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 > 第109章 督查室的春天,苏正要大展拳脚了!

###

苏正的上任,像是一道春雷,滚过了县委督查室这片沉寂已久的盐碱地。

一夜之间,万物复苏。

早上七点五十,督查室的门被推开,老刘走了进来。他手里拎着一个布袋,里面是他的“家伙事”:一块雪白的纯棉毛巾,一块吸水鹿皮巾,还有一瓶小小的、散发着柠檬清香的清洁喷雾。这些东西,比他老婆的化妆品还齐全。

他径直走向苏正的办公室,先用湿毛巾将办公桌从里到外擦拭一遍,再用鹿皮巾收干水痕,最后拿出清洁喷雾,对着空气轻轻一喷,闭上眼睛闻了闻,满意地点点头。做完这一切,他才回到自己座位,开始擦拭自己的桌子,动作明显敷衍了许多。

紧接着,小张也到了。他以前是游戏频道的主播,最擅长卡点,上班铃响前的最后一秒他才会出现在门口。可今天,他不仅早到,还从家里带来了一株文竹,小心翼翼地摆在了苏正办公室的窗台上,嘴里念念有词:“苏主任年轻有为,节节高升,正配这文竹。”

整个办公室,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勤奋。电话铃响,以前是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它响到第五声才有人慢悠悠地接起。现在,铃声刚响半声,离得最近的人已经像被电击了一样弹起来,抢着接听,声音洪亮,态度谦恭:“您好,县委督查室!”

吴海峰站在自己办公室的门口,看着这群仿佛被集体打了鸡血的下属,表情哭笑不得。他知道,他们怕的不是苏正这个人,而是那支看不见的笔。他们不是在工作,是在“作法”,试图用勤奋和恭敬,来抵御某种未知的、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苏正走进办公室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老刘正端着一杯刚泡好的茶,恭敬地等在他桌边,茶水里飘着三颗红枣、五粒枸杞,不多不少,据说是他请教了老中医得来的“养气安神”方。

“苏主任,您喝茶。”老刘的腰微微弯着,笑容里透着一丝讨好。

“刘哥,说了多少次,别这么客气。”苏正接过茶杯,“以后我自己的茶自己泡就行。”

他越是随和,老刘心里就越是打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位年轻的副主任不发火,不摆谱,反而更让人觉得深不可测。

苏正坐下,环视了一圈办公室。同事们都在埋头“苦干”,键盘敲得噼啪作响,仿佛每个人手头都有十万火急的公务。可苏正一眼就看穿了,小张的电脑屏幕上,打开的是一个word文档,上面只写了一行大标题:《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室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然后光标在那儿闪了十分钟,一个字都没再增加。

他没有点破。水至清则无鱼。恐惧带来的勤奋是虚假的,像泡沫,一戳就破。他需要的,不是一群战战兢兢的“演员”,而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他清了清嗓子。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键盘声都停了。所有人的后背都绷紧了,耳朵竖得像兔子。

“大家手上的事先停一下,开个短会。”

会议室里,众人正襟危坐,双手放在膝盖上,坐姿比小学生还标准。吴海峰坐在主位,苏正坐在他旁边。

吴海峰先是简单讲了几句场面话,总结了前段时间的工作,然后话锋一转:“下面,请苏副主任给我们讲几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苏正身上。来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要烧起来了。

苏正没有看任何人,他伸手将面前的茶杯往旁边挪了挪,这个简单的动作,让会议室里的气氛又紧张了几分。

“我不讲三把火。”苏正开口了,声音很平静,“火烧得再旺,也只能烧掉看得见的杂草。我们督查室,不能总等到荒草丛生了才去放火。”

众人一愣,没太明白这话的意思。

“周书记说,希望督查室能成为他的‘眼睛’和‘耳朵’。各位想过没有,眼睛和耳朵是用来做什么的?”苏正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是用来提前看、提前听的。不是等到问题闹大了,上了新闻,捅了娄子,我们才后知后觉地去‘督查’,那不叫督查,叫‘收尸’。”

“收尸”两个字,说得又轻又冷,听在众人耳朵里,却像重锤一样。钱福生和颜文斌的下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他们就是被督查室“收尸”的。

“所以,我希望我们督查室的工作方式,能有一个转变。”苏正继续说,“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发现。从只看材料,转向多听民声。”

他顿了顿,给了大家一个消化的时间。

“我们办公室里,堆着各个部门、各个乡镇报上来的工作报告、总结材料,堆得像山一样。这些材料写得好不好?好,文采飞扬,数据详实,个个都是圆满成功,人人都是先进典型。可这些材料,有多少能信?‘厕所革命’的报告,说完成率百分之百,结果呢?”

