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 > 第234章 开发区的“诸侯割据”

###第234章:开发区的“诸侯割据”,每个背后都站着一位市委书记

林默回到办公室,将那本砖头厚的蓝色文件夹“砰”的一声放在桌上,激起一层薄薄的灰尘。

这间副主任办公室宽敞明亮,红木办公桌,真皮沙发,一应俱全,规格上挑不出半点毛病。但整个房间里都透着一股“新”和“冷”的味道,像一间从未有人入住过的样板房,没有一丝烟火气。

他前脚刚进门,后脚发改委的“小道消息”就已经长上了翅膀,飞进了每一个办公室的茶杯里。

“听说了吗?新来的林副主任,把丁主任三年前都没啃动的硬骨头给接过去了!”

“哪个?开发区整合那个事?我的天,他疯了?”

“何止是疯了,我看是傻了。丁主任这是捧杀啊,给他个烫手山芋,让他自己把自己给烤熟了。”

“高主任办公室里,刚才水杯都摔了一个,估计心里正乐开花呢。这下好了,不用自己动手,就有人抢着去触霉头。”

“嘘……小声点,那位可不是善茬,第一天开会就把高主任的脸按在地上摩擦,指不定有什么通天的背景呢。”

议论声像是夏日午后的蚊蝇,嗡嗡作响,却又不敢飞到林默的面前。

林默对这一切充耳不闻。他给自己泡了一杯浓茶,然后便一头扎进了那份尘封三年的报告里。

报告写得很详实,问题分析得也算透彻。全省一百三十七个开发区,省级二十二个,市级四十五个,剩下的七十个,是县级甚至镇级自己搞的“工业园”,连个正式的牌子都没有。

产业同质化,报告里用了整整三十页来论述。林默的目光扫过,脑海里却自动浮现出了一幅更生动的画面。

他起身,从墙角的柜子里翻出一张巨大的江东省行政地图,铺在光洁的地板上。然后,他找来一盒红色的图钉,开始一个一个地往上按。

每按下一个图钉,就代表一个开发区。

半小时后,他直起身,看着脚下的地图,忍不住失笑。

这哪里是什么经济布局,这分明是一盘下得稀烂的围棋。整个地图上,红色的图钉密密麻麻,尤其是在几个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简直是红成了一片,毫无章法,见缝插针。

他重点关注了两个相邻的县,东亭县和西宁县,中间只隔着一条清江的支流。

地图上,两个县的城区隔河相望,而两个县的开发区,也隔河相望。东亭县的叫“东亭县高端纺织产业园”,西宁县的叫“西宁县现代纺织示范区”。

名字起得一个比一个高大上,林默用内线电话打到产业政策处,调来了两个园区的资料。结果不出所料,两个园区的主导产业都是化纤和棉纺,连招商引资的目标企业名单,都有百分之七十的重合度。

为了抢一个南方的纺织巨头,东亭县给出了“前五年税收全免,后五年地方留存部分减半”的政策,西宁县更狠,直接喊出了“土地白送,税收十年内地方留存部分全返还”的口号。

两兄弟打得头破血流,最后那家企业乐开了花,在两个县之间反复横跳,把优惠政策压到了极致,最后选了西宁县。东亭县一怒之下,把自己这边的跨河大桥设了限高杆,禁止西宁县的货车通行,闹得不可开交。

这简直不是商业竞争,这是村头械斗。

而这样的“械斗”,正在江东省的每一个角落上演。

林默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他终于明白丁学森那句“**裸的内耗”是什么意思了。这已经不是内耗了,这是在集体放血。

他将目光从地图上移开,重新回到办公桌前。他没有再看那份报告,而是让秘书送来了全省十三个地市市委书记、市长的最新简历和分管领域介绍。

经济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政治问题,更是人的问题。

他要对付的,不是一百三十七个开发区,而是这背后的一百多个地方主官,以及他们背后那张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利益网。

每一个开发区,都是一地财政的“蓄水池”。土地出让金、税收、各种配套费用,是地方政府最稳定、最可观的收入来源。

每一个开发区,更是一地主官的“政绩簿”。园区里烟囱林立、厂房连片,代表着Gdp,代表着就业,代表着一张可以向上汇报的漂亮成绩单。

动开发区,就是要断人财路,毁人前程。

这事,无异于虎口拔牙。

林默的指尖,在一份简历上停了下来。

海州市市委书记,陈平。

照片上的陈平,五十出头,方面大耳,眼神锐利,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强势。简历很简单,基层乡镇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在江东省内多个重要岗位历练过,履历堪称完美。其主政下的海州市,是全省的经济龙头,Gdp总量占了全省的近四分之一。

