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 > 第208章 一份关于“招商乱象”的督察报告,直达天听!

第208章:一份关于“招商乱象”的督察报告,直达天听!

苏正笔尖下的“辉煌成就”,墨迹未干,带着一丝冰冷的锋芒。

他没有停顿,文思泉涌,仿佛不是在写一份报告,而是在描绘一幅早已烂熟于心的讽刺画卷。

“……这些‘超级项目’,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县的版图之上,其规划之宏大,立意之高远,无不彰显出我县领导班子超前的战略眼光,以及招商局王翰同志卓越的工作能力。”

苏正的笔迹工整,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字帖上拓下来的一般,标准得毫无感情。可他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地图上那一个个刺眼的红圈,和红圈内大片大片的荒芜。

他翻开了第一份卷宗,是那个占据了城关镇黄金地段的“国际商贸物流城”。

报告的下一段,他这样写道:

“以‘国际商贸物流城’项目为例,该项目自签约以来,已历时近两年。两年间,项目方始终保持着极大的战略定力与历史耐心,并未急于求成,盲目动工。这种‘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的严谨态度,在当下浮躁的商业环境中,堪称一股清流。项目方将主要精力用于‘地质勘探’与‘方案优化’,充分体现了对清源县土地的尊重与对未来负责的崇高精神。这两年的‘静默’,是沉淀,是蓄力,是为了一鸣惊人的厚积薄发。”

写到这里,苏正的指尖微微用力,钢笔的笔尖在“静默”二字下,留下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小墨点。

他仿佛能听见,那片被围墙圈起来的土地上,野草在风中疯长的声音,以及附近村民们望眼欲穿的叹息。

接着,他拿起了李家铺乡那个只有一圈围墙的“新型环保建材厂”的资料。

“再如李家铺乡的‘新型环保建材厂’项目,其建设理念更是独树一帜,充满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精神。项目方摒弃了传统厂房‘先建顶,后砌墙’的陈旧思路,反其道而行之,率先建起了一圈坚固而宏伟的围墙。这道墙,不仅是物理上的边界,更是精神上的图腾。它象征着项目方‘画地为牢’的决心,‘圈地为王’的魄力,向全县人民昭示了此地未来必将崛起的坚定信念。这道墙,是长城,是丰碑,是清源县工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秘书小李端着一杯新泡的热茶,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正好看见苏正常委写完这一段。他只是扫了一眼,就觉得自己的认知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李家铺那个项目,他去看过。除了那圈孤零零的墙,里面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当地老百姓都当笑话讲,说那是清源县最贵的“羊圈”。

可是在苏常委的笔下,这“羊圈”竟然成了“精神图腾”和“历史丰碑”。

小李把茶杯放下,一句话也不敢说,悄悄退了出去。他觉得办公室里的空气有些稀薄,苏常委平静的侧脸在晨光里,有一种让他心悸的力量。

苏正没有理会外界,他的世界里,只剩下纸、笔,以及那些荒诞的现实。

他继续翻阅资料,目光落在了石盘村的“万亩现代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上。卷宗里附着几张照片,黄土裸露,几块巨石孤零零地立着,上面用红漆刷着标语,已经被风雨侵蚀得斑驳不清。附件里,是村民们关于土地荒废、灌溉渠被毁的信访件,厚厚一沓。

苏正拿起笔,蘸了蘸墨水,笔尖在纸上游走,写下的文字却与那份沉重的现实截然相反。

“尤为值得大书特书的,是石盘村的‘万亩现代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该项目充分体现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东方哲学智慧。项目方深刻认识到,过度的现代化干预是对土地本身的伤害,因此,他们创造性地采取了‘生态休养’模式。项目启动至今,未动一土,未种一苗,给予了土地长达两年的宝贵‘休眠期’,使其得以从过往的耕作中恢复元气,积累肥力。这哪里是荒废?这分明是对土地母亲最深沉的爱与敬畏!这种‘以退为进’的超前理念,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清源模式’。”

他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

他仿佛看到了招商局长王翰拿着这份报告,在全省表彰大会上唾沫横飞、意气风发的样子。他也仿佛看到了东州市那位周子昂公子,在看到这份“官方认证”的赞美诗后,会是何等得意。

