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 > 第204章 招商局长的“政绩”,都是纸面上的数据!

第204章:招商局长的“政绩”,都是纸面上的数据!

苏正的车停在荒地旁边的土路上,车灯照亮了前方一小片区域,飞舞的尘埃和蚊虫在光柱里乱窜。他下了车,晚风带着田野里草木腐烂和泥土混合的气息,吹得人脸上发凉。

面前的高墙在夜色里像一道巨大的伤疤,丑陋地趴在大地上。墙体很新,水泥的灰色在昏暗中泛着白,与墙内死寂的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苏正绕着墙走了一段,墙角的水泥块上用红漆喷着一个模糊的电话号码,下面写着“招租、合作”。

他拿出手机,借着屏幕的光亮,看到墙上挂着的一块几乎被尘土覆盖的牌子,上面的字迹已经斑驳。

“清源县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

王翰那张油滑的脸,和那番“精益求-精”、“好事多磨”的言辞,在苏正的脑海里闪过,显得无比荒诞。

“年轻人,看啥嘞?这破墙有啥好看的。”

一个苍老的声音从旁边传来。苏正转过头,看到一个瘦高的老人,扛着一捆干枯的树枝,正从田埂上走过来。老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布褂,裤腿上沾满了泥点,脸上的皱纹像干涸的河床。

“大爷,我路过,看这墙圈了这么大一片地,挺气派。”苏正很自然地搭话。

老人“哼”了一声,把肩上的柴火往上颠了颠,眼神里带着一丝嘲弄:“气派?是挺气派的。把我们吃饭的地都圈进去了,能不气派吗?”

他走到苏正旁边,把柴火靠在墙根,自己也蹲了下来,从口袋里摸出烟叶和纸,慢悠悠地卷着烟。

“两年前,就是那个姓王的局长,叫王啥来着……对,王翰,挺着个大肚子,带着一帮人,敲锣打鼓地到村里来。说要给咱们建个什么园子,以后都不用种地了,全去园子里上班,一个月好几千,年底还有分红。”

老人用舌头舔了舔烟纸的边缘,把烟卷好,却没有点燃,只是夹在枯瘦的手指间。

“当时村里人都乐坏了,觉得好日子来了。最好那三百亩水浇地,一亩地给了不到三万块钱,就都给了他们。结果呢?”老人用下巴朝高墙里面努了努,“墙一砌起来,就再也没见过人影了。别说上班,现在连个看门狗都没有。里面长的草,都能藏住牛了。”

苏正沉默地听着,晚风吹过墙头,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这片死去的土地在哭泣。

“那……当时征地的钱呢?”

“钱?”老人自嘲地笑了笑,露出一口黄牙,“听着不少,可那点钱能干啥?给儿子娶个媳妇,彩礼一掏就没了。家里有病人,去趟医院就见底了。现在地没了,钱也花光了,想出去打工,人家嫌我们年纪大。就这么耗着。报纸上还说我们脱贫了,我呸!这是把我们往死路上逼!”

老人把那根没点的烟狠狠地摔在地上,用脚碾碎,仿佛碾碎的是那虚无缥缈的希望。

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看着苏正:“年轻人,你不是我们这儿的人吧?看你开着车,像个干部。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别信他们那些报纸上吹的牛。这地方,早就烂透了。”

说完,他不再理会苏正,重新扛起那捆柴火,佝偻着背,一步一步地消失在夜色里。

苏正站在原地,许久没有动。老人的话,像一把钝刀,在他的心口来回地割。他终于明白,王翰口中的“刁民”是怎么来的了。当希望被反复玩弄,当生计被无情剥夺,任何的解释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任何的“思想工作”都只会是火上浇油。

他回到车上,没有立刻发动。他看着那道分割了希望与绝望的高墙,看着墙内那片被“合法”吞噬的良田,一股冰冷的怒火从心底最深处升腾起来。

这不是简单的失职,更不是什么“好事多磨”。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掠夺。王翰,以及他背后的那些“投资商”,他们是这片土地上的吸血鬼。

回到县委大院,已经是深夜。苏正的办公室灯火通明。他没有休息,而是让刚上任的秘书,连夜将县招商局近三年来所有的公开材料、新闻报道、会议纪要,全部整理出来,堆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桌面上摊满了报纸的剪报和打印出来的网页。

《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再创历史新高,王翰局长接受本台专访》

《热烈祝贺“清源国际商贸物流城”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达十亿元!》

《王翰局长:要用保姆式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照片上的王翰,永远是那副精力充沛、笑容满面的样子。时而与所谓的“外商”亲切握手,时而指着一张宏伟的规划图意气风发,时而在主席台上慷慨陈词。他被塑造成了一个锐意进取、功勋卓着的改革先锋,是清源县经济腾飞的“总设计师”。

苏正一张一张地看过去,眼神越来越冷。

他拿起一支红笔,在一份《202x年上半年招商引资成果汇总》上,开始勾画。

“签约项目18个,协议总投资额52.4亿元。”——苏正在旁边打了个问号。

“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他用笔将这七个项目的名字一个个圈了出来。

“清源县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清源国际商贸物流城”、“年产二十万吨新型环保建材项目”……这些名字,他今天在档案室里都见过。每一个,都对应着一片被圈起来的、正在长草的土地。

苏正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一幅清晰的图景在他脑中形成:王翰利用信息差和权力,将县里的优质土地包装成一个个诱人的“项目”,与外来的“开发商”联手,以极低的价格将土地圈到手。然后,他再通过制作精美的报告和在媒体上大肆宣传,将这些虚假的“协议投资额”变成自己实打实的“政绩”。

土地荒着,农民怨着,只有王翰的官帽子,在这些纸面数据堆砌的“功劳簿”上,越来越红,越来越稳。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圈地了,这是一种更高明的、以“发展”为名的系统性欺诈。它掏空了清源县的未来,喂饱了一小撮人的腰包。

苏正睁开眼,拿起那份他从石盘村拍回来的、高墙耸立荒草丛生的照片,和报纸上王翰在签约仪式上笑容满面的照片,并排放在一起。

强烈的反差,像一记无声的耳光。

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秘书的号码。

“小李,帮我查一下,招商局王翰局长,今年是不是快要评‘全省招商引资先进个人’了?”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回复:“苏常委,是的。县里已经把推荐材料报上去了,据说希望很大,王局长这几天的报告里,都在提这个事。”

希望很大?

苏正挂了电话,嘴角浮现出一丝冷冽的弧度。

他拉开抽屉,那支平平无奇的英雄牌钢笔,正静静地躺在里面。笔身在灯光下,似乎比之前更加温润,那淡淡的金色光芒内敛其中,却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苏正拿起笔,轻轻旋开笔帽。

他铺开一张空白的报告纸,目光落在桌上那一大堆王翰的“政绩”材料上。

一个个“硕果累累”的项目,一个个“成绩斐然”的数字,在他眼中,都变成了一个个巨大的讽刺。

他想起了王翰那副痛心疾首、指责农民是“刁民”的嘴脸。

想起了石盘村那位老人,在夜色中佝偻着远去的背影。

王局长,你不是最喜欢你的这些“政绩”吗?你不是最喜欢这些“大项目”吗?

苏正握着笔,笔尖悬在纸上。

他要写的,不是一份揭露真相的报告。对付这种用“魔法”堆砌起来的虚假繁荣,就要用更“魔法”的方式,让它现出原形。

他要让王翰所有的“政绩”,都变成他自己的墓志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