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 > 第237章 报告的流传,从省城到地市,一场思想的“大地震”

### 第237章:报告的流传,从省城到地市,一场思想的“大地震”

省委大院,红墙绿瓦,戒备森严。

林默没有走正门,而是绕到了一个不起眼的侧门。这里是省委机要交通站,负责接收和分发最核心、最保密的内部文件。门口站岗的卫兵面容严肃,眼神像鹰一样审视着每一个靠近的人。

林默走上前,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了自己的工作证,连同那个牛皮纸信封一起,递了过去。

卫兵接过工作证,仔细核对后,又掂了掂那个没有任何标识的信封,眉头微皱:“发往哪里?收件人是谁?”

“省委办公厅,赵书记亲启。”林默平静地回答。

卫兵的眼神立刻变了,多了几分审慎和凝重。直接点名送给省委一把手的文件,可不是闹着玩的。他没有再多问,按照规定,将信封放进一个专用的铅封袋里,当着林默的面用火漆封口,然后登记、盖章,动作一气呵成。

“好了。”卫兵将登记回执递给林默。

林默接过,道了声谢,转身离去。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却像是在刀尖上走了一遭。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亲手点燃的这颗炸弹,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

上午十点,省委书记赵立华的办公室。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给红木办公桌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赵立华刚结束一个会议,正端着茶杯,闭目养神。他年近六十,两鬓微霜,但精神矍铄,目光中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度。

秘书小张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份刚刚从机要局送来的铅封文件放在桌上。

“书记,一份发改委林默同志呈送的个人调研报告,指明请您亲启。”

“林默?”赵立华睁开眼,这个名字让他略感耳熟。他想起来了,是那个在江钢搞出偌大动静,被自己评价为“一把快刀”的年轻人。他不是刚去发改委吗?这才几天,就搞出了“个人调研报告”?

赵立华来了些兴趣。他放下茶杯,亲自拆开了铅封。

十几页稿纸,标题触目惊心——《论我省经济“内卷化”的十大风险》。

起初,赵立华的表情是平静的,甚至带着一丝审视。年轻人,喜欢危言耸听,想靠一个耸动的标题博出位,他见得多了。

可当他看到第一个小标题,看到那个关于“每引来一块钱的税,就要先补贴出去两块四毛五”的惊人数据时,他的眉头拧了起来。

当他看到第二点,关于产业同质化可能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推演时,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起来,速度越来越快。

办公室里安静得可怕,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秘书小张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他能感觉到,办公室里的气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降低,一股风暴似乎正在赵书记的内心深处酝酿。

当赵立华的目光落在最后一个标题——“执政根基的‘蚁穴’”上时,他敲击桌面的手指,猛地停住了。

那句“一座限高杆,拦住的不仅是货车,更是省委省政府的政令”,像一根针,狠狠地扎进了他的心里。

他将报告缓缓放下,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椅背上,双眼望着天花板,久久没有言语。

这已经不是一份报告了。

这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江东省光鲜外袍下的脓疮。

这是一声警钟,敲响了繁荣表象下的丧音。

报告里没有一句抱怨,没有一句邀功,更没有提“开发区整合”这几个字。通篇都是冷静到可怕的数据和逻辑,却比任何声色俱厉的批评都更有力量。

它没有指责任何一个人,却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无处可逃。

尤其是他这个省委书记。

“好……好一个林默。”赵立华低声自语,声音里听不出是赞许还是别的什么情绪,“这已经不是快刀了,这是一把手术刀,一把能剔骨剜肉的手术刀。”

他沉默了许久,拿起桌上的红头笔,在报告的封面上,没有写任何批示意见,只龙飞凤舞地写下了一行字:

“发各市委书记参阅。”

随后,他将报告递给秘书:“即刻办理,用省委办公厅的名义,发下去。”

“是。”小张接过报告,只觉得手里的这份文件重如千钧。他知道,“参阅”这两个字,从赵书记的笔下写出来,分量比“学习”、“贯彻”还要重。

这哪里是“参考阅读”,这分明是一份发给全省诸侯的“考卷”。

……

当天下午,这份没有红头、没有文号,仅仅是由省委办公厅分发的“参阅件”,就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了江东省十三个地市市委书记的案头。

海州市,市委书记办公室。

陈平正听着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的汇报,脸上带着一丝不耐烦。

“书记,发改委那边,那个新来的愣头青,好像真把开发区整合的事给接过去了,我们是不是要提前做点准备,敲打敲打?”

