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仪跟在郑教授身边几年,接受着院士的指导,可能水平不太高,但对于研究该如何准备和开展,心里有数。
两人坐在一起,林悠翻看着这一沓A4纸,开始和唐贞仪进行讨论。
时间点滴流逝,两人讨论得十分入迷。
午饭前,杜昭渝给林悠弹了个视频,林悠接通后,唐贞仪凑近摄像头范围内,热情和杜昭渝招了招手打招呼。
林悠本就有让杜昭渝参与进来的打算,干脆让杜昭渝给两人买饭,带到实验室里一起边吃边聊。
NS方程存在性和光滑性问题,理论上是物理和数学相结合的研究课题,但实际上更偏向于数学问题。
因为,目前没有任何实验设备,能直接测量到NS方程所要求的“无限精细”的奇点结构,任何测量都有空间和时间的分辨率极限。
但一些相近条件下的实验,能够让数学家更容易想象和理解方程意义,而灵感,有时候就藏在一次次的实验观察中。
杜昭渝买了四个炒菜一个汤,午饭十分丰盛。
林悠作为主导,三人一边吃一边聊。
和唐贞仪一样,即使处在考试月,杜昭渝这一周也是对NS方程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高强度的学习。
杜昭渝的数学本就不差,几大力学这一学期也早就自学过了,虽然不能单独研究,但也能够参与进去讨论。
林悠暂时还没把【数学】提升至LV3,无法使用系统给予的权限,创建词条进度条。自然也没有生成一系列任务,无法给唐贞仪和杜昭渝分配进度条锦囊任务去完成。
目前三人研究小组的任务,主要是围绕着NS方程的各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熟悉和学习,为之后的正式研究任务做好准备。
“对了,小鱼儿,你们物院有流体力学的实验室可以参观学习吗?我们抽空可以去看看。”
杜昭渝摇了摇头,“我不太清楚,我回去可以问问老师。”
唐贞仪眉开眼笑,“我知道,我知道,流体力学的实验室主要在大气科学学院,我可以帮忙联系!”
院士的核心弟子,放在修仙宗门,那就是宗门长老的嫡传,唐贞仪虽然只是区区在读研二,但扯起郑教授的大旗,只要不是涉密的实验室,她都有办法借用到。
“师姐,你简直就是蓝胖子!”
……
第一次小组讨论过后,林悠把自己最近在写的这篇论文的大致内容和方向,告知了两个小组成员。
杜昭渝不明觉厉,唐贞仪可以看懂,表示回去可以帮助一起研究一下。
很快,期末考试到来,林悠抽空回了趟308,从田行健手里拿了一份各门通识课的重点。
“哥几个考试准备得怎么样了?”
王之羽:“跪求不挂科。”
田行健:“希望能留住我班长的颜面。”
徐央:“奖学金,志在必得!”
林悠虽然在308待的时间不多,但也知道,在自己影响下,三位室友学习上都十分用功。
王之羽点开昨天发在308寝室群里的考试安排,忍不住吐槽道:“咱们学校的考试时间有点太阴间了吧,上午八点到下午四点,每个整数的小时点,都有可能安排考试。”
林悠龇着牙笑了笑,给三个室友解释。
因为勒让德猜想暂时还没过稿发表,林悠这学期还需要按照郑教授之前的安排,进行期末考试。
数学专业大一到大四,上学期开的所有课程,林悠都已经录入了信息参加考试。
也就是说,林悠需要短时间内,参加一共近三十场考试。
下个学期的六月份考试月,林悠还要再经历一次,把数学专业大一到大四,下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全部也考一遍。
林悠已经看过了自己“特享版”考试安排,这一周的考试周,几乎每天都安排了四场以上的考试,最多的一天,安排了有六场考试。
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每场考试的持续时间是两小时,但林悠的前后两场考试的间隔时间,只有一小时。
也就是说,如果是八点开考的话,林悠得在一小时之内答完试卷,并赶往九点开考的下一场考试……
上一场和大一考,下一场和大三考,再下一场和大二考。
这是郑教授在数院内给林悠开的“直通车”,这样的话,林悠才能在一年内,成功通过所有考试拿到所有学分,顺利本科毕业。
不过,这都是郑教授在林悠解决勒让德猜想前的安排。
如果林悠关于勒让德猜想的论文,现在就能过稿发布,郑教授今天就敢打报告,让林悠明天毕业,直接颁发博士学位,接着再聘为教授级别的研究员。
解决世界级数学难题的天才学生,再走普通数学系学生的求学路,这不是浪费天才的光阴吗?!
只不过,在论文没正式过稿发布前,林悠还是得走“老路”,否则郑教授也没办法服众。
你说你的学生解决了勒让德猜想?
号称解决了黎曼猜想的民科,排起来可以绕中科院大门好几圈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