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 > 第190章 苏正的决心:要让环境“真”好起来!

第190章:苏正的决心:要让环境“真”好起来!

孙耀明的脚步声在走廊里渐渐远去,从一开始的仓皇,到后来的沉重,最后彻底消失在楼梯的拐角。办公室的门关着,却仿佛关不住他离去时留下的那股气息,一种混杂着恐惧、委屈和理所当然的腐朽气味。

苏正静静地坐着,没有动。

桌上的台灯将光圈聚拢在一小片区域,光圈之外,是浓得化不开的黑暗。光圈之内,两份文件并排躺着,像地狱和天堂的两个入口。

左边,是宏达化工那本铜版纸印刷的《环保纪实》,封面上蓝天白云,厂区绿草如茵,一切都崭新得像是刚用颜料画上去的。

右边,是张敬德老书记那本用牛皮纸包裹的会计账本,纸页泛黄,边缘卷曲,每一个用小楷写下的名字,都像一道尚未愈合的伤疤。

苏正的目光,就在这两份文件之间来回移动。

孙耀明的话,还在他耳边回响。

“我们也很无奈啊!”

“那些企业是纳税大户,解决了多少就业?”

“发展经济,哪有不付出点代价的?”

“水至清则无鱼啊!”

这些话,苏正听过太多次了。在各种会议上,在工作汇报里,在酒桌的闲谈中。它们被包装成“顾全大局”的智慧,被粉饰为“务实肯干”的担当。每一个说出这些话的人,脸上都带着一种沉重而神圣的表情,仿佛他们是背负着十字架的圣徒,为了一个更伟大的目标,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取舍。

代价。

苏正的脑海里,浮现出夏庄那个七岁的孩子张小虎的名字,后面跟着两个字:白血病。

他也算是“代价”吗?

他的人生,他的家庭,在孙耀明们口中的“大局”面前,是不是就只是一个可以被忽略不计的小数点?

苏正慢慢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巨大的天平面前,天平的一端,是宏达化工那本画册里闪闪发光的厂房,是县财政报告上逐年攀升的Gdp数字,是孙耀明口中那几千个工人的饭碗。

而天平的另一端,是那条墨黑色的河流,是田里长不出的庄稼,是王二柱咳出的血,是张小虎苍白的脸。

在孙耀明和更多人的世界里,这架天平早就该向着Gdp那一端倾斜。这是不言自明的“规则”,是官场生存的“常识”。为了保住那亮眼的数字,另一端的砝码,无论多么沉重,都可以被“无奈”地牺牲掉。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孙耀明不是个例,他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者。他所信奉的那套“代价论”,才是真正污染了这片土地的毒源。这种毒,无色无味,却早已渗透到这个官僚体系的骨髓里。它让官员们心安理得地漠视生命,让他们在面对百姓的血泪时,能够摆出一副“我也是为了你好”的慈悲面孔。

仅仅查办一个孙耀明,或者关停一个宏达化工,有用吗?

苏正知道,用处不大。只要这套“代价论”还在,只要“发展”的功绩可以掩盖一切罪恶,那么很快就会有新的“孙耀明”和“宏达化工”冒出来,用更隐蔽、更巧妙的方式,继续他们的勾当。

必须做点什么,从根子上,动摇他们这种信念。

必须用一种他们无法理解、无法抗拒的力量,让他们亲身体会一下,被当做“代价”是什么滋味。

苏正睁开眼,目光重新落回桌上。他胸中那股冰冷的怒火,此刻已经彻底沉淀下来,化为一种绝对的、不带任何感情的决心。

他将那本精美的画册推到一边,仿佛那是什么肮脏的垃圾。然后,他把张敬德老书记的“血泪账”郑重地摆在面前,翻开。

他拉过那张只写了一个标题的稿纸——《关于清源县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度调查报告》。

他握住了抽屉里的那支英雄钢笔。

笔身传来熟悉的温润触感,但今天,苏正却从中感受到了一丝截然不同的东西。那不是愤怒的灼热,而是一种近乎残忍的冷静。它像一把等待出鞘的手术刀,渴望着剖开脓疮,切除腐肉。

这一次,他要写的,不仅仅是一份揭露真相的报告。

他要写的,是一份判决书。

笔尖落在纸上,沙沙作响。

他没有急着去罗列那些污染的数据,也没有立刻控诉企业的罪行。他以一种极为平静的笔调,先从环保局和各大官方媒体的公开报告写起。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保护工作亦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城东工业园区为代表的产业集群,通过技术革新与科学管理,打造了一批如宏达化工在内的‘花园式’标杆企业……”

他把那些华丽的辞藻,那些夸张的赞美,一字不差地引用过来。每一个“成就”,每一个“标杆”,他都用引号标注得清清楚楚。

紧接着,笔锋一转。

“与官方报告中‘风景如画’的描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源河下游两岸百姓的真实生活。据夏庄村支书张敬德同志长达十年的民间记录显示……”

他开始抄录那本“血泪账”。

他没有添加任何主观的评论和情绪化的渲染,只是把日期、河水的颜色、气味、以及村民的名字和病症,一条一条,冷静地罗列出来。

“二零一五年,四月一日,小雨。河水呈墨绿色,黏稠。村民王二柱,时年39岁,原宏达化工厂工人,是月出现严重咳嗽、呼吸困难症状。”

“二零一九年,八月十六日,晴。河水呈灰黑色,漂浮大量死鱼。村民张小虎,男,七岁,是月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一边是光鲜亮丽的官方政绩,一边是血淋淋的民间记录。苏正将这两者并置在一起,没有怒斥,没有质问,只是让事实自己说话。这种平静的陈述,比任何激烈的控诉都更具穿透力,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荒诞。

写到这里,苏正停下了笔。

他想起了孙耀明那张无奈又委屈的脸。

“我们这是为了顾全县里经济发展的大局啊!”

苏正的嘴角,逸出一丝冰冷的笑意。

大局?

好一个大局。

既然你们这么喜欢谈大局,这么喜欢这“优美”的环境,这么陶醉于自己创造的“辉煌”成果。

那不如,就让你们永远地、彻底地,和你们的“大局”融为一体吧。

一个疯狂而大胆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清晰地成型。他知道该怎么写那句最后的批注了。那将不是一句简单的反讽,那会是一个祝福,也是一个诅咒。

他提起笔,目光穿过办公室的窗户,望向沉睡中的县城。夜色深沉,霓虹灯勾勒出城市的轮廓,其中最亮的几处,正是城东工业园区的方向。

在那些灯火通明的厂房里,此刻或许还有机器在轰鸣,还有污水在管道里奔流。那些创造“政绩”的人,或许正在高档酒店的包厢里推杯换盏,庆祝着又一个丰收年。

他们不会知道,一场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审判,即将降临。

苏正收回目光,在那份报告的末尾,留下了一大片空白。

那是为神笔留下的舞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