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 > 第211章 袁绍的嘲讽,董贼装模作样

第211章:袁绍的嘲讽,董贼装模作样

冀州,邺城。

袁绍的府邸大堂之内,死一般的寂静。

方才那名亲卫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他带来的消息,却像一缕看得见的阴风,盘旋在梁柱之间,钻进每一个人的骨头缝里。

上百名士子,聚集在城外,要去长安。

他们被拦下,便在城下静坐,高声诵读那份该死的《求贤诏》。

这已经不是打脸了,这是将袁绍的脸按在地上,用鞋底反复摩擦。

堂下,许攸、郭图、逢纪等人垂手而立,眼观鼻,鼻观心,连呼吸都刻意放缓,生怕发出一点声响,引来主公的雷霆之怒。

地上一片狼藉,名贵的汉白玉屏风碎成了十几块,一只西域进贡的琉璃盏更是化为齑粉,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垂死的光。

袁绍站在堂中,胸膛剧烈地起伏,那身华美的锦袍因为方才的暴怒而显得有些凌乱。他的脸色由红转青,又由青转白,最终,他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那口气仿佛抽走了他所有的火气,也带走了他脸上最后一丝慌乱。

他缓缓直起身,理了理衣冠,动作从容不迫,仿佛方才那个一脚踢翻案几、状若疯虎的人不是他。他随手从地上捡起一卷散落的竹简,用袖子拂去上面的灰尘,然后,发出了一声极轻的、充满了不屑的嗤笑。

“呵。”

这一声笑,瞬间打破了凝固的空气。

郭图像是终于找到了开口的机会,立刻上前一步,躬身道:“主公明鉴!董卓此獠,不过是跳梁小丑,黔驴技穷罢了。他以为用这种市井无赖的手段,就能收买人心?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逢纪也紧跟着附和:“公则先生所言极是!董贼此举,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是在自掘坟墓。他如此作态,只会让天下真正的名士看清其粗鄙的本质,更加心向主公!”

这一唱一和的马屁,让袁绍的脸色好看了许多。他将那卷竹简随手扔回案上,转身走回主位,大马金刀地坐下,恢复了那份身为四世三公嫡子的从容与威严。

“你们说的,都只看到了其表。”袁绍端起侍女新换上的茶盏,轻轻拨动着浮沫,眼皮都未曾抬一下,“董卓,一西凉屠户耳,他懂什么叫人才?又懂什么叫治国?”

他的声音平稳,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他以为,给几口饱饭,许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就能让读书人感恩戴德,为他卖命?这是在侮辱我天下士人!”袁绍冷哼一声,将茶盏重重放下,“我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为何?靠的是金钱收买吗?靠的是屠刀威胁吗?”

“不!”他自问自答,声音陡然拔高,“靠的是声望!是道义!是百余年来,我袁家对天下士人的尊重与扶持!真正的贤才,爱惜羽毛胜过性命,看重清名甚于黄金。他们择主,如鸟择木,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

“董卓是什么?是腐木,是毒泉!他那长安城,是虎狼之穴,是污秽之地!他发的这道诏书,看似是求贤,实则是撒下一把腥臭的鱼饵,能吸引过去的,只有那些逐臭的苍蝇,见食忘死的游鱼!”

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郭图与逢纪连连称是,马屁如潮。

“主公一言,醍醐灌顶!我等险些被董贼的虚张声势所迷惑!”

“不错!真正的凤凰,岂会与燕雀为伍?董卓此举,不过是沐猴而冠,徒增笑料罢了!”

袁绍很满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需要告诉所有人,也需要告诉自己,董卓的计策,一钱不值。那些要去长安的士子,都是些不入流的货色,是垃圾,是自己根本就看不上的。

“那……主公,城外那些人,该如何处置?”一直沉默的许攸,终于开口问了最实际的问题。

袁绍眉毛一挑,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

“处置?为何要处置?”他反问道,仿佛听到了什么笑话,“一群利欲熏心、自甘堕落之徒,要去投奔他们的屠夫主子,我为何要拦?”

