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跨界联动的契机
技术革新小组的工作在磕磕绊绊中,总算是初步打开了局面。那台“因祸得福”问世的液压测试台,成了小组最有力的成果展示,也堵住了不少质疑的嘴。虽然老刘那些人依旧阳奉阴违,但至少明面上的阻力小了许多。钟浩利用小组的名义,获得了更多接触废旧物资和设备的机会,暗中为那个更大的目标积累着资本。
但他的目光,从未局限于轧钢厂这一亩三分地。系统的存在,赋予了他更广阔的视野和可能性。就在他琢磨如何开辟更安全、更高效的财源时,一条期待已久的系统提示悄然浮现。
【机遇提示:时空波动节点临近。可接触关键联动人物:韩春明(出自《正阳门下》世界线)。地点:前门鬼市。时间:本周日黎明。人物特征:精明灵活,有古玩鉴赏天赋,正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建议:可建立商业合作关系。】
韩春明!钟浩心中一动。这可是个妙人,脑子活络,重情义,又有古董鉴定的天赋,正是他目前急需的商业白手套最佳人选!
星期天黎明前,天色墨黑,寒气最重。钟浩穿上最不起眼的旧棉袄,揣上些现金,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前门附近那片自发形成的“鬼市”。这里人影绰绰,灯火昏暗(多是马灯或手电筒),交易双方都压低了声音,透着一种心照不宣的神秘和紧张。地上铺着破布,摆着各种旧货、工艺品、乃至来路不明的东西,真真假假,全凭眼力。
钟浩放缓脚步,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很快,他就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十**岁的年轻人,围着条旧围巾,眼睛亮晶晶的,透着股与年龄不符的精明和活络。他面前的摊子上零零散碎地摆着些瓷碗、铜钱、旧书画之类的东西。
正是韩春明。
钟浩不动声色地蹲下身,随手拿起一个看起来灰扑扑、碗口还有道冲线的青花碗,漫不经心地打量着。
“同志,您好眼力!”韩春明立刻热情地招呼上来,脸上堆着笑,话术熟练,“这碗可是有点儿年头了,您看这青花发色,看这胎底,像是乾隆年间的老仿,搁家里盛个果子、养个鱼虫,特有面儿!您要诚心要,给三块钱就成!”
钟浩心中暗笑,果然是韩春明,真真假假的话术信手拈来。他集中意念。
【系统鉴定启动:目标物品:青花缠枝花卉纹碗。年代:清道光年间。窑口:民窑。品相:口沿有冲线,釉面轻微磨损。市场价值评估:47-55元(当前行情)。】
好家伙,明明是道光的真品,愣是被他说成乾隆的仿品,价格还压到三块。这捡漏的本事和精明,名不虚传。
钟浩脸上不动声色,甚至故意皱了皱眉,用手指弹了弹碗口,发出沉闷的响声:“乾隆仿?我看这胎音不对啊,火气都没褪尽。冲线也大了点。”
韩春明心里咯噔一下,遇到懂行的了?但他脸上笑容不变,反而更热情了:“哎哟,看来您是行家!瞒不过您!不过这画工、这釉水,绝对是老东西没错!这样,您要真喜欢,两块五!就当交个朋友!”
钟浩不再逗他,爽快地从兜里掏出三块钱塞过去:“三块,拿着。东西我要了。”
韩春明愣了一下,没想到对方这么痛快,还多给了五毛?他接过钱,有点不好意思:“这……谢谢您嘞!您真是爽快人!”他手脚麻利地找旧报纸给钟浩包碗。
钟浩接过碗,却没立刻走,而是压低声音道:“小兄弟,我看你挺懂行,脑子也活络。老是这么摆地摊,风吹日晒的,也挣不了几个大子儿吧?”
韩春明警惕地看了他一眼,嘿嘿一笑:“混口饭吃,混口饭吃。同志您有啥指教?”
“指教谈不上。”钟浩笑了笑,“我这儿有点特殊渠道,能弄到些市面上见不着的好东西。吃的用的都有,都是紧俏货。我看你人机灵,门路也广,有没有兴趣一起做点‘正经’买卖?你帮我出手,利润三七分,你三我七。”
韩春明眼睛瞬间亮了!他早就厌倦了这种小打小闹,一直想找机会做大,但苦于没本钱没货源。眼前这个人,虽然陌生,但气度沉稳,出手大方,不像是一般人。他心脏砰砰跳,强压住激动,同样压低声音:“什么货?安全吗?”
钟浩左右看了看,声音更低了:“绝对安全。面粉、食用油、白糖、高级香烟,甚至偶尔还有点稀罕的南方水果。质量比供销社的好,价格比黑市的低。你要是有胆子,就先拿点样品去试试水。”说着,他看似从随身的破挎包里(实则是从空间),摸出两包“大前门”香烟和一小包用油纸裹着的、品相极佳的白糖。“这是样品,卖多少,怎么卖,你自己定。卖完了,再来找我。”
韩春明接过那两包烟和白糖,只是上手一摸一看,就知道是顶尖的好货!这年头,这种成色的东西可是硬通货!他不再犹豫,重重点头:“干了!您怎么称呼?在哪找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