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料库又签,技术积累
秋意渐深,四合院里的那棵老槐树彻底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桠在日渐凛冽的寒风中摇曳,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奏响序曲。院里的住户们也都换上了厚实的棉袄,行动间显得有些臃肿笨拙。家家户户的门窗缝隙都被仔细地用旧报纸或布条糊上,以期能多留住一丝暖意。
天气虽冷,但钟浩的心头却是一片火热。给母亲寄出生日礼物,并与陈雪茹的关系因丝巾之事而明显升温后,他感觉自己在这个陌生时代的根基又扎实了几分。那种游离于世界之外的疏离感,正在被具体的人际联系和逐渐清晰的目标所取代。
不过,钟浩深知,温情的纽带固然重要,但安身立命的根本,还是自身的实力。在这个计划经济的年代,个人的力量渺小,但他拥有来自未来的知识和一个看似无所不能的“整活暴富系统”。尤其是系统提供的各种超越时代的技术图纸和知识,才是他真正的底气所在。
想到技术,钟浩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那个给他带来过两次惊喜的地方——红星轧钢厂的废料库。第一次签到获得了【苏联老式机床维护图纸(残卷)】,第二次更是拿到了至关重要的【59式坦克履带局部修复工艺详解】。这些图纸虽然只是残卷或局部工艺,但其蕴含的技术思路和标准,对这个时代而言,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不知道今天去,又能签出什么好东西。”钟浩心中带着一丝期待。他如今对系统的签到机制有了一些模糊的猜测:签到奖励似乎与地点、时代背景以及他自身的需求或行为存在某种关联。废料库作为轧钢厂堆放淘汰、废弃物资的地方,蕴含着大量工业时代的“遗骸”,在这里签到获得技术类奖励的概率显然更高。
这天下午,钟浩没什么紧急的采购任务,跟科长打了声招呼,便揣着工作证,溜溜达达地朝着厂区后方的废料库走去。
废料库的位置相对偏僻,靠近厂区的围墙,是由几间破旧的大仓库和一片露天的堆放场组成的。空气中弥漫着铁锈、机油和尘土混合的独特气味。几个上了年纪的工人老师傅裹着厚厚的棉大衣,坐在仓库门口的小板凳上晒着太阳,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看到钟浩过来,只是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钟浩是采购科的常客,偶尔也会来废料库“淘宝”(寻找一些能利用的边角料或废弃工具),老师们傅都见怪不怪了。
“王师傅,李师傅,歇着呢?”钟浩笑着递过去两支经济牌香烟。这年头,香烟是很好的交际品。
王师傅接过烟,凑在鼻子下闻了闻,脸上露出笑容:“是小钟啊,又来找啥宝贝?”
“随便看看,看看。厂里最近不是要搞技术革新嘛,看看这些老家伙什儿有没有能启发灵感的。”钟浩随口找了个理由,给自己进入废料库的行为披上了一层“积极工作”的外衣。
“嗨,一堆破铜烂铁,能有啥灵感。”李师傅划着火柴,先给王师傅点上,又给自己点上,美美地吸了一口,“你们文化人就是想法多。去吧去吧,里头灰大,小心点。”
钟浩道了声谢,便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铁门,走进了昏暗的仓库内部。
仓库里光线不足,只有几扇高处的气窗透进些微天光,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尘埃。地上杂乱无章地堆放着各种报废的机床零件、生锈的钢管、扭曲的钢板、还有一堆堆说不出名堂的金属废料。一些角落里,甚至还能看到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老旧设备残骸,上面落满了厚厚的灰尘,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钟浩小心翼翼地穿行在废料堆之间,目光扫过那些锈迹斑斑的工业遗存。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博士,他对这些金属造物有着一种天生的亲近感。他能从这些残破的形态中,依稀想象出它们当年在生产线上的轰鸣与作用。
他来到仓库最深处,这里堆放的是一些特别陈旧、破损也最严重的设备,几乎没有了任何修复价值,是真正的“废料”。钟浩选择在这里进行签到,他觉得,越是这种被时代彻底抛弃的角落,或许越能签出一些蕴含“失落技术”的奖励。
他屏息凝神,在脑海中默念:“系统,在红星轧钢厂废料库签到。”
【叮!签到成功!地点:红星轧钢厂废料库。获得奖励:【基础焊接技术手册】。奖励已发放至系统空间,请宿主查收。】
一道微光闪过,钟浩感觉意识深处的系统空间里,多了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装帧简洁却透着扎实感的书籍。
【基础焊接技术手册】? 钟浩心中微微一动,立刻将意识沉入空间,查看这本新获得的手册。
手册的内容瞬间涌入他的脑海,并非简单的文字说明,而是包含了大量的图像、数据、操作要点甚至是一些常见故障的分析与解决方案。内容涵盖了电弧焊、气焊、电阻焊等这个时代常用的焊接技术,从最基础的焊接原理、设备结构、焊条选用,到各种位置(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的操作技巧、焊接参数设定、缺陷(如气孔、夹渣、未焊透、裂纹)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应有尽有。其知识体系之完整、细节之详尽、表述之精准,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任何一本公开出版的焊接教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