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 > 第131章 关东烽火连天,史笔难落英雄罪

书房里的光线,不知不觉间已变得柔和。

午后的阳光不再那么刺眼,斜斜地穿过窗棂,在打磨光洁的木地板上,拉出两条长长的、安静的光带。空气中,墨香与旧竹简的微苦气息混合在一起,仿佛是时间本身的味道。

蔡文姬与貂蝉,一主一副,两张案几相隔不远。她们已经这样相对枯坐了一上午。

没有交谈,只有笔尖划过竹简的沙沙声,和偶尔翻动公文时纸张的摩擦声。

蔡文姬正在修复一卷来自东观的《汉记》,残缺的竹片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被小心翼翼地归于原位。她的动作专注而虔诚,像是在缝合一段破碎的历史。

貂蝉则在誊录那些政令。她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工工整整,力道均匀。但她的心,却远不如笔迹那般平静。

“……相国下令,于城西设孤儿院,收容流民遗孤,管其吃穿,教其识字……”

每多写一条,她心中那座用“大义”和“仇恨”搭建起来的城池,便多一道裂缝。她曾以为自己是奉献给祭坛的牺牲,要去刺杀一个无可救药的魔王。可如今,她却在他的书房里,用他赐予的笔,记录着他截然不同的另一面。

她面前的这些竹简,冰冷而客观,没有一句褒扬,却比任何颂词都更具力量。

这让她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荒谬与割裂。

就在这时,蔡文姬放下了手中的工具,轻声打破了沉默。

“妹妹,你看。”

貂蝉抬起头,顺着蔡文姬的目光看去。只见蔡文姬指着一卷摊开的古籍,上面记载的是孝桓帝时期的事。

“此处记载,延熹二年,皇甫规西征羌人,大胜。班师回朝时,朝中权贵皆出城相迎,唯独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人,因皇甫规不肯行贿,便怀恨在心,罗织罪名,将其下狱。”蔡文姬的声音清冷如旧,却带着一丝幽幽的叹息,“皇甫将军门生故吏,凑钱千万,欲为其赎罪,将军却说:‘我宁可死于诏狱,也不愿以钱财苟活。’最终,还是太尉陈蕃、议郎张邈等人上书力保,才得以幸免。”

貂蝉静静地听着,她不明白蔡文姬为何突然说起这段旧事。

“史官写下这段,只用了寥寥数语。”蔡文姬的指尖,轻轻抚过那行墨字,“可这背后,是多少人的奔走呼号,是多少个日夜的提心吊胆,又是何等的凶险与无奈?”

她抬起眼,看向貂蝉:“我们今日所录的这些政令,‘收容孤儿’四字,笔下一挥而就。可背后,是多少孩童的啼哭,多少官吏的辛劳,多少粮食的调度?史书上,或许只会留下一行字。可这行字背后的重量,又有谁能体会?”

貂蝉的心,被这番话轻轻撞了一下。

她看着蔡文姬,这位名满天下的才女,眼中没有鄙夷,没有审视,只有一种纯粹的、对于“真实”的探寻。

她忽然明白了蔡文姬昨日那个问题的深意。

“当一个人做的好事足以让万民称颂,做的恶事也足以让天下共讨时,史官的笔,该落在何处?”

是啊,该落在何处?

她正要开口,书房的门却被轻轻敲响了。

李儒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依旧是那身洗得发白的黑色深衣,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对着屋内微微颔首。

“相国大人请二位去前厅,有新的‘史料’到了。”

他的语气平淡,但“史料”二字,却咬得格外清晰。

……

相国府的前厅,气氛与蔡文姬那间安静的书房截然不同。

数十名甲胄在身的西凉武将分列两侧,他们身上带着尚未散尽的煞气,如同林立的刀枪。大厅正中,陈默(董卓)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自顾自地用一柄小刀,慢条斯理地削着一个苹果。

苹果是从系统商城兑换的,红得像血,散发着诱人的果香。

蔡文姬和貂蝉走进来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了过来。有好奇,有审视,也有一些武将眼中毫不掩饰的粗俗**。

貂蝉下意识地垂下头,而蔡文姬却坦然地迎着那些目光,走到厅中,对着主位上的陈默盈盈一拜。

“相国大人。”

陈默“咔嚓”一声,咬了一大口苹果,含糊不清地说道:“来了?坐。”

他指了指自己身侧的两个位置。

侍女很快搬来坐席,位置离他很近,近到能闻到他身上那股苹果的清香和淡淡的汗味。

“刚从冀州来的消息。”陈默将吃完的果核随手一扔,拍了拍手,对李儒示意了一下。

李儒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封军报,展开,用他那特有的、没有起伏的声调念道:“报,袁绍与公孙瓒,因冀州归属之争,已于界桥开战。公孙瓒率白马义从三万,与袁绍大将麴义所率八百‘先登死士’激战。白马义从……大败,死伤惨重。”

短短几句话,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大厅里激起了轩然大波。

那些西凉武将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哄堂大笑。

“哈哈哈哈!打起来了!打起来了!”

