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铁院 > 第39章 流民围门,抉择时刻

明末铁院 第39章 流民围门,抉择时刻

作者:海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0 04:41:40

天刚蒙蒙亮,西侧墙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哭喊,像潮水一样漫过护城河,撞在青砖墙上,碎成一片绝望的涟漪。

刘江猛地从箭楼的草堆上坐起——他昨夜只眯了两个时辰。扒着垛口往下看时,心脏骤然一缩。

密密麻麻的人,挤满了护城河西岸的空地。老人拄着拐杖,孩子被母亲紧紧抱在怀里,男人背着受伤的同伴,每个人脸上都沾着血和泥,眼里是同一种濒临崩溃的哀求。粗略一数,竟有两百多人。

“刘少爷!开门啊!”最前面的是个眼熟的老汉,是张家庄的佃户,前几日还来大院换过粮食,此刻他跪在泥地里,不停地磕头,“就给个站脚的地方!哪怕在墙根下躲躲也行啊!”

“流寇在后面追!再不开门,我们都得死!”一个妇人抱着襁褓,孩子在里面哭得撕心裂肺,“求您了!看在都是同乡的份上!”

哭喊声、哀求声、孩子的啼哭声混在一起,像无数根针,扎得人耳膜生疼。有人试图往护城河的冰洞里跳,被同伴死死拉住;有人爬在沟边的土坡上,伸长手臂朝着墙内抓挠,指甲缝里全是泥。

“这……这是哪来这么多人?”赵忠也赶了过来,看着墙外的景象,倒吸一口凉气,“怕是周边村子的幸存者,还有从城里逃出来的百姓,都聚到这了。”

院内很快炸开了锅。

刘远被管家搀扶着,快步走到门内,看着墙外黑压压的人群,脸色瞬间铁青。“胡闹!这门绝不能开!”他的拐杖重重砸在地上,发出“咚”的闷响,“咱们院里才多少粮?三百石糙米要养六百多口人(算上流民和护卫),现在再加两百多,撑不过十天!”

“人多了必生乱!”一个老家丁跟着喊道,“这些人里保不齐有流寇的奸细!万一混进来,半夜放把火,咱们全得玩完!”

“就是!咱们凭什么管他们?”另一个原住户也附和,“自家活命都难,哪有余力救别人?让他们走!”

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不少人看着墙外的流民,眼神里从最初的同情,渐渐变成了警惕和排斥。是啊,乱世里,同情心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搞不好还会引火烧身。

刘江站在墙头,没说话。他看着墙外那个张家庄的老汉——上次来换粮时,还笑着说家里的麦子快熟了;看着那个抱孩子的妇人,袖口磨破的地方,露出和春桃一样的补丁;看着一个少年,手里攥着半截断矛,眼神像受伤的小兽,那是李村的猎户儿子,张猎户认识。

他们不是面目模糊的“流民”,是曾经在田埂上打招呼的乡邻,是去县城赶集时遇见过的熟脸。

可刘远的话像警钟,在他耳边敲响。

粮食确实不够。现在院里的定量配给已经压到最低,再添两百张嘴,不出五天就得断粮。

人多必乱。两百多人里,有老有少,有善有恶,一旦饿极了,抢粮、内斗,甚至被流寇策反,都是可能的。到时候不用流寇来攻,院里先自己乱了。

救,可能一起死。

不救,能多活几天,却要眼睁睁看着这些人……

“少爷!不能开啊!”王二在下面喊道,他的刀盾队守着大门,最清楚开门的风险,“您看那人群后面,已经有流寇的影子了!再拖下去,他们该追来了!”

刘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人群后方的土路上,果然出现了几个骑着马的黑影,正慢悠悠地晃着,像在看戏,又像在等他们开门——只要大门一开,这些流民一乱,他们就能趁机冲进来。

墙外的哭喊更急了:“刘少爷!快开门啊!流寇来了!”

