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我在修真界拔剑百万年 > 第11章 理性的抉择

我在修真界拔剑百万年 第11章 理性的抉择

作者:哈喽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20 05:43:43

深夜的风,比前几日更冷了些。它顺着陋室屋顶的破洞钻进来,卷起地上的几片枯草,打着旋儿落在土炕边。林尘躺在冰冷的土炕上,身上只盖着那床打了三层补丁的旧棉絮——棉絮里的棉绒早就板结了,根本挡不住寒意,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冷风贴着皮肤游走,让本该愈合的伤口泛起一阵细密的刺痛。 胸口的闷痛还在持续,那是被剑气震伤的后遗症,每一次深呼吸都像有块小石子压在肋骨上,沉甸甸的。他抬手摸了摸胸口的布条,布条已经被汗水和草药汁浸得发硬,边缘的线头磨着皮肤,有些发痒。更难受的是双手,掌心的伤口虽然敷了苏婉清送的金疮药,却因为白天反复握剑,又裂开了几道小口,稍微动一下,就火辣辣地疼,连带着指关节都有些僵硬。 这些疼痛,没有让他烦躁,反而让他的头脑更加清醒。 白天慕容白的嘲讽还在耳边回响——“废物就要有废物的自觉”“死了也是白死”,那些字眼像细小的冰碴,曾经扎得他心脏发紧,可现在再回想,心里只剩下一片冰冷的平静。他不是不愤怒,只是清楚地知道,愤怒没有任何用处。前世在实验室做科研时,他就明白一个道理: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理性的分析和精准的方案,才能突破困境。 “愤怒是弱者无能的咆哮。”林尘低声对自己说,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现在需要的是方法,不是情绪。” 他缓缓闭上眼睛,不再去想那些嘲讽和屈辱,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处境上——就像从前面对一个复杂的实验项目,他需要先梳理出所有的变量、约束和目标,才能制定出可行的方案。 首先是核心矛盾。他需要力量,这种力量不是修仙者的灵力,而是能让他在青云宗活下去的“实力”——能赚到贡献点,避免被驱逐;能应对王强这类人的骚扰,保护自己;能在慕容白面前抬起头,赢回尊严。但他最大的障碍,就是没有灵根,无法通过修炼获取灵力,这就堵死了修仙世界最常规的变强路径。 接着是可用资源。他的肉身,虽然现在受损严重,布满伤口,却具备基础的功能,而且有成长性——只要经过系统的训练,肌肉力量、反应速度都能提升;他的头脑,这是他最大的优势,前世作为生物工程博士,他擅长分析、计算、规划,能将复杂的问题拆解成可执行的步骤;还有那柄锈迹斑斑的铁剑,虽然简陋,却是他唯一的工具,能帮他将肉身的力量转化为实际的战斗力;最后是时间,虽然十日之期只剩七天,短期压力巨大,但只要能撑过眼前的危机,长期的时间还能争取——前提是他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然后是约束条件。无法利用灵气,这是最根本的约束,意味着他必须完全依赖肉身的力量;身体状态差,恢复能力有限,这就要求他的训练计划不能过于激进,否则只会加重伤势,适得其反;外界环境充满敌意,王强等人的骚扰、其他弟子的嘲讽,会分散他的精力,甚至可能打断他的训练。 林尘在脑海里列出这些条目,像在实验室的笔记本上记录实验参数一样清晰。他开始尝试生成第一个方案:学习凡间武艺。 凡间的武馆里,会教一些拳脚功夫、刀法剑法,不需要灵气,只靠肉身锤炼。可这个方案刚冒出来,就被他自己否决了。首先是获取途径——青云宗是修仙门派,根本没有传授凡间武艺的地方,杂役堂的藏书里只有几本残破的农事手册和修仙基础理论,找不到任何凡间武学的记载;如果想下山去武馆学,一来一回至少要三天,而且他没有足够的银钱支付学费,更重要的是,十日之期迫在眉睫,他根本没有时间去从头学习。其次是实用性——凡间武艺面对普通凡人或许有用,但面对能释放剑气的修士,恐怕连一招都撑不住,就算学会了,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第二个方案:寻找奇遇。