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 > 第221章 教育局长的“灰色收入”,明码标价的入学名额!

第221章:教育局长的“灰色收入”,明码标价的入学名额!

电话接通时,那头传来的是张队略带疲惫但依旧沉稳的声音。

“苏常委,有什么指示?”

“张队,客气了。”苏正走到招待所窗边,看着楼下车来人往的街道,“想请你帮个忙,查两个人,还有一家店。”

“您说。”

“县教育局,李建国。还有他身边可能接触频繁的几个房地产老板。另外,第一实验小学对面,有家茶楼叫‘翰林轩’,把它的底细也摸一下,法人、股东、日常流水,越详细越好。”

电话那头的张队沉默了片刻,似乎立刻明白了什么。“明白了,教育口的事……我尽快给您回复。”

挂断电话,苏正没有在房间里干等。他换上一身不起眼的便服,再次出门,像一个普通的县城居民一样,在第一实验小学周边的几条街巷里漫无目的地闲逛。

他走进一家又一家房产中介,听着那些口若悬河的中介们,用几乎一模一样的话术,推销着那些溢价高得离谱的“学区房”。价格从一百八十万到三百万不等,户型一个比一个袖珍,墙上挂着的宣传语却一个比一个诱人。

“与名校为邻,给孩子一个确定的未来!”

“一套学区房,胜过十年寒窗苦!”

这些标语,像一把把锋利的刀,精准地插进每一位中国家长的软肋上。

苏正的心情愈发沉重。他知道,这些看得见的、明码标价的房子,还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之下,那张看不见的、由权力织成的关系网,才是真正吞噬普通家庭希望的巨兽。

下午三点,阳光西斜,苏正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加密信息,来自张队。

他找了个僻静的公园长椅坐下,点开了信息。

信息内容很长,但条理清晰。

一、关于李建国:个人履历清白,从基层教师一路做到局长位置。名下无豪车,仅有一套单位早年分的福利房。银行账户流水正常,每月工资奖金进出,无任何大额不明来源款项。用张队的话说:“干净得像张白纸,反而不正常。”

二、关于其家庭成员:妻子,无业,名下有两家高端美容会所的钻石会员卡,近半年消费记录超过二十万。儿子,在国外某知名大学留学,学费高昂。根据出入境记录和社交媒体分析,其生活标准远超一个普通局长家庭所能负担的水平,名牌服饰、跑车派对是家常便饭。

三、关于翰林轩茶楼:法人代表为一名叫“王秀兰”的女性,经查,是李建国妻子的远房表妹。茶楼账面流水平平,每年报税都处于微利或亏损边缘。但其主要客户群体固定,且多为县内各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以及部分房地产开发商。

四、补充信息:张队的人在调查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翰林轩茶楼从不接受电子支付,所有消费,无论金额大小,一律只收现金。

苏正逐字逐句地看着,指尖在屏幕上缓缓划过。

一张完美的拼图在他脑海中渐渐成型。

李建国本人滴水不漏,将自己伪装成一个两袖清风的廉洁干部。而他贪腐的管道,则通过妻子和她那位远房表妹,延伸到了翰林轩茶楼。

那家茶楼,根本不是喝茶的地方,而是一个巨大的“洗钱”中转站和“权力交易所”。那些渴望让孩子上学的家长,将一捆捆现金以“茶水费”的名义送进去;那些想承揽学校工程的开发商,将一个个厚实的信封以“预存卡”的形式留下来。而这些现金,最终会通过各种渠道,变成李建国妻子美容卡上的余额,和他儿子在异国他乡的奢华生活。

一个完美的闭环。

没有转账记录,没有直接的权钱交易,一切都发生在茶香袅袅的雅间里,发生在心照不宣的微笑和暗示中。

苏正关掉手机,靠在长椅上,闭上了眼睛。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想起了早上在校门口看到的那个穿着工装的男人,想起了他脸上那欣慰又苦涩的笑容。他或许就是凑够了那笔“入门费”的幸运儿之一,用一家人多年的积蓄,为女儿换来了一个虚无缥缈的“考试资格”。

那么,那些凑不够钱的呢?那些被告知“诚意不足”的呢?

苏正睁开眼,眼神里最后一丝温度也消失了。

他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能亲眼见证这肮脏交易,能拿到第一手证据的契机。

傍晚时分,苏正再次回到了第一实验小学附近。此时正是放学的高峰期,校门口人声鼎沸,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

他没有靠近,只是在不远处的一家小面馆里,点了一碗牛肉面,临窗而坐。

他的目光锁定在一对中年夫妻身上。他们站在一棵大树下,神情焦灼,不时地朝着校门口张望,却又不像是在等孩子。女人的眼眶红红的,男人则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脚下已经扔了一地烟头。

苏正慢慢吃完面,结了账,朝着那对夫妻走了过去。

“大哥,借个火。”他掏出一支烟,递过去。

男人愣了一下,从口袋里摸出打火机,帮他点上,自己又续了一根,猛吸一口,呛得连连咳嗽。

“孩子还没出来?”苏正随意地问道。

“不是……”男人摇了摇头,声音沙哑,“我们……我们是来找人的。”

旁边的女人终于忍不住,捂着脸哭了起来:“什么找人!我们就是不甘心!凭什么啊!说好的三十万给个名额,钱交了,现在又说有人出了更高的价,把我们顶了!钱也不退,就说让我们等明年!明年……孩子明年就超龄了啊!”

男人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拳头攥得咯吱作响,却一拳打在身旁的树干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树叶簌簌落下。

“那个姓张的主任,在翰林轩里跟我们说得好好的,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现在电话不接,人也见不着!我们去教育局问,门卫直接说李局长出差了!我们能怎么办?我们去哪说理去!”

翰林轩,张主任,李局长……

一个个关键词,与张队发来的信息完全吻合。

苏正沉默地听着,没有说一句安慰的话。他知道,在这样的绝望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他只是将自己那包几乎没动的烟,塞到了男人的手里。

“大哥,别急坏了身子,总会有办法的。”

说完,他转身离开。

回到招待所,房间里一片漆黑。苏正没有开灯,径直走到窗边。

窗外,县城的霓虹灯已经亮起,勾勒出城市的轮廓,繁华而喧闹。可在这片繁华之下,又有多少像那对夫妻一样的家庭,正在黑暗中哭泣?

教育,本该是点亮未来的火炬,如今却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

苏正缓缓拿出那支古朴的钢笔,握在手中。笔身传来熟悉的温润触感,那潜藏在笔身深处的龙形虚影,似乎也感受到了他心中压抑的怒火,微微躁动起来。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

他需要一份报告,一份足以让周浩然拍案而起、让纪委雷霆出动的报告。而这份报告,需要最核心、最无可辩驳的证据。

他必须亲自去一趟翰林轩。

不是以县委常委的身份,而是以一个“顾客”的身份。一个为了孩子上学,不惜倾家荡产的、绝望的父亲。

他打开手机银行,看了一眼自己的账户余额。然后,他调出了一张照片,那是张队发来的资料里,李建国儿子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照片。照片里,那个年轻人靠在一辆价值不菲的跑车上,笑容灿烂,背景是异国奢华的街景。

苏正的目光,在自己的银行余额和那张照片之间,来回移动。

良久,他拿起手机,给张队发去了一条信息。

“张队,帮我准备一笔现金,三十万。另外,我需要一个全新的身份,一个做小生意、家底殷实、孩子成绩中等、迫切想进实验一小的父亲。”

信息发送成功。

苏正放下手机,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他要去亲自“品一品”,那翰林轩里的“茶”,究竟是什么滋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