“求您了!做做好事吧!”

刘远气得发抖,指着刘江:“你还愣着干什么?让弓手放箭!把他们赶跑!再晚就来不及了!”

弓手队的张猎户举起了弓,箭头对准了人群后方的空地——他不想射人,只想威慑。可他的手在抖,箭头几次偏到人群里,又慌忙移开。

刘江的目光扫过院内:反对开门的家丁,眼神焦虑;沉默的流民,有的低下头,有的偷偷看向墙外;春桃站在伙房门口,望着那个抱孩子的妇人,眼圈通红。

他的目光又落回墙外:跪地的老汉,哭泣的妇人,攥着断矛的少年,还有那些在死亡边缘挣扎的眼睛。

救,是仁,却可能死。

不救,是智,却要背负良心的债。

乱世的抉择,从来都这么残忍。

“赵大哥,”刘江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让弓手瞄准流寇的游哨,别伤着百姓。”

赵忠一愣,随即明白过来,低声道:“少爷……您想清楚了?”

刘江没回答,只是对着墙外喊道:“所有人听着!院里粮食有限,不能全收留!”

墙外的哭喊声一滞,所有人都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绝望。

“但我可以给你们一条活路。”刘江的声音传遍空地,“青壮年男子,能拿起武器的,出来!我收留你们,编入护卫队,守墙,换口粮!”

“妇女和老人孩子,去东侧墙根!那里有片空地,我让人放下些干粮和水,你们在那等着!流寇来了,我们会用弓箭掩护你们,但……能不能活,看你们自己!”

这是他能想到的最优解:收青壮年,既能补充护卫队的战力,又能控制人数;给老弱留一线生机,却不放进院里,避免生乱。

墙外瞬间安静了,随即爆发出一阵复杂的呼喊,有感激,有失望,但更多的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的庆幸。

“我能打!我去!”那个攥着断矛的少年第一个站出来。

“我会打铁!能修兵器!”一个瘸腿的汉子喊道。

“我……我有力气,能搬石头!”张家庄的老汉也想站起来,却被刘江拦住。

“老人家,您去东侧,照顾孩子。”

刘远看着刘江的举动,气得拐杖都快捏碎了,却最终只是重重叹了口气,转身对管家道:“去!把库房里的陈粮再清出五十石,还有那些快坏的菜干,都给他们!”

管家愣了一下,随即眼眶一热,应着跑去了。

赵忠让人放下吊桥,只容一人通过,张二狗带着长枪队守在桥头,挨个检查过来的青壮年,确认没有武器和明显的伤(怕混进流寇),才放行。

一个、两个、三个……最终有四十多个青壮年走进了大院,他们看着墙内的护卫,看着堆积的滚木,眼里重新燃起了光。

东侧墙外,管家让人放下了几大麻袋糙米和水,老弱妇孺涌过去,却没人争抢,只是默默地分着,靠在墙根下,看着远处的流寇游哨,眼神里多了几分活下去的勇气。

刘江站在墙头,看着这一切,心里没有轻松,只有沉甸甸的重量。

他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四十个新兵需要训练,五十石粮让本就紧张的储备雪上加霜,东侧墙根的老弱更是随时可能被流寇发现。

但他别无选择。

乱世里,完全的仁慈是愚蠢,彻底的冷血是绝望。他能做的,只是在夹缝里,为更多人,也为自己,多争一丝活下去的可能。

远处,流寇的游哨似乎失去了耐心,开始朝着人群逼近。

张猎户的弓响了,一箭射在离游哨马前三尺的地方,溅起一片尘土。

游哨勒住马,看了看墙头上的弓手,又看了看紧闭的大门和桥头的长枪队,骂了句什么,调转马头,慢悠悠地回去了。

墙内外,暂时恢复了平静。

但刘江知道,这平静只是暂时的。

他看向西侧,王老虎的主力,已经不远了。

抉择之后,更难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