他没有提高音量,但每个字都砸在众人心上。那些曾经由他们手汇总、上报的虚假材料,此刻仿佛变成了一记记无形的耳光。

“从今天起,我提议,建立一个‘民意直通车’制度。”苏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县政府网站的‘领导信箱’、各个部门的投诉电话、甚至是一些本地论坛上的群众抱怨,这些都是我们过去忽略掉的信息源。我建议,把这些渠道全部整合起来,由我们督查室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分类,形成每日舆情简报。”

“老百姓的抱怨,就是我们工作的哨声。他们说哪里路不平,我们就去看看是不是豆腐渣工程;他们说哪里看病贵,我们就去查查有没有药品黑幕;他们说办事难、盖章多,我们就去跟进一下行政效率。”

苏正看着众人,眼神第一次变得锐利起来:“以前,我们是坐在办公室里,等问题送上门。以后,我们要走出去,主动去找问题。材料写得再好,不如老百姓的一句牢骚来得真实。我希望,我们督查室的同志,不仅要会写文章,更要会听故事,听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这些话,对老刘、小张他们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他们当了半辈子文员,工作就是与文字材料打交道,讲究的是字斟句酌、滴水不漏。现在,新来的副主任竟然让他们去网上看来百姓的骂街帖子,还说那是“工作的哨声”?这工作方式,也太“离经叛道”了。

吴海峰的眼中,却闪过一抹亮光。他端起保温杯,喝了一口热茶,心里那点被岁月磨平的棱角,似乎又被重新打磨得锋利起来。

主动出击,为民请命。这不就是督查室设立的初衷吗?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份初衷,被淹没在了文山会海里。

“我同意苏副主任的意见。”吴海峰放下茶杯,一锤定音,“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小张,你年轻,对网络熟悉,舆情搜集整理的工作,就由你来牵头负责。”

被点到名的小张,一个激灵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是!保证完成任务!”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但每个人心里都掀起了波澜。他们意识到,这位年轻的副主任,不是来烧三把火的,他是要来换一种活法。督查室的好日子,或者说,混日子,是真的到头了。

苏正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推开窗,一股清新的空气涌了进来。楼下大院里的香樟树,经过一场春雨的洗礼,叶子绿得发亮。

他知道,自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一个真正的舞台,正在他脚下缓缓展开。这个舞台上,没有虚假的报告,没有奉承的套话,只有最真实的民生疾苦和最尖锐的社会矛盾。

他坐回办公桌前,打开了电脑,亲自点进了清源县政府网站那个几乎无人问津的“领导信箱”页面。

页面很简陋,留言不多,最新的几条都停留在一个月前。他耐着性子,一条一条地往下翻。大多是些家长里短的琐事,或是对城市管理的建议。

突然,他滚动鼠标的手指停住了。

那是一条两个月前的留言,标题只有四个字:“救救我们!”

留言者没有署名,只有一个匿名的Ip地址。内容也写得语无伦次,充满了绝望和愤怒。

“……我爸就是个普通的农民,感冒发烧,去县医院,挂水开药,花了一千多!就那么几盒药,凭什么那么贵?我查了,一样的药,外面药店只卖几十块!县医院的药是金子做的吗?老百姓的血汗钱,都进了谁的口袋?你们这些当官的,看不见吗?求求你们,管一管吧,再这么下去,我们病都看起不起了!救救我们!”

短短的一段话,每一个字都像是用血泪写成的。

苏正的目光,停留在那句“县医院的药是金子做的吗”上面,久久没有移开。他口袋里的那支英雄钢笔,仿佛感受到了主人的情绪,笔身开始隐隐发热。

他知道,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出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