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 > 第121章 她想起了他最后那番话

书房的门早已关上,但陈默离去时带来的那股寒气,却仿佛渗透进了每一卷竹简的缝隙里,久久不散。

蔡文姬依旧坐在原地,一动不动。她眼前的烛火静静燃烧,光晕映照着那块黑沉的铁矿石,石块的粗糙表面折射出几点顽固的、冷硬的光。她的指尖悬在空中,那滴凝聚在笔锋的墨,终究还是因为停留太久,不堪重负地滴落下来,在空白的竹简上,晕开一个不规则的、如同叹息般的墨点。

她想起了他最后那番话。

“别急着给任何人下定论,尤其是别急着写那个‘德’字。”

“德”。

这个字,是她前半生所有学识与信仰的基石。君子之德,圣人之德,家国之德。可现在,这个字却被他轻描淡写地从神坛上拎了下来,扔在她面前,让她等一等,等他的高炉和火药来重新定义。

何其狂妄,又何其……令人无法辩驳。

她缓缓伸出手,指尖再次触碰到那块铁矿石。那是一种刺骨的冰凉,坚硬得不近人情,充满了来自大地深处的、原始而蛮横的力量。她忽然觉得,这块石头,就是那个男人的写照。

他不是来寻求她的认可,更不是来与她探讨经义。

他是来颁布一道旨意,一道写给这个时代的旨意。

而她,蔡文姬,这位大汉的才女,官学的祭酒,新史的主笔,不过是第一个,也是最合适的“传旨官”。

一种混杂着恐惧与兴奋的战栗,从她的脊椎一路蔓延到四肢百骸。她不再纠结于他去了谁的别院,不再揣测他内心的善恶。那些在凡俗层面上的计较,与他所描绘的“铁水长河”相比,渺小得不值一提。

她重新握紧了笔,这一次,手不再颤抖。她将那卷被墨点污了的竹简放到一旁,取过一卷新的,在上面写下了四个字——《新史·董卓本纪》。

笔锋落下,沉稳而坚定。

她不知道这本史书的结局会是什么,但她知道,这个时代的序幕,从这一刻起,才算真正拉开。

……

次日,天刚蒙蒙亮。

相国府的议事厅内,气氛却已经像是烧开的水。

李儒站在下方,面色沉静,但眼底深处却翻涌着惊涛骇浪。就在刚刚,他的主公,陈默(董卓),下达了一系列让他匪夷所思的命令。

“第一,我要焦炭。不是木炭,是焦炭。”陈默坐在主位上,精神奕奕,手指在桌案上敲击着,“传令下去,在城外划出一片空地,将煤石堆积,隔绝空气,用大火去烧。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我要在十日之内,看到第一批焦炭。”

“煤石?”李儒愣了一下,这东西百姓家里取暖偶有用之,但烟大味冲,素来被视为“劣等之物”。

“对,就是那黑乎乎的石头。”陈默不耐烦地挥挥手,“这东西,才是真正的火之精髓。具体制法,我会画图给你。”

“第二,全城所有的铁匠、石匠、木匠,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征调。告诉他们,相国府要建一座前所未有的‘通天高炉’,事成之后,人人有赏,赏金、赏田、赏官,随他们挑!”

“第三,派人去西凉,把最好的矿山给我圈起来,用我教你的新法子探矿。再派一队最精锐的士兵守住,任何人不得靠近。那里,将是我们流淌的铁河的源头。”

一连串的命令,不带任何解释,只有不容置疑的执行要求。

李儒躬身领命,没有问一句“为何”,也没有表露一丝困惑。在他的认知里,主公的每一个“胡言乱语”,事后都证明是神来之笔。仙种如此,仙兵亦是如此。如今这“焦炭”和“高炉”,想必又是某种凡人无法理解的仙家手段。

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将主公的意志,分毫不差地变为现实。

“主公深谋远虑,儒,这就去办。”李儒深深一揖,转身退下,脚步匆匆,带着一股狂热的使命感。

看着李儒离去的背影,陈默满意地点了点头。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李儒这个执行力点满的工具人,用起来实在是顺手。

他刚端起茶杯,准备润润喉咙,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就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人未到,声先至。

“义父!孩儿听说您要征调城里所有的铁匠?”

来人正是吕布。他一身劲装,显然是刚从演武场回来,额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眼神里满是按捺不住的兴奋。

“是啊。”陈默呷了口茶,眼皮都没抬,“怎么,奉先对打铁也有兴趣?”

“孩儿哪懂那个!”吕布大步走到堂前,抱拳道,“义父,何须如此麻烦!咱们的‘仙兵’已是天下无敌,若是还缺兵器铠甲,您给孩儿三万兵马,孩儿这就去把袁绍的老巢给端了!他四世三公,家底丰厚,什么好东西没有?到时候,整个冀州的武库都是您的!”

在吕布看来,这才是大丈夫所为。缺什么,就去抢,去征服。耗费人力物力去跟那些叮当作响的炉子打交道,实在是小家子气,有失霸主身份。

陈默放下茶杯,终于正眼看向自己这个武力值爆表、政治智商却常年不在线的义子。

他笑了笑,没有直接反驳,而是问道:“奉先,我问你,你的方天画戟,可称得上神兵利器?”

