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 > 第295章 刘备的迷茫,汉室何去何从

长安的喧嚣,终究有平息的时候。

持续了数日的全城狂欢,像是燃尽了灯油的灯盏,火焰渐渐低微,只剩下一些零星的余烬,在深夜的街巷里发出微弱的光。

刘备的府邸内,却比城中最寂静的角落还要安静。

这座宅院名为“昭德苑”,是董卓赐予他的居所。名字起得冠冕堂皇,意为“彰显德行”,听在刘备耳中,却无异于最尖刻的嘲讽。

他正坐在堂前。

堂上没有点太多灯,光线昏暗,将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冰冷的地板上交错、扭曲,像一群无声的鬼魅。

关羽坐在一侧,闭目养神,那柄青龙偃月刀就立在他手边,刀身的寒气仿佛将周围的空气都凝结了。张飞则在堂下来回踱步,他刻意放轻了脚步,可那沉重的身躯依旧让地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每一下,都像是踩在人心里。

白日里,一名宫中派来的小黄门,尖着嗓子,在这里宣读了一份皇帝的诏书。

诏书的内容,无非是些歌功颂德的陈词滥调。通篇都在赞颂董相国平定北方、再造乾坤的盖世奇功,称其功高盖世,德配天地,遂加封为“尚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这已是人臣之极,与篡位无异。

诏书的末尾,还“顺带”提了刘备一句,称他“深明大义,顺天应人”,特封为“安汉将军”,食禄两千石,以彰其“忠”。

安汉将军。

安定大汉的将军。

当听到这四个字时,张飞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若非关羽一个眼神递过去,他恐怕当场就要将那传旨的小黄门撕成两半。

刘备接了旨。

他跪下,叩首,谢恩。整个过程,面无表情,动作标准得像一具提线木偶。

直到此刻,那卷明黄的丝帛还摆在他面前的案几上,像一道催命的符咒。

他想匡扶汉室。

这是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少年起,就刻在骨子里的信念。为此,他半生漂泊,寄人篱下,屡败屡战,从未有过半点动摇。他以为,只要自己足够仁义,足够坚韧,终能感召天下英雄,荡平奸佞,重塑大汉的荣光。

可现在,他得到了“安汉将军”的封号。

这份封赏,不是来自他想要匡扶的汉室,而是来自那个将汉室踩在脚下,肆意凌辱的国贼。

这算什么?

一个强盗冲进你家,霸占了你的屋子,羞辱了你的家人,然后反过来拍着你的肩膀,夸你是个好孩子,还赏了你一块写着“护家有功”的牌匾?

荒谬。

荒谬到令人发笑,笑到最后,只剩下满心的悲凉。

“大哥。”张飞终于停下了脚步,他走到刘备面前,瓮声瓮气地开口,声音里压着一团火,“俺想不通。”

刘备没有作声,只是抬眼看了看他。

“那董贼,用得是妖法,是鬼蜮伎俩!胜之不武!”张飞的胸膛剧烈起伏着,“这天下人,怎就瞎了眼,认贼作父?那皇帝,怎就软了骨头,甘为傀儡?这大汉……这大汉……”

他说不下去了。后面的话,太大逆不道。

“三弟。”关羽睁开了眼,那双丹凤眼中,没有了往日的倨傲,只有一片深沉的疲惫,“天子,亦是身不由己。”

“可俺就是不服!”张飞一拳砸在廊柱上,震得屋顶的灰尘簌簌落下,“想俺们兄弟三人,桃园结义,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这大汉天下!如今倒好,天下归了董贼,百姓为他歌功颂德,俺们倒成了被‘圈养’起来的废物!这叫什么事!”

刘备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端起了面前那杯早已凉透的茶。

茶水入口,苦涩异常。

他何尝不明白张飞的感受。

在青龙谷,当他亲眼看到那些钢铁巨兽摧枯拉朽般地碾碎最精锐的军阵时,他心中的震撼,不比任何人少。

那是一种源于生命本能的恐惧,一种蚂蚁仰望巨龙时的绝望。

更让他感到无力的,是战后。

他本以为,董卓会像历史上所有的暴君一样,在胜利后大肆屠戮,搞得天怒人怨。届时,他便可再举义旗,收拾人心。

可董卓没有。

那个魔王,用最血腥的手段清除了所有反对者,然后,便开始着手恢复民生。

他派发的那些新式农具,刘备见过。造型古怪,却极为省力,一个壮劳力用上一天,能抵过去三五天的活。

他下令兴修的水利,刘备也听闻了。据说动用了某种不知名的器械,开山凿石,如切豆腐,短短月余,便让关中数万顷良田再无水患之忧。

还有那些从洛阳、邺城传来的消息。董卓在那些地方设立了什么“格物院”,招揽天下百工,研究“格物致知”的学问。

这一切,都让刘备感到陌生,感到……恐惧。

董卓不仅拥有毁灭世界的力量,他还在以一种刘备无法理解的方式,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在这个新世界里,百姓们有饭吃,有衣穿,甚至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他们不再需要一个打着“仁义”旗号,却只能给他们带来战火和颠沛流离的刘皇叔。

刘备缓缓放下茶杯,站起身,走到了窗边。

窗外,夜色如墨。他看不清远方,只能看到自己映在窗格上的,那个模糊而憔悴的影子。

他这一生,所求为何?

匡扶汉室。

可汉室是什么?是那个坐在龙椅上,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握的少年天子?还是那些在董卓的屠刀下瑟瑟发抖,转眼又对他献上谄媚的世家大族?

亦或是……他自己心中那个早已模糊不清的,关于盛世的幻象?

他的手,抚上了腰间的雌雄双股剑。

剑身冰冷,一如他此刻的心。

这对剑,曾随他南征北战,斩黄巾,讨董卓,是他的骄傲,是他信念的延伸。

可现在,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为谁,拔出这对剑。

向董卓?那是螳臂当车,自取其辱。

向那些为董卓欢呼的百姓?他的剑,从不指向手无寸铁的平民。

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如同潮水,淹没了他。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在茫茫大海上迷失了方向的舟子,四周是无尽的迷雾,看不到灯塔,也找不到彼岸。

“大哥……”

关羽和张飞走到了他的身后。他们能感受到刘备身上那股浓得化不开的迷茫与痛苦。

刘备没有回头。

他只是看着窗外那片无尽的黑暗,用一种近乎梦呓般的声音,轻声问道:

“二弟,三弟……”

“你们说,这汉室……究竟在何处?”

“若天下人皆奉董贼为明主,若大汉已成董贼掌中之物……”

“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这个问题,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三兄弟的心头。

关羽沉默了。他那高傲的头颅,第一次微微垂下。

张飞也沉默了。他那总是燃烧着怒火的眼中,第一次浮现出茫然。

就在这片几乎要将人吞噬的死寂之中,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急促而有力的敲门声。

咚,咚,咚。

声音不大,却像重锤,狠狠敲在三人的心上。

一名家将快步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惊疑不定的神色,躬身禀报道:“主公,相国府来人。”

张飞的眼睛猛地瞪圆。

关羽也豁然抬头,手下意识地握紧了刀柄。

刘备缓缓转过身,他的脸上,看不出是惊是惧,只有一片死水般的平静。

门外,一个身着黑甲的武官,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他的身后,是两排手持长戟的甲士,在夜色中如同一尊尊冰冷的雕像。

那武官看到刘备,只是微微一拱手,声音洪亮,不带半点感情。

“安汉将军,我家相国有请,命你即刻过府一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