比如在后山找到失传的功法秘籍,或者遇到隐世的高人指点,甚至得到某种能改变体质、生出灵根的天材地宝。这个方案更像是小说里的情节,林尘只思考了片刻就否定了。他做科研多年,最看重的就是概率——后山他几乎每天都去,除了野菜、野果和几只野兔,什么特殊的东西都没有;隐世高人更是虚无缥缈,青云宗建立几百年,从未有过类似的传闻;天材地宝更是稀有,就算真的存在,也轮不到他一个无灵根的外门弟子去发现。把希望寄托在这种低概率事件上,和赌博没有区别,而他现在,赌不起。 第三个方案:打熬气力。比如每天砍柴、挑水,通过重体力劳动增强肌肉力量。这个方案比前两个更可行,但效率太低。杂役堂的弟子每天砍柴一百斤,挑水五十桶,坚持一个月才能勉强提升一点臂力,而他需要的是短期内能看到效果的力量——七天内赚到二十点贡献点,靠砍柴挑水,每天最多赚三点,七天也只有二十一点,刚好够数,可这样一来,他就没有时间练剑,更无法应对后续可能出现的危机,比如慕容白的再次挑衅。而且,单纯的体力提升,没有技巧配合,面对持剑的对手,依旧没有优势。 一个个方案在脑海里生成,又被迅速否决。林尘的眉头微微皱起,手指无意识地在炕沿上敲击着——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前世在实验室分析数据时,他也会这样敲击桌面,节奏能帮他理清思路。 就在这时,他的脑海里突然闪过演武场的画面——紫衣青年拔剑时,腰胯扭转的弧度;白衣女子收剑时,手腕细微的抖动;还有那些精英弟子发力时,从脚跟到剑尖的力量传递路径。这些画面之前只是被他记在心里,现在重新浮现,却让他有了新的发现——所有的剑招,无论多么复杂,多么凌厉,其起始动作,都是“拔剑”。 拔剑,是最简单的动作,却也是最基础的动作。如果把剑招比作一栋房子,拔剑就是地基。地基不牢,房子再华丽也会倒塌;反之,如果地基足够坚固,甚至能支撑起更高的建筑。 “如果……我将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这一个动作上呢?” 这个念头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他的思路。前世做科研时,他曾参与过一个“极致单点突破”的项目——团队不追求全面发展,而是将所有资源集中在一个技术难点上,最终用三年时间攻克了这个难点,让整个项目的效率提升了十倍。现在,他的处境,不也需要这样的“单点突破”吗? 与其贪多嚼不烂地学习各种复杂招式,不如将“拔剑”这个最简单的动作,练习到极致。速度快到极致,让对手来不及反应;精准度高到极致,能准确刺向目标;发力效率高到极致,能用最少的体力发挥最大的力量。 “控制变量法。”林尘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个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此刻恰好能应用在他的训练中。他可以将自己作为实验对象,将“拔剑”作为唯一的因变量,其他所有因素都保持不变,通过改变重复次数,观察实战能力的变化。 他立刻在脑海里构建起实验框架: **实验名称**:《关于通过极限重复单一动作“拔剑”以提升个体绝对战斗力的可行性研究及实践》 **实验目标**:完成有效拔剑动作一百万次,验证该动作重复到不同阈值时,实战能力(速度、精准度、杀伤力)是否发生质变。 **实验假设**: 1. 当重复次数达到1万次时,拔剑速度显着提升,可应对普通外门弟子的突袭; 2. 当重复次数达到10万次时,拔剑精准度大幅提高,能稳定命中目标要害; 3. 当重复次数达到50万次时,发力效率优化,可凭借凡胎**爆发出接近低阶修士的杀伤力; 4. 当重复次数达到100万次时,实战能力发生质变,可与普通内门弟子抗衡。 **控制变量(不变因素)**: - 训练者:林尘(固定个体,身体状态随训练逐步调整); - 训练环境:破败小院(固定空间,避免外界干扰); - 训练工具:锈蚀铁剑(固定工具,熟悉其重量、平衡感,避免工具变化影响数据); - 动作标准:拔剑动作统一为“双手握柄-剑鞘出鞘-剑尖指向正前方三尺处-收剑回鞘”,确保每次动作的有效性。 **观察变量(需记录、测量的因素)**: - 拔剑速度(v):记录每次拔剑从出鞘到指向目标的时间,用“数呼吸”的方式估算(他没有计时器,只能用自己的呼吸节奏作为参考,一次深呼吸约3秒,可拆分为3个“呼吸单位”); - 拔剑精准度(p):在院墙上画一个拳头大的圆圈作为目标,记录每次拔剑剑尖是否能准确指向圆圈中心,计算命中率; - 发力效率(e):通过肌肉酸痛程度、体力消耗速度判断(比如完成100次拔剑后,记录手臂、腰腹的酸痛等级,从1到10分级); - 重复次数(n):每次训练后,用木炭在墙上画“正”字记录,确保次数准确。 **实验方法**: 1. 每日训练分为三个阶段:清晨(日出后1小时)、午后(未时,避开最热时段)、深夜(子时,外界干扰最少); 2. 每个阶段训练300次拔剑,每日总计900次,预留100次的弹性空间,可根据身体状态调整,确保每日总次数不低于800次,不高于1000次; 3. 每次训练前,用10分钟做热身动作(活动手腕、脚踝、腰胯,避免肌肉拉伤);训练后,用5分钟放松肌肉(轻轻按摩手臂、腰腹,促进血液循环); 4. 每周日为“数据复盘日”,统计本周的平均速度、精准度、发力效率,对比上周数据,微调动作(比如若精准度下降,检查握剑姿势是否偏移;若发力效率降低,调整腰腹发力的角度); 5. 配合草药和食物补充:苏婉清送的活血丹优先用于训练后伤口恢复;赵铁柱送来的馒头、粥保证每日基础能量;后山采摘的野菜、野果补充维生素,避免营养不良影响训练。 这个计划一成型,林尘就感觉心里的迷雾被彻底吹散了。之前的绝望、迷茫,都被这个清晰、可执行的方案取代。百万次拔剑,听起来是个天文数字,可拆解到每天900次,一年就是32.4万次,三年就能完成百万次目标——虽然漫长,但至少是一条看得见尽头的路,比茫然地等待被驱逐,要好太多。 更重要的是,这个计划能兼顾短期和长期需求。短期来看,每日900次拔剑,能快速提升他的拔剑速度和力量,七天后,他或许能凭借更快的速度,完成一些难度稍高的杂役任务(比如后山猎杀野兔,一只野兔能换2点贡献点,每天猎杀10只就能凑够20点);长期来看,百万次的训练能让他的实战能力持续提升,最终拥有对抗修士的资本。 林尘再也躺不住了,他挣扎着坐起身,胸口的闷痛让他忍不住皱了皱眉,却没停下动作。他从炕角摸出一根木炭——这是他昨天在后山烧火时剩下的,原本是用来晚上照明的,现在刚好用来记录计划。 他走到土墙边,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月光,在墙上画了一个表格。表格分为四列,分别是“日期”“次数”“速度(呼吸单位)”“精准度(命中率)”。然后在表格下方,画了第一个“正”字的第一笔——代表今晚已经完成的1次拔剑(刚才思考时,他下意识地拔了一次剑,验证动作标准)。 木炭在粗糙的土墙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音,每一笔都像是在为他的未来铺路。他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抖,不是因为疼,而是因为兴奋——这是他穿越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真正掌控了命运,而不是被动地承受苦难。 “咚咚咚——” 院墙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打断了林尘的动作。他愣了一下,这个世界,会是谁? “林师兄,是俺,赵铁柱。”墙外传来赵铁柱憨厚的声音,带着一丝犹豫,“俺刚才路过,看到你屋里有光,想着你可能还没睡,就给你带了点热粥。” 林尘心里一暖,他走到院门口,打开那扇吱呀作响的院门。赵铁柱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一个陶碗,碗里的粥还冒着热气,白色的蒸汽在月光下氤氲着,带着淡淡的米香。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睡?”