他站起身,走到大堂门口,望着门外灰蒙蒙的天空,袍袖一甩,姿态潇洒至极。

“传我将令,打开城门,放他们去!”

“不仅要放,还要派人,赠予他们一些干粮和清水,就说是我袁本初赏的。”

“告诉他们,路途遥远,黄泉路滑,吃饱了,好上路。”

此言一出,堂内众人皆是一愣。

郭图最先反应过来,抚掌大笑:“妙啊!主公此举,仁义与霸气并存!既彰显了主公不屑与此辈计较的宽广胸襟,又暗讽了他们此去凶多吉少。消息传出,天下人只会称颂主公的仁德,耻笑董贼的卑劣!”

“主公英明!”逢纪等人也纷纷拜倒,满脸都是叹服。

袁绍负手而立,迎着从门外灌入的冷风,心中那点最后的烦躁也烟消云散。

他仿佛已经看到,那些兴冲冲赶到长安的穷酸士子,被董卓呼来喝去,当成猪狗一样使唤,最终因为说错一句话,或者办错一件事,就被那喜怒无常的屠夫砍下脑袋,曝尸街头。

而他袁绍,依旧是天下士人心中唯一的明主,是正义的化身。

对,一定是这样。

真正的贤士,怎么可能投靠董卓那样的国贼?

绝不可能。

“去办吧。”袁绍挥了挥手,语气中带着一丝意兴阑珊的疲惫,仿佛连多想一想这件事,都是对自己的侮辱。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

邺城的城门缓缓打开。

那些在城下静坐了半日的士子们,看到吊桥放下,都有些不敢相信。他们本以为,会等来一场驱逐,甚至是一场杀戮。

一名袁军校尉,带着几名士兵,推着几车麦饼和水囊,面无表情地走了过来。

“我家主公有令,尔等要去长安,悉听尊便。”校尉的声音冷冰冰的,“这些干粮,是我家主公赏的。主公说,去长安的路不好走,让你们吃饱了再上路。”

说完,也不等众人反应,便将东西往地上一放,转身带着士兵回了城。

上百名士子面面相觑。

片刻之后,人群中响起一个年轻的声音:“袁本初这是在羞辱我等!”

“羞辱便羞辱吧!总好过饿死在这里!”另一个声音反驳道,“有吃的总比没有强!拿着!到了长安,我们用真才实学,让袁本初知道,他今天看不起的,是他明天高攀不起的!”

“说得对!拿着!”

众人不再犹豫,一拥而上,将那些麦饼和水囊分了个干净。他们没有再多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整理好行囊,然后转身,朝着西方,朝着长安的方向,毅然决然地走去。

他们的队伍,汇入了官道上那条由南向北,再折而向西的洪流之中。在那条洪流里,有和他们一样的读书人,有推着独轮车的农夫,有背着行囊的匠人,他们的目的地,都只有一个。

城楼上,袁绍在许攸、郭图等人的簇拥下,冷冷地注视着这如同蝼蚁迁徙般的一幕。

“一群乌合之众。”他淡淡地评价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主公说的是。”郭图谄媚地笑着,“待他们到了长安,见识了董贼的真面目,必然悔不当初。只是那时,天下之大,怕是再无他们的容身之处了。”

袁绍微微颔首,转身准备离去。他觉得,这场闹剧,到此为止了。

然而,就在他转身的瞬间,一直站在角落里,沉默不语的谋士沮授,却忽然上前一步,对着袁绍深深一揖。

“主公。”

袁绍停下脚步,皱眉看向他:“公与,有何话说?”

沮授的脸色凝重,他没有看袁绍,目光依旧投向城外那渐渐远去的人流,声音低沉而沙哑。

“主公,属下以为,此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董卓发的不是诏书,他扔出来的,是一颗种子。”

沮授缓缓抬起头,直视着袁绍,眼中没有丝毫奉承,只有一种深可见骨的忧虑。

“一颗……名为‘希望’的种子。它专门种在那些……早已绝望的土地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