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 > 第266章 一语惊四座,全场大佬的震惊与审视

第266章:一语惊四座,全场大佬的震惊与审视

寂静。

一种比任何喧嚣都更具分量的寂静,沉甸甸地压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这间保密会议室里。

林默坐回原位,但他感觉自己并没有真正地坐下,灵魂的一部分仿佛还悬浮在半空中,被几十道目光穿透、炙烤、审视。他能听到自己过速的心跳,也能感觉到衬衫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一片。

他甚至不敢抬头,只能将视线聚焦在自己面前那台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上,屏幕上还停留着他刚刚敲下的那十个字——引东海之水,灌西天之田。

这十个字,此刻像十座大山,也像十道护身符。

时间仿佛被拉成了粘稠的糖浆,缓慢流淌。

那位来自西部的副省长,一双因为常年风吹日晒而显得格外粗糙的手,正放在膝盖上,微微颤抖。他看着林默的方向,浑浊的眼球里,那片早已干涸的土地,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丝遥远的水光,那是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渴望与不敢置信。

海东省的周书记,那只握着钢笔的手停在半空,笔尖在笔记本的白纸上留下一个越来越大的墨点。他的镜片反射着头顶灯管的冷光,让人看不清他的眼神,但那紧抿的嘴唇,暴露了他内心正在进行的激烈盘算。这个年轻人的构想,对海东省是机遇还是挑战?是釜底抽薪还是锦上添花?

财政部的罗部长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让人心烦的轻响。他像一个最严苛的账房先生,脑子里已经开始飞速计算这个“市场化渠道”背后隐藏的金融风险、监管漏洞和可能失控的坏账。

国土部的孙部长则像一尊石雕,只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但放下的动作,却比平时重了半分。

最难受的,莫过于专家席上的高建军。他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端坐的身体显得有些僵硬。林默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他引以为傲的“稳健派”理论上。那份被他亲手埋葬的草案,此刻竟以一种他无法反驳、甚至让他都感到一丝动容的全新姿态,死而复生。这不仅是对他学术观点的否定,更是对他政治生涯一次不动声色的审判。

而会场的另一角,高远身体前倾,双手手肘撑在桌面上,死死地盯着林默的背影。他脸上的那抹看好戏的笑容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嫉妒、屈辱和怨毒的复杂神情。他想不通,一个被他视为蝼蚁、一个靠整理故纸堆打发时间的乡下小子,怎么可能,怎么配在这样的场合,说出这样一番话?

这不公平。

这不可能!

钱博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他手里的那串紫檀手串,已经被掌心的汗水浸得油亮。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会议赶紧结束,他要立刻把林默这个惹祸精塞进回省城的飞机里,永远不要再见。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主席台中央那位领导,终于有了动作。

他没有去看任何人,只是将目光从林默的身上,缓缓移开,落向了会场里的其他人。

“都听到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的心都为之一颤。

“一个搞档案整理的小同志,给我们大家,画了一幅画。”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用杯盖轻轻地拨弄着里面的茶叶。

“画得怎么样,都说说看嘛。”

这个问题,比刚才那个“死结”更要命。

刚才那个问题,答不上来,只是能力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如果答不好,那就是立场问题,是眼光问题,是格局问题。

那位西部副省长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却又因为激动和紧张,一时间没能组织好语言。

周书记则还在快速权衡,没有轻易开口。

罗部长和孙部长更是老僧入定,这种时候,沉默是金。

“怎么,都成了哑巴了?”领导的语气里,听不出喜怒,但那股无形的压力,却又加重了几分,“这么大一个构想,对也好,错也罢,总得有个说法吧?建军同志,你是老发改了,也是经济领域的专家,你先说。”

高建军的身体猛地一震,他没想到,领导第一个点的就是他的名。

他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客观而公允:“报告首长,这位……小同志的发言,确实……很有新意,也很有激情。他提出的这个比喻,非常生动,为我们思考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他先是给予了肯定,但话锋一转,那股熟悉的“稳健”味道又回来了。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往往很骨感。这个‘引水灌田’的构想,本质上是希望用金融创新的手段,来解决区域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这其中涉及到的金融监管、风险控制、地方利益协调等问题,是极其复杂的。稍有不慎,‘活水’就可能变成‘洪水’,不但灌溉不了良田,反而会冲毁我们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堤坝。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思路可以作为一种理论探讨,但要付诸实践,还需要非常、非常审慎的研究和论证。”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林默的“新意”,又指出了其中的巨大风险,最后用一个“审慎研究”的结论,巧妙地将这个“烫手山芋”重新放回了理论探讨的冷板凳上。

不愧是高建军,姜还是老的辣。

会场里不少人都暗暗点头,觉得这才是老成持重之言。

高远的脸上,也重新浮现出一丝得色。他觉得,姜还是老的辣。林默那套东西,听着唬人,终究是年轻人的纸上谈兵,一到实践层面,就漏洞百出。

然而,领导听完,却只是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

他没有再问别人,而是将目光,重新投向了那个角落里的年轻人。

“小同志。”

林默立刻站了起来。

“你听见建军同志的话了?”