吕布闻言,顿时挺起胸膛,脸上满是傲然之色:“那是自然!我这画戟,乃是取天外陨铁,由天下第一的巧匠,耗时三年,千锤百炼而成,锋锐无匹!”

“好。”陈默点点头,“那如果我告诉你,我将要建造的那个‘高炉’,一天产出的好铁,就能打造出一百杆、一千杆不输于你方天画戟的神兵呢?”

吕布脸上的傲气瞬间凝固了。

“一……一天?一千杆?”他结结巴巴地重复着,仿佛听到了什么神话故事。这怎么可能?他的画戟是独一无二的,是身份与荣耀的象征。可义父却说,那种东西,以后会像路边的野草一样,要多少有多少?

“我再问你,”陈默身体微微前倾,盯着吕布的眼睛,“你的赤兔马,可日行千里,渡水登山,是无双的宝马,对吗?”

“对!”这一点,吕布的自信又回来了。

“如果我告诉你,我正在构想一种不用吃草、不用睡觉,由钢铁打造的‘铁马’,它的速度是赤兔的三倍,能载着十名甲士,日夜奔行三千里,身上还装着比AK更厉害的火炮。你信吗?”

吕布彻底傻了。

他张着嘴,喉结上下滚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铁马?不吃草?跑得比赤兔还快?还能载着火炮?

这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极限。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就像是被一百头牛同时踩过,变成了一团浆糊。他戎马一生建立起来的、关于战争和武力的所有认知,在义父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面前,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看着吕布那副见了鬼的表情,陈默心中暗笑。对付这种纯粹的武人,就得用更夸张、更无法理解的东西去降维打击。跟他讲工业基础,讲生产力,那是对牛弹琴。

他站起身,走到吕布身边,拍了拍他坚实的肩膀,语气深沉地说道:“奉先,记住,真正的天下第一,不是你一个人能打赢多少人。而是你能让你的每一个士兵,都变得像你一样强大。”

“抢来的东西,总有被抢走的一天。而我们自己造出来的东西,谁也拿不走。这,才是霸业的根基。”

说完,他便踱步离开了议事厅,留下吕布一个人,呆若木鸡地站在原地。

良久,吕布才缓缓回过神来。他低头看了看自己因为常年握持兵器而生满厚茧的双手,又抬头望向义父离去的方向,眼神里第一次出现了除了崇拜之外的另一种情绪——深深的、无法理解的……敬畏。

他不懂什么叫“霸业的根基”,但他听懂了一件事。

义父,正在创造一个他完全无法想象的、神魔般的世界。而他吕布,连同他的方天画戟和赤兔马,在这个新世界里,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感,悄然攫住了这位战神的心。

与此同时,长安城南,一处靠近渭水的荒地上,已经人声鼎沸。

李儒亲自坐镇,指挥着士兵和差役,将数百名从城中各处征调来的工匠,带到了这片空地。

工匠们大多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眼神里充满了惊恐与不安。他们不知道这位权倾朝野的相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在他们看来,被官府征调,多半没什么好事。

人群中,一位须发半白,身材却依旧壮硕的老者,显得尤为镇定。他叫毕岚,是长安城里最有名的铁匠,祖上三代都为朝廷督造兵器,一手锻钢的绝活,冠绝关中。

他冷眼看着周围的一切,心中满是鄙夷。什么“通天高炉”,多半又是哪个方士想出来的、糊弄相国的骗钱把戏。他这辈子见过的炼铁炉,最大的也不过一人多高,烧上三天三夜,能得百十斤好铁,就算老天开眼了。

就在这时,一阵骚动传来。

董卓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来到了现场。

所有工匠“扑通”一声,全都跪倒在地,大气也不敢出。

陈默没有理会这些繁文缛节,他径直走到空地中央,让李儒将一张巨大的羊皮图纸,在地上铺开。

那正是他昨夜在书房画下的高炉草图。

“都起来,凑近点看。”陈默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工匠们战战兢兢地站起身,迟疑着围了上来。当他们的目光落在那张图纸上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图纸上画着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它像一座塔,又像一个巨大的葫芦,高耸入云,内部结构复杂无比,标注着各种他们看不懂的符号和线条。

“这……这是什么怪物?”

“是塔吗?可下面怎么还有个洞?”

“天呐,这要是建成,得有七八丈高吧!”

毕岚也挤上前来,只看了一眼,他那双浑浊的老眼便猛地一缩,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凭着几十年的经验,他一眼就看出,这东西的设计,虽然匪夷所思,但其核心的通风、出铁、排渣的结构,却隐隐合乎某种他无法理解、却又感觉无比高明的道理。

这绝不是方士的胡言乱语!

陈默看着众人惊骇的表情,十分满意。他要的就是这种震撼。

他指着图纸,朗声道:“此物,名为‘高炉’。我要你们,在三个月内,把它给本相国造出来!”

全场一片死寂。

过了许久,老铁匠毕岚才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他对着陈默,深深地躬下身子,声音沙哑地开口道:

“相国大人……恕老朽直言。此物……若真是用来炼铁,它一旦点起火来,恐怕就再也无法熄灭。它不是炉,它……它是一个会吞噬山川,吐出烈火的……活的怪物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