陈平冷哼一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一个毛头小子,能翻起什么浪?丁学森自己都啃不动的骨头,他能长出钢牙来?不用管他,让他折腾,碰一鼻子灰,自然就老实了。”

就在这时,他的秘书神色紧张地快步走了进来,将一份文件轻轻放在他桌上。

“书记,省委刚发下来的。”

陈平瞥了一眼,看到是“参阅件”,也没太在意,随手翻了开来。

当《论我省经济“内卷化”的十大风险》这个标题映入眼帘时,他嘴角的轻蔑还未散去。

“故弄玄虚。”他心里评价道。

可当他一目十行地扫下去,脸上的表情开始一寸寸地凝固。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被抽干了。高新区主任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彻底没了声息。他惊恐地看着陈平的脸色,从最初的不屑,到疑惑,再到震惊,最后变成了一种铁青色的阴沉。

陈平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

报告里的每一个数据,都像一颗子弹,精准地射入他的胸膛。那个关于财政补贴和实际税收的对比,那个关于金融风险的预警,那个关于土地资源浪费的描述……每一条,都像是在说海州,甚至比海州自己做的总结报告还要深刻,还要一针见血!

他引以为傲的高新区,他最耀眼的政绩,在这份报告的描述下,成了一个靠着“劫持”全省资源、吹起巨大泡沫、随时可能引爆金融危机的“怪胎”。

最让他脊背发凉的,是第十点。

“执政根基的‘蚁穴’”。

他想起了三年前,为了争那个国家级牌子,他带人堵在省长办公室门口的事。当时他以此为荣,觉得是自己有魄力、敢斗争。可现在,在报告的语境下,那成了“地方保护主义”、“挑战政令畅通”的铁证!

“砰!”

陈平一巴掌狠狠拍在桌子上,茶杯被震得跳了起来,茶水溅了一桌。

高新区主任和秘书吓得一哆嗦,大气不敢出。

“危言耸听!一派胡言!”陈平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但他自己都听得出其中的色厉内荏。

因为报告里引用的所有数据,他知道,全是真的。报告里的所有逻辑推演,他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驳的漏洞。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把血淋淋的现实,**裸地撕开给他看。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份报告,而是在被一个人审视。那个叫林默的年轻人,仿佛正透过这些文字,冷冷地盯着他,将他内心深处所有的算盘和焦虑,看得一清二楚。

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攫住了他的心脏。

他意识到,这根本不是一份经济分析报告,这是一份政治檄文!赵书记把这份东西发下来,是什么意思?

是敲打?是警告?还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大动作,做舆论准备?

陈平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了。

……

同样的一幕,在江东省的各个地市,轮番上演。

经济落后地区的市长,看完报告后,是长久的沉默。他们既有一种“原来我们不是最烂的,大家都在裸泳”的荒谬感,又有一种“天要塌下来了”的恐惧。

那些不好不坏、一向擅长骑墙观望的市委书记们,则像是被一道闪电劈中。他们第一次从一个如此宏大、如此冷酷的视角,审视自己治下的那一亩三分地。他们发现,自己沾沾自喜的那些“小聪明”、“小手段”,在全省“内卷化”的大趋势下,显得如此可笑和危险。

一时间,整个江东省的官场,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但私底下,电话线路却异常繁忙。

“老李,看了吗?省里发下来的那个。”

“看了……心惊肉跳啊。你说,这风是从哪儿吹起来的?”

“还能是哪儿?你没看落款吗?发改委,林默。就是江钢那个。”

“嘶……这小子,是条龙啊!这是要搅动整个江东的风云!”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赵书记把这东西发下来,让我们‘参阅’,这什么意思?你读出味儿来了吗?”

“这还用读?这是先给我们一人发了一面镜子,让我们自己照照,脸干不干净。下一步,恐怕就要拿刀了!”

“那……那咱们怎么办?”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

原本牢不可破的“反整合”同盟,在这份报告面前,出现了一道肉眼看不见、却深不见底的裂痕。

每个人都开始重新盘算。

以前,他们面对的是发改委,是丁学森,他们可以阳奉阴违,可以抱团对抗。

但现在,他们面对的是一份摆在赵书记案头、并得到他亲自批示的报告。他们面对的,是报告里揭示出的那个“历史罪人”的可怕名头。

思想的“大地震”之后,所有人都明白,天,要变了。

局面,已经从“要我整合”,悄然转向了“我要如何自救”。

而那个始作俑者,林默,此刻却像个没事人一样,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关了灯,拉上窗帘,蒙头大睡。

他知道,他已经把棋盘掀了。

接下来,他只需要等待。

等待那些被吓破了胆的棋手们,主动来找他,询问新棋盘的规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