“听见了。”林默回答,声音沉稳。

“他说你的想法是‘理论探讨’,是‘理想’,离‘现实’还很远。你怎么看?”领导的这个问题,像一把尖刀,直直地插了过来。

这是在逼他,逼他当着所有人的面,与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直接对垒。

高远几乎要笑出声来。

林-默却很平静,他先是对着专家席的高建军微微躬身,以示尊敬,然后才转向主席台,不卑不亢地开口。

“报告首长,高主任说得对。任何一个宏大的构想,在落地之前,都离不开审慎的论证和对风险的敬畏。这一点,我完全赞同。”

他没有反驳,反而先承认了对方的正确性。这一手,让准备看好戏的高远都愣了一下。

“但是,”林默话锋一转,声音变得铿锵有力,“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怕被水淹死,就永远站在岸上。审慎,不等于停滞不前。论证,也需要在实践中去摸索。刚才我只是画了一幅画,现在,请允许我,为这幅画,添上几笔更具体的线条。”

领导的眼睛,彻底亮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他要看的,就是这个年轻人,到底是真的胸有丘壑,还只是灵光一闪的夸夸其谈。

“讲。”他只说了一个字。

“是。”林默深吸一口气,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以我刚才提到的‘资源开发期货’为例。这不是一个凭空的幻想。它的核心,是学习国际成熟的商品期货市场经验,但又结合我们自身的国情,进行制度创新。”

他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逻辑链条一环扣一环。

“第一,标的物。我们不是交易看不见摸不着的金融符号,我们交易的,是西部地区经过精确勘探后,储量明确的特定矿产,在未来特定时间段内的‘开采权’。这个开采权,是唯一的,是受国家法律严格保护的。”

“第二,交易主体。参与竞价的,必须是来自东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且通过严格资质审核的实体企业。严禁任何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从源头上杜绝投机炒作。”

“第三,定价机制。我们不搞纯粹的价高者得。竞价方案里,除了价格,还必须包含一套详尽的‘环境保护方案’、‘本地就业带动方案’和‘技术转移方案’。这些‘软指标’,将由一个包含地质、环保、经济、社会学专家的独立委员会进行打分,并计入总分。谁的综合方案对西部最有利,谁才能中标。”

“第四,监管闭环。企业中标后,投入的资金,不会直接进入地方政府的口袋,而是进入一个由中央、地方和第三方银行共同监管的专项账户。资金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竞标时承诺的方案进行,专款专用。项目建成投产后,其利润的一部分,以及未来每年缴纳的资源税,将持续反哺当地的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

……

林默一口气,从交易标的、交易主体、定价机制到监管闭环,将一个看似天马行空的概念,瞬间解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具备极强可操作性的执行框架。

他讲的这些,早已不是楚天雄那份尘封草案里的内容,而是他这几天不眠不休,将那份草案与发改委十年档案里的无数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相结合,反复推演、优化、迭代后的产物。

会场里,再次陷入了寂静。

但这一次的寂静,与之前完全不同。

不再是尴尬和压抑,而是一种被巨大信息量冲击后,大脑暂时宕机的震撼。

如果说,林默之前是画了一幅写意山水,气势磅礴,引人遐想。

那么此刻,他就是在所有人的面前,将这幅山水画,变成了一张精确到每一条等高线、每一个坐标点的工程设计蓝图!

高建军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发现,自己刚才提出的那些关于“风险”的质疑,在林默这个滴水不漏的闭环设计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如此不堪一击。

周书记的眼中,精光爆射。他看到的,不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构想,而是一条清晰可见的、能让海东省那些躁动的资本,安全、高效地实现产业转移和扩张的黄金大道。

钱博已经彻底麻木了。他看着聚光灯下的林默,感觉自己不是带了一个兵来参会,而是带了一尊神。

“说完了?”领导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寂静。

“说完了。”林默答道。

领导看着他,看了很久。那深邃的目光,仿佛要将这个年轻人从里到外彻底看透。

终于,他缓缓地点了点头,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清晰可见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好。”

“很好。”

这两个字,如同一道圣旨,在会议室里轰然炸响。

但领导的话,并没有就此结束。他环视全场,目光最后落在了发改委那几个人的身上,声音陡然提高。

“这个‘引水灌田’的方案,很有意思,也很有价值。既然这个想法,是你们发改委的同志提出来的……”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那这个课题,就交给你们发改委来牵头。小同志,”他最后看向林默,“你刚才说,你只是个记录员?”

“是,首长。”

“从现在开始,你不是了。”领导的语气,不容置疑,“给你一个月时间,我要看到一份详细的、可行的、能拿到党组会上讨论的正式方案!你,来当这个课题组的组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