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 > 第177章 周书记的震怒,他看到了报告里的“反话”!

第177章:周书记的震怒,他看到了报告里的“反话”!

夜深了。

县委大院里,绝大多数的灯火都已熄灭,只剩下几扇窗户还透着光,像是熬到深夜仍不肯闭上的眼睛。三楼最东头,县委书记周建国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他已经在这里坐了快一个小时,一动不动。

面前的办公桌上,摊开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报告。一份,是扶贫办呈送的,封面用上了最好的铜版纸,彩色的标题在灯下反射着油滑的光,每一个字都透着功成名就的喜悦。另一份,则是一个牛皮纸袋里装着的,十几页粗糙的稿纸,字迹是手写的,还用胶水贴着几张冲洗出来的照片。

周建国的手,就按在那份手写的报告上。他的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照片边缘凸起的轮廓,和那力透纸背的笔痕。

报告的内容,他已经逐字逐句地看完了。

从那堵只存在于公路一侧的“新式民居”墙,到那个将两家企业产值平摊给全村人后得出的“户均收入五万”,再到那个在“百分之百参保”名单里死而复生的老人……每一个字,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把冰冷的、沾着泥土的锥子,一下下扎进他的心里。

他做过乡长,当过县长,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他对基层的情况不能说了如指掌,但也绝不是能被轻易糊弄的门外汉。他知道下面的人会为了政绩“美化”数据,也知道有些工作存在“水分”。这是顽疾,是官僚体系中难以根除的藓芥。他一直在试图用制度和监督去挤压这些水分,去刮除这些藓芥。

可他从未想过,这水分,已经汇成了滔天洪水;这藓芥,已经烂到了骨子里。

这不是美化,这是**裸的诈骗!这不是水分,这是吸食民脂民膏后吐出的毒汁!

周建国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办公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他胸腔里传出的、如同破旧风箱般的喘息声。

他的目光,死死地钉在报告的最后一页。

在所有冰冷的事实陈列之后,在那片留给领导批示的空白处,一行刚劲有力的钢笔字,像一道刻在纸上的伤疤,狰狞地映入他的眼帘。

“清源县的扶贫工作做得非常‘辉煌’,各项指标‘高’得惊人!建议让所有贫困户都‘享受’到这份‘脱贫’成果,让他们‘受’益无穷!”

周建国盯着这行字,一开始,只是觉得写得尖锐,带着一股年轻人特有的、不计后果的愤世嫉俗。可当他反复咀嚼那几个被特意加上引号的词,当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那个画蛇添足般的“受”益无穷上时,一股寒意,毫无征兆地从他的尾椎骨窜了上来,瞬间传遍四肢百骸。

“受”益无穷……

他不是不通文墨的粗人,这个同音异义的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脑海中一扇尘封的、他一直刻意回避去触碰的门。

他想起了征地办王主任那张一夜之间“缩水”的银行卡。

他想起了那些钉子户账户里突然多出来的、让他们被“富”到崩溃的天文数字。

每一次,苏正都曾递上来一份看似荒诞、实则暗藏玄机的报告。每一次,报告的结尾,都有那么一句阴阳怪气、充满了反讽意味的批注。

而每一次,当他作为县委书记,在这份报告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哪怕只是一个“阅”字,那些反话,就都以一种匪夷所思、却又精准无比的方式,变成了现实。

“富可敌国”……于是钉子户们就真的“富”到被查。

“坚守到底”……于是他们就真的被困在自己的财富里动弹不得。

周建国缓缓地抬起头,靠在宽大的椅背上,感觉后背的衬衫已经被冷汗浸湿。他看着天花板上华丽的水晶吊灯,灯光刺得他眼睛发酸。

他终于明白了。

苏正写的这份报告,不仅仅是一份调查报告。这是一份请柬,也是一份判决书。

那句批注,更不是简单的发泄和讽刺。

那是一个“暗示”,一个只有他能看懂的、来自苏正的“暗示”。

苏正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常规的手段,已经无法撼动这个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了。讲道理、查案子,最终只会被他们用更圆滑的手段化解于无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他们的魔法,来打败他们的魔法。

用他们自己谱写的“辉煌”功绩,来埋葬他们自己。

“建议让所有贫困户都‘享受’到这份‘脱贫’成果……”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让贫困户去体验。可周建国知道,苏正那支笔的“言出法随”,从不针对无辜者。它的矛头,永远指向那些制造不公的人。

所以,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让那些炮制了这份“脱贫成果”的人,亲自去“享受”它!

