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李怀德的余毒与许大茂的妄动
李怀德被市纪委带走调查的消息,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红星轧钢厂激起了滔天巨浪,余波久久未能平息。厂区的宣传栏上,关于“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标语依旧鲜红,但人们窃窃私语的内容,早已从生产指标转向了权力更迭和人事浮沉。
表面上看,与李怀德划清界限的声明贴满了布告栏,他昔日重用的几个车间主任和科长也变得格外低调勤勉。然而,水面之下,那些依靠李怀德提拔、与他利益深度捆绑的“余毒”,并未甘心就此沉寂。
谣言,成了他们最惯用的武器。
“……听说了吗?李厂长其实是被冤枉的!” “我也听说了,是有人眼红他的位置,精心策划的举报!” “还能有谁?谁得利最大就是谁呗?采购科那位,升得可是快啊……” “啧啧,真没看出来,平时不声不响,下手这么黑!” “为了上位,连提拔过自己的领导都能往死里整,这心性……”
这些阴冷的流言,如同厂区角落里滋生蔓延的苔藓,悄无声息地附着在墙壁上、车间里、食堂的饭桌旁。它们没有明确的源头,却总能精准地钻入人们的耳朵,污染着空气。传播者往往是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角色——一个仓库管理员,一个工会的干事,一个看门的老头——他们接受过李怀德的恩惠,或是被他的亲信所操控。
这些流言的目的并非真要替李怀德翻案,而是要搞臭钟浩的名声,在他“年轻有为”、“改革先锋”的光环上,泼上一盆“忘恩负义”、“手段阴狠”的脏水,让他即便坐在科长的位置上,也根基不稳,人心离散。
在这股暗流的涌动中,有一个人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鬣狗,变得异常兴奋和焦虑——那就是许大茂。
李怀德的倒台,对许大茂而言,不啻于天塌地陷。他之所以还能在厂里苟延残喘,全靠李怀德的庇护。如今靠山倒了,他仿佛看到自己彻底被扫进垃圾堆的未来。尤其是看到钟浩不仅安然无恙,声望反而更隆,那种嫉恨、恐惧和不甘,日夜灼烧着他的心。
他的一条瘸腿似乎更疼了,那空荡荡的裤管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与钟浩之间的血海深仇。他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眼神怨毒地窥视着一切。当那些诋毁钟浩的流言传来时,他如同注射了兴奋剂,积极参与散布,并暗自祈祷着钟浩真的因此垮台。
然而,几天过去,钟浩似乎并未受到多大影响,依旧沉稳地主持着采购科的工作。更让许大茂心惊肉跳的是,他隐约听到风声,厂里可能要开始“清理李怀德遗毒”,像他这种与李怀德关系密切、又有前科的人,绝对是首当其冲的目标。
“不能坐以待毙!”许大茂在自家昏暗的屋里,像困兽一样踱步(拖着瘸腿),“必须做点什么!必须立个功,或者……或者把钟浩搞下去!让新领导看看我的价值!”
一个恶毒的计划,在他那被仇恨填满的脑壳里逐渐成形。他注意到,自从西北传来那封电报后,钟浩虽然表面镇定,但眉宇间总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忧虑,办公时偶尔也会走神。这在许大茂看来,简直是天赐良机!
“对!就趁他现在心神不宁,给他采购上弄个大篓子!只要他工作上出了重大失误,丢了官,谁还会在乎他是不是举报了李怀德?说不定李厂长还能因此回来呢!”许大茂越想越觉得此计甚妙,一种扭曲的快感让他激动得浑身发抖。
他开始秘密行动。利用他放映员身份下乡的机会,他避开所有人,偷偷联系上了李怀德的一个铁杆亲信——供销科的副科长崔明亮。此人是李怀德一手提拔起来的,掌管着部分计划外物资的调配,手脚一直不干净,对钟浩的改革恨之入骨。
两人在一处荒废的河堤下秘密接头。
“老崔,李厂长倒了,咱们的日子都不好过啊!”许大茂递过去一根烟,压低声音说。
崔明亮阴沉着脸,狠狠吸了一口烟:“妈的,钟浩那个小兔崽子!要不是他,李厂长怎么会……咱们都得完蛋!”
“不能就这么算了!”许大茂眼中闪着狠光,“我有个主意,能狠狠坑他一把,要是运作好了,说不定能把他拉下马,还能给李厂长出口气!”
“什么主意?”崔明亮警惕地看了看四周。
许大茂凑近了些,声音更低:“我打听到,三车间那批援外订单,急需一种特种染料,叫‘酞菁蓝B’,颜色要求很刁,国内就几家厂子能生产,货源紧得很。”
崔明亮是内行,立刻点头:“没错,那玩意儿是不好弄。怎么了?”
“我认识一个人,河北那边的一个贸易公司的经理,姓胡。他说他能搞到,价格还比市场价低一成!”许大茂神秘兮兮地说,“我们可以这样……你先在厂里放风,说这染料不难买,降低钟浩那边的警惕。然后,我让那个胡经理主动去找采购科的人接触,抛出低价诱饵。等他们签了合同,付了预付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