林尘接过陶碗,指尖碰到温热的碗壁,一股暖意顺着指尖传到心里。 “俺刚从伙房忙完,想着你晚上练剑可能会饿,就多熬了点粥。”赵铁柱挠了挠头,眼神落在墙上的表格上,好奇地问,“林师兄,你墙上画的啥啊?那些‘正’字是啥意思?” 林尘笑了笑,指着表格解释:“这是我的训练计划,每次练剑后,我就在这里画一笔,记录次数。”他没有说百万次的目标,怕赵铁柱觉得太疯狂,只是简单地提了一句,“我想把拔剑这个动作练熟,以后或许能派上用场。” 赵铁柱虽然没完全明白,但看到林尘眼神里的坚定,还是点了点头,认真地说:“林师兄,俺支持你!以后俺每天多给你熬点粥,让你有力气练剑!要是有人再来骚扰你,俺就帮你挡着!” 林尘看着赵铁柱憨厚的脸,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的计划里,虽然充满了理性和计算,却也少不了这些身边人的善意支撑。苏婉清的草药,赵铁柱的热粥,这些看似微小的帮助,却是他能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 “谢谢你,赵铁柱。”林尘真诚地说,“快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早起干活。” “好!林师兄你也早点休息,别太累了!”赵铁柱说完,挥了挥手,转身消失在夜色里。 林尘关上门,回到屋里。他端起陶碗,喝了一口热粥。米粥熬得很稠,带着淡淡的甜味,顺着喉咙滑下去,温暖了空荡荡的胃,也驱散了深夜的寒意。他一边喝粥,一边看着墙上的表格,眼神越来越坚定。 喝完粥,他将陶碗放在炕边,再次拿起那柄锈剑。剑身在月光下泛着暗沉的光泽,以前他觉得这柄剑破旧不堪,可现在,他却觉得这柄剑像一件精密的实验仪器——每一次拔剑,都是一次数据采集;每一次挥剑,都是一次参数优化。 他走到院心,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双手握住剑柄。按照计划里的标准动作,他深吸一口气,腰腹微微扭转,下肢的力量顺着腰胯传递到手臂,然后猛地发力—— “锃!” 锈剑从剑鞘里抽出,剑尖精准地指向院墙上他刚才想象的圆圈位置,整个过程流畅而稳定。他甚至能感觉到,这次拔剑的速度,比昨天快了一丝,发力也更顺畅了。 “第一次,完成。”林尘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他缓缓收剑回鞘,然后再次握住剑柄,准备第二次拔剑。 “锃!” “第二次,完成。” “锃!” “第三次,完成。” 深夜的小院里,清脆的拔剑声再次响起,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单调的重复,而是带着一种有节奏、有目标的坚定。每一次拔剑,都离百万次的目标更近一步;每一次收剑,都让他的信心更足一分。 月光下,少年的身影在院心不断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手臂的肌肉因为用力而微微隆起,额头的汗水顺着脸颊滑下来,滴在地上,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他的眼神平静如水,没有愤怒,没有焦虑,只有一种对目标的执着——就像前世在实验室里,为了一个数据结果,能连续熬夜几天几夜的偏执。 他知道,这条路上会充满困难——身体的伤痛、外界的干扰、漫长时间的消磨,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不再是那个被动承受命运的“无灵根废柴”,而是一个掌控自己实验项目的“研究者”,用理性作为工具,用坚持作为动力,一步步向着百万次的目标迈进。 墙上的“正”字,会一笔一笔地增加;他的实力,会一点一点地提升。总有一天,他会用这柄锈剑,用这百万次的拔剑,证明自己不是废物,证明凡人的路,也能走得比仙路更坚定,更遥远。 拔剑声,在深夜里持续回荡,像一首理性与决心谱写的歌,在这个充满修仙者的世界里,悄悄奏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