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 > 第231章 捷报传回长安,百官彻底拜服

第231章:捷报传回长安,百官彻底拜服

长安,未央宫。

天光自高大的殿窗透入,在光洁如镜的金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浮动着细小的尘埃,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

朝会已经进行了一个时辰。

御座之上,董卓肥胖的身躯陷在宽大的龙椅里,双目微阖,发出轻微的鼾声,仿佛对殿下百官的奏报毫无兴趣。他身旁的小几上,摆着一盘还冒着热气的炙羊肉,油光锃亮,与这庄严肃穆的朝堂格格不入。

殿下,百官垂首而立,气氛却不似表面那般平静。

太尉杨彪正在奏报关中秋收的喜人情况,言辞之间,对董卓推广的“神种”和“新犁”赞不绝口。然而,他的眼角余光,却不时飘向司徒王允。

王允面沉如水,仿佛没有注意到杨彪的眼神。他心中却在冷笑。秋收再好又如何?董卓倒行逆施,民怨早已沸腾。如今更是狂妄到仅派吕布一军,就想吞并袁术的淮南之地。袁术虽是冢中枯骨,但麾下尚有十万之众,寿春城更是坚城。吕布此去,必将陷入苦战,旷日持久。只要西凉军主力被拖在南方,关东诸侯便有机可乘。

他与几位心腹交换了一个隐晦的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期盼。他们在等,等一个兵败的消息。

就在此时,殿外响起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一名负责殿前守卫的羽林卫,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激动与慌张交织的神情。

“报——!相国!大捷!淮南大捷!”

这一声高喊,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整个大殿瞬间死寂。

所有官员都猛地抬起头,看向那名失态的羽林卫。杨彪停下了奏报,王允的瞳孔微微一缩。

御座上的董卓,仿佛被这声音吵醒,不满地咂了咂嘴,眼皮动了动,却没有睁开,只是嘟囔了一句:“嚷嚷什么……羊肉都凉了……”

李儒面无表情地走上前,沉声问道:“何事大捷?讲清楚。”

那名羽林卫喘着粗气,强行平复着自己狂跳的心脏,用嘶哑的声音喊道:“禀相国,禀文和先生!温侯遣八百里加急信使,已至殿外!淮南……淮南已平!伪帝袁术,已被生擒!”

“什么?!”

这一次,惊呼声再也压抑不住,在大殿中炸开。

百官哗然,所有人都露出了无法相信的神情。

“不可能!”一个官员下意识地喊出声,“大军开拔至今,不过十日!如何能平定淮南?”

“寿春乃是坚城,袁术拥兵十万,吕布仅带三千飞熊军,如何能破城?”

“定是谣传!此乃谎报军情!”

王允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死死地盯着那名羽林卫,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将他刺穿。十日?平定淮南?这绝不可能!这不符合任何兵法常理!

李儒没有理会殿中的骚动,只是对殿外扬声道:“宣信使觐见。”

片刻之后,一名满身尘土、嘴唇干裂的飞熊军斥候,大步流星地走进殿来。他身上还带着长途奔袭的风霜与战场独有的煞气,一进殿,便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末将参见相国!幸不辱命,淮南已定!”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卷用火漆封口的竹简,高高举起。

一名宦官连忙上前,接过竹简,小跑着呈给李儒。

李儒拆开火漆,展开竹简,目光迅速扫过。他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上,肌肉微不可查地抽动了一下,眼神深处,闪过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震撼。

“念。”御座上,董卓终于懒洋洋地睁开了眼,打了个哈欠。

“诺。”李儒躬身,随即转身面向百官,他清了清嗓子,那平淡无波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异样的起伏。

“温侯吕布捷报:五日前,我军兵临寿春城下。伪帝袁术遣大将纪灵,率军三万七千,出城迎战。”

殿中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三万七千,这已经是袁术的绝对主力了。

李儒顿了顿,继续念道:“辰时,两军对阵。巳时,敌军溃败。午时,寿春城破。未时,伪帝袁术于宫中被擒。”

短短数语,却像一柄柄重锤,狠狠地砸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从对阵到城破,仅仅一个时辰?

三万七多大军,一个时辰就溃败了?

坚固的寿春城,一个时辰就被攻破了?

这已经不是战争,这是神话!

王允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他扶住身旁的廊柱,才勉强没有倒下。他的大脑一片空白,完全无法理解捷报上的内容。

“证据……”他听到自己的声音干涩地响起,“可有凭证?”

