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铁院 > 第67章 冬日的准备

明末铁院 第67章 冬日的准备

作者:海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0 04:41:40

北风卷着碎雪碴子掠过堡墙时,刘家堡的人都知道——冬天真的要来了。

前几日还只是晨起结霜,这几日竟连白日里都透着刺骨的冷,田埂上的土冻得邦邦硬,用锄头砸下去只留个白印。刘江站在箭楼往下看,堡内的窝棚顶结了层薄冰,几个孩子缩着脖子跑过,呵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风里。

“得赶紧备冬活了,不然冬天冻死人。”张老汉裹紧了单薄的褂子,找到刘江时,耳朵冻得通红,“柴薪、冬衣、房子,一样都不能差——这乱世里,冬天比流寇还狠,冻饿死人是常事。”

刘江早有打算。当日就在祠堂召集了各队负责人:“从今天起,除了护卫队正常训练,其他人都扑到过冬准备上。赵大哥带二十个护卫,跟着青壮去后山砍柴;春桃姐领妇女们,把库房里的布和旧衣裳都翻腾出来,赶制冬衣;王木匠带着人,挨家挨户检查房屋,该补的补,该糊的糊。”

他顿了顿,看向管家:“贡献点往过冬活上倾斜——砍一天柴算2点,缝一件冬衣算1点,修三间房算3点,多干多给,优先换粮换布。”

重赏之下,没人含糊。第二日天刚亮,堡里就动了起来。

后山的柴薪是头等大事。赵忠带着二十个护卫,护着五十多个青壮往山上去——乱世里山林不安全,常有流寇或野兽出没,护卫队得守住山口,青壮们才敢放心砍树。

青壮们扛着斧头、锯子,踩着薄冰往林子里钻。树不能乱砍,刘江特意交代“只砍枯树,留着活树开春长新枝”,大家就围着枯木下手。斧头劈进冻硬的树干,“咔嚓”一声裂出缝,锯子拉得“吱呀”响,汗珠子顺着额头往下淌,刚冒出来就被冷风冻成了白霜。

砍倒的树得劈成柴块,捆成小束往回运。山路滑,有个青壮脚下一滑,柴捆摔在地上,他爬起来没顾着揉膝盖,先把柴捡起来:“这柴得赶紧运回去,家里娃还等着烤火呢。”

连着砍了七日,堡外堆起了三座柴山,都是劈得整齐的干柴,外面盖着茅草挡雪,管家拿着册子记账:“共得柴薪三千多捆,省着用,够烧到开春了。”青壮们手上磨出了血泡,却没人抱怨——看着柴山,就像看着冬天里暖烘烘的火塘,心里踏实。

冬衣赶制更急。库房里的粗布只剩三十多匹,刘江让人把堡里所有人的旧衣裳都收上来,好的拆了重新缝,破的剪碎了当补丁。春桃领着三十多个妇女,在祠堂空地上搭了几张木桌,针线筐摆得满满当当,飞针走线忙个不停。

“这块布不够做件褂子,拼上两块旧布吧。”一个妇女拿起块蓝布,又捡了两块带补丁的灰布,比量着缝起来;另一个妇女正给孩子做棉袄,没有棉絮,就把旧棉袍拆了,掏出里面的碎棉絮,一点点撕蓬松了填进去。

有个从临县逃来的妇人,丈夫战死了,带着两个孩子,手巧得很,一天能缝两件半褂子。春桃要多算她贡献点,她却摆手:“不用,刘头领给俺娘仨口饭吃,还给地方住,俺多干点是应该的。”她缝的褂子总在袖口、领口缝上耐磨的补丁,说“这样能穿久些”。

孩子们也没闲着,帮着穿针引线,把拆下来的旧线理整齐。七八日下来,竟缝出了两百多件褂子、一百多件棉袄,还有几十双棉鞋——鞋是用旧鞋底纳的,鞋面拼着碎布,虽不好看,却厚实暖和。

房屋检查最琐碎。王木匠带着五个学徒,扛着梯子、拿着稻草,挨个儿窝棚、土屋看。有的窝棚顶漏风,就铺上一层茅草,再抹层泥巴;有的窗户破了,就用稻草混着面糊糊上,只留个小缝透光;还有的地面不平,就垫上碎草,免得晚上睡觉硌得慌。

偏院有个老流民,住的窝棚墙裂了道缝,风往里灌,他自己用泥巴糊了几次都不管用。王木匠来了,搬来几块旧木板钉在墙上,又往缝里塞了稻草,拍着墙说:“这样就冻不透了,夜里睡觉把火塘烧旺点,别省柴。”老流民攥着王木匠的手,眼泪都快下来了:“俺在外面逃了两年,从没住过这么严实的房子……”

忙到第十日,柴薪堆得够烧,冬衣分下去大半,房屋也修补妥当。堡里的窝棚、土屋都糊上了稻草窗,门口堆着小捆的柴,人们身上换上了新缝的褂子,连孩子们都穿上了厚棉鞋,在晒场上追着跑,笑声比前几日响亮多了。

这天傍晚,刘江去偏院看那个墙裂了缝的老流民。刚走到门口,就见老流民正把一碗热粥往一个伤员手里送:“你快喝,俺不饿。刘头领说了,伤员得补身子。”伤员推辞,老流民就硬塞:“要不是刘头领,咱哪有粥喝、有暖屋住?咱得互相帮衬着,才对得起他。”

路过祠堂,春桃正领着妇女们把最后几件棉袄叠好,准备分给护卫队。一个妇女笑着说:“去年冬天,俺带着娃在破庙里冻得直哭,今年能在屋里烤火,还穿新棉袄,都是托刘头领的福。”

刘江没进去,站在阴影里听着,心里暖烘烘的。他做这些,是为了让刘家堡撑过冬天,却没想到这些细微的举动,在流民心里种下了这么深的感激。他们感激的不是一件棉袄、一堆柴薪,是在这乱世里,有人肯为他们的“活下去”费心思——这份安稳,比什么都珍贵。

北风还在吹,却好像没那么冷了。堡里的火塘渐渐升起烟,橘红色的火光从稻草窗里透出来,映着外面的薄雪,像一幅粗糙却温暖的画。

冬天来了,可刘家堡的人知道,他们有柴烧,有衣穿,有暖屋住,还有一起扛过冬天的同伴。只要这团火不灭,这口气不散,再冷的冬天,也能熬过去。

刘江转身往回走,脚步比来时更稳。他知道,准备还没完——冬天里的粮要省着吃,暗哨要更警惕(流寇冬天更可能来抢),但至少,他们有了对抗寒冬的底气。这底气,是柴山堆出来的,是针线缝出来的,更是人心攒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