿着两个烤得黑乎乎的红薯。

“大哥,还没吃饭吧?别嫌弃,刚在煤炉里烤的。”她把红薯硬塞到苏正手里。

苏正看着她布满老茧和污垢的手,再看看那两个滚烫的红薯,喉咙里像是堵了一团棉花。

“大姐,我……”

“拿着吧。”女人摆了摆手,“我看你不是坏人。你要是真有本事,能见到当官的,就帮我们问一句。他们当初承诺的房子,到底还算不算数?要是真不给了,也给我们一个痛快话。别像现在这样,吊着,不上不下的,把人往死里逼。”

她的声音很平静,没有哭喊,没有咒骂,只有一种被生活反复碾压后,所剩下的、令人心碎的疲惫。

苏正走出巷道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棚户区的黄昏,没有晚霞,只有愈发浓重的阴影和家家户户亮起的、昏黄而微弱的灯光。

他坐回车里,手里还攥着那两个已经有些凉了的红薯。

他没有吃。

他只是静静地坐着,看着后视镜里那片被黑暗吞噬的棚户区。咳嗽的老人,画画的女孩,沉默的断指男人,递给他红薯的女人……一张张脸,一个个故事,在他脑海里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名为“绝望”的网。

孙国富的贪婪,住建系统的**,在这张网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而具体。他们偷走的,不只是钢筋水泥,不只是数以亿计的资金,而是一个个普通家庭对“明天会更好”的全部信念。

当一个政府的民生工程,最终变成了老百姓口中的“笑话”和“骗局”,当最底层的民众连抱怨和愤怒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剩下麻木的等待和卑微的祈求时,这种怨气,已经浓烈到了足以惊动鬼神的地步。

苏正发动了车子,调转车头,朝着县委大院的方向驶去。

车窗外,城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流光溢彩,与他身后那片沉寂的黑暗,仿佛是两个永不相交的世界。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却冷得像西伯利亚的寒冰。

他放在副驾驶座位上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短信,来自一个陌生的号码,内容很简单:“苏书记,孙国富晚上在‘临江阁’设宴,请了市里住建系统的领导,您要不要……”

苏正看了一眼,删掉了短信。

他不需要去“临江阁”,他有自己的方式,让孙国富和他的客人们,享受到一场永生难忘的“盛宴”。

回到空无一人的办公室,苏正打开了所有的灯。他没有去碰那堆积如山的文件,而是径直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了那份孙国富签过字的,“工程质量合格”的验收报告。

这一次,他没有丝毫犹豫。

他从口袋里,缓缓取出了那支早已按捺不住的英雄钢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