他们会把这份报告当成护身符,当成继续这场资本游戏的通行证。

很好。

苏正要的,就是他们这种自以为是的得意。

他要先把这件“皇帝的新衣”捧上天,用最华丽的辞藻为它镶上金边,让所有人都来围观、赞叹。

报告的篇幅越来越长,苏正将档案里所有挂着“重点项目”名号的圈地工程,一一“表彰”。

“……位于城南的‘大学城教育园区’项目,目前虽只有一块奠基石,但其意义非凡。这块石头,是思想的基石,是未来的灯塔,它标志着清源县的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了‘思想奠基’的全新阶段,实现了从‘硬件建设’到‘精神引领’的伟大跨越。”

“……西山风景区的‘国际康养度假中心’项目,目前虽只有一条简易的土路通往山顶,但这正是其高明之处。这象征着一条‘返璞归真’之路,让未来的高端客户在享受现代康养之前,先通过这条原始的道路,洗涤心灵的尘埃,体验奋斗的艰辛,其用心之良苦,令人感佩。”

洋洋洒洒数千字,一篇堪称“奇文”的报告,终于接近尾声。

苏正没有直接点出任何问题,通篇都是热情洋溢的赞美,逻辑严密,措辞典雅,引经据典,高度惊人。任何一个不了解内情的人看了,都会以为清源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已经取得了堪比改革开放初期的伟大成就。

而王翰,就是那位站在时代潮头的总设计师。

在报告的最后,苏正写下了总结陈词:

“综上所述,我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在王翰同志的杰出领导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决定性的、历史性的伟大胜利!这些项目,是我县的未来,是百姓的希望,是清源县迈向现代化的坚实阶梯。”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此辉煌的成就,如此卓越的模式,目前还只停留在纸面和少数领导的认知中,广大干部群众对此知之甚少,甚至存在误解。这不利于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为此,本人郑重建议:”

“一、对以王翰同志为首的县招商局进行全县通报表彰,并将其作为先进典型,上报市里、省里,在更大范围内宣传其先进事迹与创新理念。”

“二、将本报告中提及的所有‘超级项目’,列为‘全县重点观摩示范工程’,组织全县各级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项目所在地的村民代表,进行大规模、常态化的实地参观学习,让所有人都亲眼见证、亲身感受这些项目的宏伟与不凡,以此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写到这里,苏正停下了笔。

整篇报告,到此结束。

他将钢笔轻轻放在笔架上,拿起那几页还带着墨香的纸,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看了一遍。

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中却有一丝冰冷的笑意。

这份报告,就像一个精心制作的捕兽夹。它外面铺满了鲜花和掌声,闻起来香甜无比,足以让任何一个利欲熏心的人,毫不犹豫地踩上去。

王翰会踩上去,因为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政绩”巅峰。

周子昂和他背后的那些人,也会乐见其成,因为这等于给他们的圈地行为,盖上了一层最权威、最坚不可摧的官方认证。

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推动这份报告里的建议,让“表彰”和“观摩”尽快落实。

到那时,全县的目光,都会聚焦到那些只有一圈墙的“丰碑”,那些长满野草的“示范园”,那些只有一块石头的“大学城”。

他要让这场荒诞的“皇帝的新衣”,在万众瞩目之下,迎来最盛大的巡游。

苏正将报告整理整齐,放在桌角。

做完这一切,他才感觉到一丝疲惫。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却异常清晰。

整件事的脉络,所有的陷阱和后手,都在他的脑中形成了一张完美的闭环。

现在,万事俱备。

只差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他需要为这份报告,注入灵魂。

苏正睁开眼,目光再次落在那份报告上。他缓缓拿起那支静静躺在笔架上的英雄钢笔,笔身温润,那内敛的金色光芒,似乎与他此刻的心跳同频共振。

他旋开笔帽,冰凉的金属笔尖,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烁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寒光。

他的目光,落在了报告末尾那片专门留给领导批示的空白区域。

笔尖,悬停在纸张之上,相距不过一寸。

一个字都还没写,一股无形的气场,已经开始在笔尖凝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