“什么狗屁十八路诸侯,讨董联盟?我看是分赃联盟吧!”

“袁本初和公孙瓒,那不是穿一条裤子的吗?这就为了一块地,自己人打自己人了?”

“还是相国大人英明!早就知道这群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

嘲讽声、讥笑声,不绝于耳。这些言语粗鄙的武将,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幸灾乐祸。

在这片嘈杂声中,蔡文姬的脸色,一点点变得苍白。

她不是武将,听不出什么兵法优劣。她只听到了“开战”、“大败”、“死伤惨重”。

又是战争。

不是为了抵御外辱,不是为了清君侧,只是为了争夺一块地盘,那些本该同仇敌忾的“盟友”,就将刀剑挥向了彼此。

那可是冀州,是天下最富庶的州之一。战火一起,又将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有多少家庭分崩离析?

她下意识地看向貂蝉,发现貂蝉的身体,在微微发抖。

貂蝉的脑中一片轰鸣。

袁绍……公孙瓒……

那不是义父王允口中,匡扶汉室的希望吗?那不是天下人翘首以盼,能够诛杀国贼董卓的英雄吗?

她还记得,在司徒府时,王允每一次收到关东传来的消息,都会激动得彻夜难眠,仿佛看到了汉室复兴的曙光。

可现在,这曙光,自己熄灭了。

他们甚至没有再向长安前进一步,就在为了自己的私利,自相残杀。

那她算什么?

她所做的一切,她准备好付出一切的“大义”,又算什么?

一个天大的笑话吗?

“都安静!”

陈默的声音不大,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他扫视了一圈那些幸灾乐祸的武将,脸上没什么笑意。

“一群蠢货,有什么好笑的?”他骂道,“他们打得越凶,死的汉人越多,流的血越多,最后便宜的是谁?是草原上那些饿狼!”

武将们顿时噤声,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

陈默这才将目光转向身边的蔡文姬和貂蝉,他脸上的怒意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玩味的、看好戏的神情。

“二位,听到了吧?”他拿起桌上另一只苹果,抛了抛,“新的史料,热乎着呢。你们说,这笔该怎么写?”

他看着蔡文姬:“蔡大家,你是史学大家。你来写,是写‘袁绍背信弃义,窃据冀州’,还是写‘公孙瓒野心勃勃,挑起战端’?他们可都打着‘为国讨贼’的旗号呢。这旗号,现在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可笑?”

他又看向貂蝉,那双眼睛仿佛能看穿她所有的伪装。

“貂蝉姑娘,你来说说。你义父王司徒,要是听到这个消息,会是什么表情?是会痛心疾首,大骂他们忘了初心?还是会……为自己选错了人,而感到后悔?”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精准地扎在两人最痛的地方。

蔡文姬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史笔如铁,可面对如此荒唐的“现实”,她发现那支笔,竟重逾千斤,根本无从落下。

貂蝉更是浑身冰冷,她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剥光了衣服,扔在雪地里的人,无所遁形。

陈默似乎很满意她们的反应,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写不出来?我教你们。”

他站起身,走到大厅中央,声音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就这么写:建安二年春,关东诸侯联军,名为讨董,实为分赃。赃物未得,先起内讧。盟主袁绍,与北平太守公孙瓒,为争冀州,会战于界桥。此战,无关忠义,无关国贼,只为私欲。”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最后目光落在蔡文姬和貂蝉身上,语气里带着一丝冰冷的嘲弄。

“此战,宣告所谓‘天下英雄’之盟,彻底沦为一场闹剧。也让天下人看清,谁,才是真正让这个天下流血不止的……国贼。”

说完,他拿起那只苹果,狠狠地咬了一口,清脆的响声,在大厅里回荡。

蔡文姬呆呆地看着他,看着这个被天下人唾骂的“国贼”,此刻却用最残酷的言语,为关东那场“英雄”之间的战争,下了最精准的定义。

她忽然觉得,自己过去所读的那些圣贤书,那些关于忠奸、善恶的定义,在这一刻,都变得模糊不清了。

而貂蝉,则缓缓地低下了头。她放在膝上的双手,死死地攥着衣角,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她没有再去看那个男人,也没有去看周围的任何人。

她的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反复地问自己。

义父,我们……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