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 > 第136章 一袋仙种,两种人心

冀州,邺城。

胜利的醇酒,气味尚未在空气中散尽,但那股子辛辣的后劲,已经开始刺痛袁绍的神经。

界桥一战,他赢了,赢得不轻松,却也足够风光。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成了他脚下的功勋,整个河北仿佛都在对他这位新主宰俯首帖耳。袁绍很享受这种感觉,他将盟主大帐从酸枣搬到了邺城,府邸的规制,几乎与洛阳的公卿无异。帐内的铜兽香炉吐着名贵的瑞脑香,案几上摆着西域进贡的琉璃杯,连侍女的裙摆,都绣着繁复的流云纹。

他觉得自己才是天命所归,理应享受这一切。

然而,喜悦是短暂的,烦恼却是绵长的。

“主公,这是上个月各郡县呈上来的军粮用度。”别驾从事沮授将一卷竹简轻轻放在案上,神情凝重。

袁绍只是瞥了一眼,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那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看得他头疼。他只知道,打仗要钱粮,养兵要钱粮,如今他坐拥冀州,手下兵马数万,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这开销,自然也如流水一般。

“不够?”他端起琉璃杯,抿了一口温热的米酒。

“倒不是不够。”沮授苦笑一声,“只是……冀州虽富,也经不起这般消耗。与公孙瓒一战,府库已去三成。如今又要防备南面的黑山贼,安抚新附的郡县,处处都要用钱粮。长此以往,恐怕……”

“怕什么?”袁绍眉头一皱,将酒杯重重放下,“我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区区钱粮,何足道哉!传令下去,让各郡世家再捐一些,就说为了扫平国贼,安定河北!”

沮授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劝谏的话咽了回去。他知道,主公好大喜功,听不进逆耳之言。向世家“募捐”,无异于饮鸩止渴,可眼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就在此时,谋士逢纪快步从帐外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种古怪的兴奋与鄙夷交织的神色。

“主公,刚从关中来的消息,有趣,有趣至极!”

“哦?”袁绍来了兴致,“讲。”

“传闻那董贼治下的长安,如今米价,一石不足三百钱!”逢纪说这话时,自己都觉得荒诞。

“什么?”袁绍以为自己听错了,帐内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齐刷刷地看向逢纪。

三百钱一石?如今在冀州,因为战乱,粮价早已涨到千钱一石,而且还是有价无市。三百钱,那是什么概念?连天下大丰的年景,也未必有这等好事。

“消息可准?”袁绍身体前倾,死死盯着逢纪。

“千真万确!几个从长安逃出来的商贾,都是这么说的。他们说董贼不知从哪儿弄来一种‘仙粮’,亩产数十石,吃都吃不完。如今长安城内,百姓安居,夜不闭户,甚至还开了许多学堂,连流民都被他收拢了去,人人有饭吃,有活干。”逢纪说得绘声绘色,仿佛亲眼所见。

帐内,一片死寂。

沮授等务实之臣,面露惊骇与沉思。而郭图、逢纪之流,则是一脸的不信与讥讽。

“荒谬!”郭图冷笑一声,“董贼残暴不仁,焚烧洛阳,天下共击之。他治下焉能有此景象?定是他散播的谣言,意图蛊惑人心!”

“不错!”袁绍一拍桌案,仿佛找到了最合理的解释,方才心中那一丝莫名的恐慌与嫉妒,也随之烟消云散,“定是如此!他将洛阳百年府库搜刮一空,拿来收买人心,此乃涸泽而渔之举,不足为虑!待他坐吃山空,便是其死期!”

他越说越觉得就是这么回事,心中的优越感又回来了。他端起酒杯,环视众人,朗声道:“我等乃仁义之师,所行皆为天下正道。董贼不过一暴发户,焉能与我等相提并论?”

可这话说出来,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底气不足。他脑中总是不自觉地浮现出那个数字——三百钱。

这个数字,像一根刺,扎进了他心里。他可以骂董卓是国贼,是魔王,可用什么来解释,那个魔王治下的百姓,竟比他这“仁义之师”治下的百姓,过得好上数倍?

“董贼何德何能!”

一声压抑不住的怒吼,从袁绍的齿缝间挤了出来。他猛地将手中的琉璃杯掷于地上,那名贵的器物,瞬间碎成一地晶莹的悲鸣。

……

兖州,鄄城。

曹操的官署,没有瑞脑香,只有一股淡淡的墨味和陈年竹简发霉的味道。

他刚处理完一批关于屯田的文书,正捏着眉心,一脸疲惫。兖州新定,黄巾余孽未平,外部又有袁术、刘表虎视眈眈,他就像一个拮据的当家主妇,每一粒米,每一寸布,都得算计着花。

“主公,喝口水吧。”夏侯惇端着一碗粗陶盛的粟米粥走进来,粥里只有几粒盐,看不到半点油星。

曹操接过来,吹了吹气,稀里呼噜地喝了两口,干裂的嘴唇这才好受一些。

“子廉那边怎么样了?屯田的民夫,情绪可还稳定?”