丁学森特意“提醒”过他,这位陈书记,脾气不太好,而且极度“护食”。

林默看着简历上“海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那一行字,若有所思。这是海州的金字招牌,也是陈平最引以为傲的政绩。当年为了从邻省手里抢下这块牌子,他确实如丁学森所说,直接闹到了省长办公室。

想让陈平这种人吐出嘴里的肉,去带挈那些“穷亲戚”,难度可想而知。他会是第一个,也是最强硬的反对者。

林默又翻开了其他几位经济强市的书记市长的资料,清一色的实力派,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或许不会像陈平那么强硬,但阳奉阴违、暗中掣肘的手段,只会更加高明。

至于那些经济落后地区,他们倒是想整合,想抱大腿。可问题是,谁愿意带他们玩?凭什么?

这是一个死结。一个所有人都知道有问题,但所有人都无力解开的死结。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请进。”

门推开一条缝,探进来一个脑袋,是副主任吴谦。他脸上挂着标志性的、和善中带着点谄媚的笑容。

“林主任,忙着呢?”吴谦闪身进来,手里还端着个保温杯,“哎呀,刚来就接这么重的担子,丁主任也真是的,太器重你了。”

他嘴上说着“器重”,眼睛里的同情和幸灾乐祸却怎么也藏不住。

“我这儿有点以前的老资料,都是关于开发区调研的,可能不太成熟,你看看,兴许能有点用。”吴谦说着,从腋下夹着的公文包里,掏出几份薄薄的文件,放在林默桌上。

林默瞥了一眼,都是些无关痛痒的会议纪要和数据汇编。

“谢谢吴主任。”林默客气地站起身。

“哎,客气什么,以后都是一个班子的同事嘛。”吴谦摆摆手,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小林啊,听老哥一句劝,这个事,水太深。当年丁主任自己都铩羽而归。你呢,别太较真,把报告写得漂亮点,程序走到位,到时候往省委一报,批不批,那就不是咱们发改委的事了。既对丁主任有了交代,又不得罪人,这叫智慧,懂吗?”

这番话,倒是吴谦的肺腑之言,也是他自己奉行多年的为官之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林默笑了笑,不置可否:“吴主任说的是,我会好好琢磨的。”

“哎,这就对了嘛!”吴谦见他“从善如流”,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胳膊,“行,那你先忙,有事随时叫我。”

送走吴谦,林默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

他知道,吴谦代表了发改委里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他们都等着看自己的笑话,等着看自己如何被这潭深水淹没,或者如何学会明哲保身,最终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

一下午的时间,林默都在研究这些资料。

直到窗外的天色渐渐暗淡,华灯初上,他才疲惫地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脑海中,那张铺满红色图钉的地图,和那一沓沓地方大员的简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巨大而坚韧的网。

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手握重权的地方诸侯。他们彼此竞争,却又在“反对整合”这件事上,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同盟。

任何想从外部强行撕开这张网的企图,都会被这张网联合绞杀。

三年前,丁学森的失败,就是明证。

林默睁开眼,目光落在桌上那份泛黄的报告上。他忽然明白了,这份报告最大的问题,不是分析得不够深刻,也不是方案不够详尽。

它最大的问题,是它试图在一个已经设定好的、规则对进攻方极其不利的棋盘上,去赢下这盘棋。

这根本不可能。

想破这个局,靠常规的行政命令、开会发文,甚至是省委的强力推动,恐怕都难以奏效。因为你面对的不是一个敌人,而是一个庞大的、利益共享的“共生体”。你打任何一个,都等于向所有成员宣战。

林默的指尖,在冰冷的桌面上,无意识地画着圈。

他的眼神,越过眼前的文件,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到了整个江东省的版图。

不能在棋盘里下。

要想赢,就必须跳出这个棋盘。

甚至,亲手砸烂这个旧棋盘,再造一个新棋盘,让他们主动走上来,按照自己的规则来下。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渐渐成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