想明白这一切的瞬间,一股难以遏制的怒火,轰然一声在他胸中炸开!

这不是针对赵德亮一个人的愤怒,而是对整个腐朽、僵化、视百姓如草芥的官僚主义的滔天怒火!更是对他自己的一种愤怒!他周建国主政下的清源县,竟然已经到了需要靠一个年轻人用这种近乎“巫蛊”的方式来匡扶正义的地步!

这到底是苏正的悲哀,还是他周建国的耻辱?!

“砰!”

一声巨响,在寂静的深夜里炸开。

周建国狠狠一拳砸在了厚重的实木办公桌上。桌上的茶杯被震得跳了起来,摔在地上,四分五裂,滚烫的茶水溅了一地。

他猛地站起身,胸口剧烈地起伏着,双眼因愤怒而充血,死死地瞪着窗外县城的万家灯火。那片灯火,在他眼中,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狱。而连接天堂与地狱的,正是扶贫办那份光鲜亮丽的报告。

他气得浑身发抖。

他想起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跟着老书记下乡,睡在农民家的土炕上,听着老乡们对未来的期盼。他想起了自己站在党旗下宣誓时,那一句句“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可现在呢?他手下的干部,用最卑劣的手段,将人民的苦难,编造成了自己升官发财的阶梯!

他无法容忍!

周建国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皮鞋踩在碎瓷片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刺耳声响,像是在咀嚼他的怒火。

他知道,他现在有两个选择。

第一,将苏正的报告压下,或者只作为内部参考,然后启动常规的纪委调查程序。这样做,最稳妥,最符合流程,不会出任何纰漏。但结果也可想而知,一番扯皮、斡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后,赵德亮最多不痛不痒地挨个处分,风头一过,换个地方继续作威作福。而那些真正贫困的人,将永无出头之日。

第二,就当没看懂苏正的“反话”。他完全可以顺着苏正的批注,在上面写下自己的意见。他甚至可以表现出对这份“真假脱贫报告”的愤怒,然后批示严查。只要他的公章盖下去,只要他的批示与苏正的“诅咒”形成了共鸣……

这个选择,充满了未知和风险。他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更不知道该如何向外界解释即将发生的“神迹”。

但周建国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当一个体制内的正常纠错机制已经失灵时,任何试图在规则内解决问题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他需要一把快刀,一把能斩断所有利益链条和人情网络的快刀。

而苏正,已经把这把刀,递到了他的手上。

他停下脚步,重新走回办公桌前。他看了一眼地上的狼藉,又看了一眼桌上那份手写的报告。他的眼神,已经从刚才的狂怒,转为一种冰冷彻骨的平静。

他拿起那份报告,将它与扶贫办的官方报告叠在一起,小心地放回牛皮纸袋里。

然后,他拿起了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的电话。

他拨通了一个号码,听筒里传来几声忙音后,一个带着睡意的声音响起:“喂,书记?”

是县纪委书记,老张。

“老张,还没睡吧?”周建国的声音异常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

“没,没,正看文件呢。书记,这么晚了,有什么指示?”电话那头,老张的声音立刻清醒了。

周建国没有直接回答,他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

“明天一早,你带上审计的人,对县扶贫办进行一次突击检查。”

“扶贫办?”老张有些意外,“书记,是出了什么问题吗?”

周建国没有解释问题,他的嘴角,逸出一丝冰冷的弧度。

“没什么大问题。”他缓缓说道,一字一顿,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喙的重量,“我只是听说,我们县的扶贫工作,做得非常‘辉煌’。”

“我啊,想亲眼看看,这份‘辉煌’的成果,到底要怎么‘享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