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 > 第135章 土地征用风波,一场新的利益博弈!

清源县的秋天,天高云淡,风里带着丰收后田野的气息。然而,县委督查室的空气,却提前染上了一丝冬日的凛冽。

苏正坐在那张宽大崭新的红木办公桌后,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份信纸的边缘。那是一张从学生作业本上撕下来的横格纸,因为被攥得太紧,又被小心地展开,纸面布满了细密的褶皱,像一张老人的脸。

桌上,那杯老李泡的龙井已经凉了,茶叶沉在杯底,舒展的叶片一动不动。苏正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信纸末尾那个鲜红的指印。

指印按得很重,力道几乎要穿透纸背,边缘处洇开的一小片暗红,分不清是印泥的油渍还是指尖破裂渗出的血。

“……地是我们的命根子啊!现在地没了,钱又少得可怜,我们一家老小以后可怎么活啊!”

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充满了错字和不通顺的语句,但那股子扑面而来的绝望与无助,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具冲击力。

工业园区项目。

苏正对这个项目有所耳闻。这是周书记上任后亲自拍板的重点工程,被誉为“清源县未来十年经济发展的总引擎”,县电视台的晚间新闻里,几乎隔三差五就会播报项目的“喜人进展”。

规划图上的宏伟蓝图,新闻里的豪言壮语,到了这张薄薄的信纸上,却变成了农民的眼泪和那个血红的指印。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吴远山探进半个身子,脸上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喜色。

“苏副主任,县财政局那边来电话了,咱们室的专项经费已经批下来了,足足五十万!另外,县委组织部也把新增人员的档案送过来了,三个行政编,五个事业编,都是些年轻的好苗子!”

吴远山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扬眉吐气。五十万的专项经费,对于过去连买几箱打印纸都要跟办公室磨半天嘴皮的督查室而言,简直是一笔巨款。

“知道了。”苏正应了一声,情绪不高。

吴远山察觉到了气氛不对,他走进来,目光落在了苏正桌上那封显眼的信件上。作为在机关里浸淫了一辈子的老油条,他一眼就看出了那是什么。

“群众来信?”吴远山的声音低了些。

“嗯。”苏正把信纸朝他那边推了推。

吴远山凑过去,只扫了一眼开头,脸色就微微变了。他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低声说道:“是关于工业园区征地的事吧?唉,这事儿……是个烫手的山芋啊。”

他直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来来往往的人,压着嗓子说:“苏副主任,您是不知道,这个工业园区项目,是周书记亲自抓的头号工程,县里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县长亲自担任组长。征地拆迁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县里三令五申,要求‘快速推进,确保项目如期动工’。”

吴远山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担忧:“这个节骨眼上,征地补偿出了问题,牵扯的面太广了。负责这事儿的征地办,主任王平,听说跟县里好几位领导关系都不错。咱们要是插手……怕是不好办啊。”

这番话,说得既委婉又实在。既点明了项目的背景(周书记的政绩工程),又暗示了对手的根基(关系网复杂),言下之意很明确:这块骨头,硬得很,啃不好要崩了牙。

苏正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他知道吴远山是好意,是怕他这个新上任的副主任,第一把火就烧到了火药桶上。

可他看着桌上那个血指印,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另一幅画面。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爷爷也常常带着他去田里。夏天的傍晚,赤着脚踩在被水浸润过的泥土里,那种柔软又踏实的感觉,至今还印在记忆深处。爷爷不止一次地告诉他,土地,是农民的根,是农民的命。

现在,有人要刨他们的根,断他们的命。

“吴主任,”苏正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我们督查室的职责是什么?”

吴远山一愣,下意识地回答:“督促检查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对。”苏正打断了他,“工业园区项目是县委的重大决策,现在项目在征地环节就引发了这么大的民怨,算不算落实过程中出了问题?我们去督查,是不是在履行我们的职责?”

一连串的反问,让吴远山哑口无言。他看着苏正那双清澈的眼睛,忽然明白,这位年轻的领导,根本就没打算绕着走。

“我明白了。”吴远山叹了口气,随即腰杆又挺直了,“苏副主任,您说吧,怎么干?”