“还行。”夏大侯惇瓮声瓮气地答道,“就是吃的差了点,不少人抱怨。不过主公放心,有俺在,他们翻不了天!”

曹操放下碗,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士卒百姓辛苦,可他又能如何?他不像袁绍,有四世三公的家底可以败。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容不得半点浪费。

就在这时,典韦领着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走了进来。那人其貌不扬,眼神却很沉静,对着曹操深深一揖。

“在下荀彧,字文若,闻将军乃匡扶汉室之雄才,特来投奔。”

曹操的眼睛,瞬间亮了。

荀彧之名,他早有耳闻,颍川的“王佐之才”!他激动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好,光着脚就跑下席位,一把抓住荀彧的手。

“文若肯来,真乃我之子房也!”

两人正相谈甚欢,一名亲卫在门外禀报:“主公,门外有一商队管事求见,说是……从长安来,有故人托他为主公送一份薄礼。”

“长安?”曹操和荀彧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警惕。

“让他进来。”

那管事被带了进来,他神色恭敬,却不卑不亢。他呈上一个半人高的麻布口袋,对曹操说道:“我家主人说,天下英雄,唯曹公与他二人而已。他如今在关中,吃穿不愁,听闻曹公在兖州励精图治,恐钱粮不济,特送来一份‘仙种’,聊表敬意。”

“你家主人是谁?”曹操眯起了眼睛。

那管事笑了笑:“我家主人名讳,不便透露。他只说,此物亩产数十石,可解将军燃眉之急。若将军有意,长安城‘四海通’商号,可为将军源源不断地提供粮草,价格……好说。”

说完,他行了一礼,便告辞退下,干脆利落。

曹操没有阻拦,只是死死盯着那个麻布口袋。

“来人,打开!”

口袋被解开,一堆疙疙瘩瘩、沾着泥土的黄褐色球状物,滚落出来。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见多识广的荀彧在内,都露出了茫然的神色。这是什么?能吃吗?

“主公,此物来历不明,恐有蹊跷!”夏侯惇警惕地说道。

曹操没有说话,他蹲下身,捡起一个,放在手里掂了掂,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朴实的土腥味。

他沉默了许久,忽然抬头,对身后的厨子说道:“拿去,洗干净,别放任何东西,就用水煮熟,给我端上来。”

半个时辰后,一盘热气腾腾的“仙种”被摆在了曹操面前。外皮已经煮得有些开裂,露出里面黄色的瓤肉,一股奇异的、温和的香气弥漫开来。

在众人惊疑的目光中,曹操亲手剥开一个,吹了吹气,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

软糯,绵密,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甘甜。

就是这么简单纯粹的味道,却让曹收的瞳孔,猛地收缩了。

他咀嚼着,感受着那扎实的、能填饱肚子的口感,脑子里却像是有惊雷炸开。

他猛地站起身,冲到墙边挂着的地图前,目光在长安、凉州、兖州之间飞快地移动。

亩产数十石……四海通商号……源源不断的粮草……

一个个词语,像碎片一样,在他脑中飞速拼接。

“文若,”他忽然开口,声音有些干涩,“你听说了吗?长安的粮价,已经跌破三百钱了。”

荀彧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彧亦有所耳闻。本以为是董卓搜刮洛阳府库,在行一时之策。”

“不。”曹操缓缓摇头,他拿起一个煮熟的土豆,举到荀彧面前,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恐惧,“不是一时之策。我们都错了,袁本初错了,天下人都错了。”

“董卓,他不是在用洛阳的存粮,他是在用这个东西,在自己造粮!源源不断地造!”

“他送这个东西给我,不是示好,是示威!他在告诉我,他能让自己的百姓吃饱,也能让我的百姓吃饱。他甚至能决定,让谁的军队,有饭吃!”

曹操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官署内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荀彧看着那颗平平无奇的土豆,忽然觉得它比世上任何神兵利器,都要可怕。

这已经不是战争了。

这是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来自更高层面的……碾压。

“他不是在跟我们争城池,争兵马。”曹操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地图上那片广袤的、代表着中原大地的空白区域,一字一顿地说道,“他是在争夺,定义这个乱世的权力!”

夏侯惇等人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主公今天有些奇怪。

但荀彧懂了。他看着曹操那张因激动和恐惧而微微涨红的脸,心中涌起一股寒意。

这个叫董卓的男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曹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所有震撼都吐出去。他转过身,眼中已经恢复了清明与决绝。

“文若,你来得正是时候。”

他指着桌上的那盘土豆,下达了成为兖州牧以来,最奇怪,也最坚决的一道命令。

“传我将令,从明日起,成立农事司,由你亲自督管。将这些‘仙种’切块,用最好的地,派最可靠的人,给我种下去!”

“还有,立刻派人,不惜一切代价,去查清那个‘四海通’商号的底细!我要知道,他们的每一辆车,拉的每一粒粮食,都去了哪里!”

曹操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窗外那片灰蒙蒙的天空上。

“一场我们看不见的战争,已经开始了。”他喃喃自语,“而我们,绝不能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