那名单膝跪地的斥候闻言,直起身,对着殿外招了招手。两名士兵抬着一个沉重的木匣走了进来,重重地放在大殿中央。

斥候上前,一把掀开木匣的盖子。

一颗死不瞑目的头颅,滚了出来,停在王允的脚边。那张因极度恐惧而扭曲的脸,正是伪帝袁术。

殿中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几名胆小的文官,已经吓得面无人色,双腿发软。

但这还没完。

斥候又从身后护卫手中,接过一个更加华美的、用黄金打造的宝盒。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盒盖,双手将其高高捧起。

一抹温润而威严的光华,从盒中流溢而出。

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盒中的东西吸引了过去。那是一方玉玺,上方盘绕着五条螭龙,其中的一角,有黄金镶补的痕迹。

“传……传国玉玺!”

太尉杨彪失声喊道,他浑浊的老眼中,充满了惊骇与狂热。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八个字,仿佛带着某种魔力,在每一个汉臣的心中回响。它象征着正统,象征着天命!

而现在,这方象征着天命的神器,就静静地躺在那里,它的主人,是那个刚刚生擒了伪帝,攻破了坚城的西凉军。

如果说,袁术的头颅,代表着董卓无可匹敌的武力。那么这方传国玉玺,就代表着一种无法辩驳的“合法性”。

天命,似乎真的在他那边。

王允看着那方玉玺,又看了看御座上那个肥胖的身影,心中最后一点侥幸,彻底化为了齑粉。

他忽然想起了民间那些荒诞不经的传闻,关于草原上的雷鸣,关于董卓麾下的“仙兵”。他之前一直嗤之以鼻,认为是无稽之谈。

可现在,他动摇了。

除了神兵天降,还有什么,能解释这一个时辰攻破寿春的奇迹?

“噗通。”

一声闷响。

一位年过古稀的宗正老臣,双膝一软,跪倒在地。他对着御座的方向,深深地叩首,苍老的声音带着哭腔,也带着彻底的解脱与臣服。

“相国……天威难测……老臣……拜服!”

这个头,像是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噗通!”“噗通!”

一个接一个的官员,跪了下去。太尉杨彪,司空荀爽,九卿百官……他们丢掉了所有的矜持,所有的算计,所有的侥幸。

在这样一种超乎理解的、近乎神迹的力量面前,任何反抗都是螳臂当车。

最后,只剩下王允还孤零零地站着。他感觉到全大殿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那目光里有怜悯,有嘲讽,有催促。他的身体在发抖,脸色由白转青,又由青转红。

最终,他缓缓地,屈下了自己那从未向董卓弯曲过的膝盖。

“臣……王允……拜服……”

当他的额头触碰到冰冷的金砖时,他知道,一个时代,彻底结束了。

随着王允的跪下,整个大殿,再无一个站立之人。黑压压的官袍,如同退潮的海水,匍匐在董卓的脚下。

“臣等,拜服!愿为相国效犬马之劳!”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御座之上,董卓伸了个懒腰,发出一声满足的呻吟。他抓起一块羊肉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道:

“行了行了,都起来吧,跪在地上,朕还怎么吃饭?”

他瞥了一眼那方传国玉玺,撇了撇嘴。

“就为这块破石头?吕布那小子,办事效率还是太低了。告诉他,下次再这么磨蹭,这个月的奖金就别想要了。”

说完,他指着那方玉玺,对李儒吩咐道:“文和啊,把这玩意儿拿去我书房。最近看地图,总被风吹得卷起来,正好拿它当个镇纸。”

百官们刚刚直起的腰,又猛地一颤,把头埋得更低了。

镇……镇纸?

将传国玉玺当镇纸?

这个男人,他根本就不在乎什么天命,什么正统!

他只是单纯的,强大到可以碾碎这一切!

恐惧,如同最深沉的寒意,从每个人的尾椎骨升起,瞬间传遍四肢百骸。他们知道,从今天起,这天下,再也没有人能与这个男人为敌了。

……

相国府,后院。

捷报如风,也吹进了这片看似与世隔绝的院落。

貂蝉站在窗前,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长安城百姓的欢呼声,久久没有言语。

她手中的丝帕,被无意识地绞紧。

那个男人,又赢了。

而且,赢得比任何一次都更不可思议。

她的内心,那座由王允亲手建立起来的,名为“大义”的堤坝,在这一刻,终于被那名为“董卓”的滔天巨浪,彻底冲垮了。

或许,这个乱世,真的需要一个这样的“恶魔”,才能终结吧。

她茫然地想着,视线落在院中那棵石榴树上。

树上,已经结出了青涩的果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