苏正站起身,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办公室的号码。

“通知所有人,十分钟后,到会议室开会。”

……

十分钟后,督查室那间许久没有凑齐过这么多人的小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老李、老钱这些老油条,一个个正襟危坐,手里拿着崭新的笔记本和钢笔,神情严肃得像是要参加高考。新来的几个年轻人,更是大气都不敢出,紧张地看着即将走马上任的“传奇领导”。

整个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新旧交替、既期待又忐忑的奇妙氛围。

苏正和吴远山一前一后走了进来。吴远山坐在了主位的旁边,而苏正则当仁不让地坐在了主位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轻的副主任身上。

苏正环视一圈,没有说任何开场白,直接将那封信的复印件,分发给了每一个人。

“大家先看看这个。”

会议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很快,在座的所有人,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他们都是体制内的老人,一眼就看出了这封信背后潜藏的巨大风波。

“今天,是我作为督查室副主任,召集的第一个会。”苏正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响起,清晰而有力,“也是我们督查室,在得到县委支持后,自主立项的第一个督查任务。”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任务内容,就是查清楚工业园区征地补偿的全部问题。补偿标准是怎么定的?为什么会比周边地市低?补偿款的发放流程有没有猫腻?信里提到的征地办王主任,是否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

“我要求,三天之内,我要看到一份完整的初步调查报告。包括但不限于:国家、省、市三级的征地补偿相关政策文件;我们县本次工业园项目的征地补偿方案全文;以及,城关镇东王村征地户的补偿明细表。”

任务布置得干脆利落,条理清晰。

老油条们面面相觑,心里直打鼓。这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简直是直接抱着炸药包冲锋啊。

“苏……苏副主任,”老李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举了手,“这个……征地办那边,未必会配合我们啊。尤其是补偿明细这种东西,他们肯定当成机密……”

“他们不配合?”苏正嘴角牵动了一下,露出一丝冷峭的弧度,“县委刚下的文件,赋予了我们专项督查小组‘调动协调相关部门配合的权力’。他们可以不配合试试。”

“拿着县委的文件去,就说是我苏正要的。谁敢不给,让他直接来找我。”

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威势。会议室里的温度,似乎都因此降了几分。老李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多言。

“另外,”苏正看向那几个新来的年轻人,“你们的任务,是去县档案馆、图书馆,还有上网,搜集所有能找到的,关于我县历年来以及周边地市类似征地项目的公开报道和补偿案例,做成对比分析报告。”

“是!”几个年轻人立刻应声,声音洪亮,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没想到,刚来督查室,就能参与到这么“刺激”的工作中来。

吴远山在一旁看着,心中感慨万千。苏正三言两语,便将任务分派得井井有条,有冲锋的,有后援的,有查文件的,有做研究的,一个死气沉沉的“养老部门”,瞬间变成了一台开始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最后,”苏正的目光重新落回全体人员身上,“这次督查,我亲自带队。记住,我们是督查室,是县委的眼睛和耳朵。我们的工作,只对事实负责,只对人民负责,只对县委负责。”

散会后,整个督查室都动了起来。人们脸上的慵懒和敷衍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紧张和忙碌。

苏正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他打开电脑,调出了工业园区项目的整体规划方案。这份方案是县委办刚刚应他的要求送过来的,厚厚的一大叠。他一页一页地翻看着,从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到投资方背景、合作模式……

当他看到合作开发商那一栏时,手指忽然停住了。

主投资方是一家来自省城的公司,名为“宏图建设集团”,背景雄厚,实力不俗。

但吸引苏正注意的,是在下面一行“本地合作及工程分包单位”名单里,一个不起眼的名字。

——清源县新源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

苏正的眼睛微微眯起。

这个名字,他有印象。在之前调查康泰医药案件时,纪委顺藤摸瓜查封了赵立新的一些外围资产,其中就有一家空壳公司,与这家“新源土石方”有过数额不小的资金往来。当时因为证据链不足,加上那家公司早已注销,线索就断了。

没想到,在这里,又看到了它的影子。

难道只是巧合?

苏正关掉文件,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感觉到,自己似乎无意中,又一次踏入了一张早已铺开的大网。这张网,比康泰医药那张,似乎更加错综复杂。

就在这时,他桌上的私人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没有称呼,也没有落款,只有简短的一句话。

【征地的水,比你想象的深。王平只是个推到台前的小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