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 > 第176章 报告完成,一份“望远镜”和一份“显微镜”

### 第176章:报告完成,一份“望远镜”和一份“显微镜”

王科长心满意足地走了,脚步都轻快了几分,仿佛自家儿子半只脚已经踏进了北大的校门。

他一走,办公室里那层冰封的氛围,似乎融化了一角。

起码,敢于靠近林默“危险区域”的人,多了一个。

没过多久,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女同事,红着脸,端着一小碟刚洗好的圣女果,轻轻放在了林默桌角。

“林副处,我……我老家带的,尝尝。”她声音细得像蚊子叫,放下东西,不等林默回应,就逃也似的跑回了自己的座位,留给林默一个紧张到僵硬的背影。

林默看着那碟红得发亮的圣女果,又看了看自己桌上那盆半死不活的绿萝,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他拿起一颗,放进嘴里。

很甜。

这股突如其来的善意,像溪流,冲淡了空气中弥漫的敬畏和恐惧。人们对他的认知,似乎从一尊青面獠牙的“杀神”,开始朝着一个“虽然很厉害但似乎可以沟通”的、更具象的人转变。

当然,这种转变是有限的。

当林默从抽屉里拿出两个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起身走向处长办公室时,整个空间里的空气再次凝固。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屏住呼吸,目光追随着他的身影。

那两份档案袋,在他们眼中,仿佛不是文件,而是古代大侠递出的战书,或是钦差大臣捧着的圣旨。他们知道,那里面装着的,是足以搅动全省风云的能量。

这场由一份调研报告引发的风暴,终于要迎来最终的章回。

……

韩立的办公室里。

百叶窗的缝隙投下几道狭长的光影,将空气中的尘埃照得清晰可见。

韩立正襟危坐,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他已经在这里枯坐了一下午,脑子里反复推演着等下林默进来后,自己该说什么,该用什么样的姿态。

是继续维持处长的威严,假装上午倒水的事情没发生过?还是干脆放下架子,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欣赏”?

每一种预案,都在他脑中过了一遍,然后又被自己否决。

他发现,在林默面前,任何刻意的姿态,都显得那么拙劣和可笑。

“咚咚。”

敲门声响起,不轻不重,节奏沉稳。

“进来。”韩立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和平时一样。

门推开,林默走了进来,手里拿着那两个档案袋。

他将档案袋轻轻放在韩立宽大的办公桌上,一左一右,分得清清楚楚。

“韩处,国企改革的调研报告,完成了。”

韩立的目光落在两个档案袋上。左边那个,厚实,封面上用标准的宋体四号字打印着——《关于我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送审稿)》。

右边那个,略薄一些,封面同样是打印的字体,但标题却很简单——《附录:红星机械厂改制问题个案分析》。

韩立的眼皮跳了一下。

他没有立刻去碰那两份报告,而是抬起头,看着林默,眼神里带着探寻。

林默像是知道他想问什么,主动解释起来,语气平静得像是在汇报一项常规工作。

“韩处,左边这份,是‘望远镜’。”他指了指那份厚厚的报告,“全文三万五千字,分五个部分。从宏观层面分析了我省国企改革的历史沿革、现实困境和未来方向,总结了‘稳定压倒一切、创新引领发展、党建贯穿始终’的三大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产结构、鼓励科技创新、保障职工权益、防范金融风险’的五点政策建议。”

林默每说一句,韩立的眼皮就多跳一下。

这些话,太对他的胃口了。

高屋建瓴,四平八稳,滴水不漏。每一个字眼都踩在最安全、最正确的鼓点上。尤其是那“三大原则”、“五点建议”,简直是为即将在省委常委会上做的汇报量身定做的标准模板。

这份报告交上去,别说出错了,简直就是范文。任何领导看了,都只会点头,挑不出半点毛病。

“报告里,隐去了所有具体企业的名字,只谈共性问题,不涉及个案。”林默补充道,“所有的案例和数据,都来自您之前给我的那些‘脱敏版’材料,确保每一个引用都有据可查,来源清晰。”

韩立的心,彻底放回了肚子里。

这是什么?这就是完美的“护身符”啊!

他甚至能想象到,在评审会上,当有领导问起报告的细节时,自己可以从容不迫地引经据典,对答如流。而这份报告的“功劳”,自然而然地会记在他这个处长、这个项目总负责人头上。

林默,把所有的功劳和光环,都打包好,双手奉送到了他的面前。

“那……这个呢?”韩立的手,终于还是指向了右边那份名为“附录”的报告。

这个,才是真正的炸药。

“这个是‘显微镜’。”林默的语气依然平静,“它详细记录了我们对红星机械厂的调研过程,包括对前总工程师万宝路的访谈记录、对原始账本的数据分析,以及对李建国侵吞国有资产手法的复盘。里面所有的内容,都只陈述事实,不做任何价值判断和结论引导。”

韩立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他明白了。

左边的“望远

镜”,是用来在台前表演的,是用来获取荣誉和政绩的。

右边的“显微镜”,是藏在幕后的,是那把已经见了血的、真正的杀人刀。

林默把刀递给了他,却巧妙地用一个“附录”的名头,把刀柄和刀刃分开了。

韩立可以只拿着“刀柄”(望远镜报告)去领赏,而不用沾染“刀刃”(显微镜报告)上的血。那份“显微镜”,将作为“内部参考资料”,静静地躺在档案柜里。如果上面追查下来,它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综合调研处“尽职尽责”,不仅有宏观报告,更有深入的个案调查。

进,可攻。退,可守。

这个年轻人,不仅把事情办了,还把所有人的后路、台阶、面子、里子,全都考虑得妥妥当帖帖。

这哪里是写报告,这简直是一门艺术。一门关于权力、责任和人性的行为艺术。

韩立看着林默那张年轻而平静的脸,心中那点残存的、作为领导的优越感,在这一刻,彻底土崩瓦解,碎成了粉末。

他甚至感到了一丝惭愧。

自己之前还想去“敲打”他,还用那些官场上陈腐的道理去“教导”他。现在想来,自己就像一个在山脚下指点江山的游客,却不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早已站在云端之上。

“小林啊……”韩立张了张嘴,声音有些干涩,他想说些什么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感受,却发现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

最后,他只是拿起那份厚厚的“望远镜”报告,翻开了第一页。

精美的排版,严谨的措辞,老道的文风,让他这个在机关里写了一辈子材料的老笔杆子,都自愧不如。

他长长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口气里,有后怕,有庆幸,有折服,还有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

“你做事……周到啊。”

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的评价。

林默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知道,这件事,到这里,就算画上了一个句号。

他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他的手即将碰到门把手的时候,韩立办公桌上那台红色的、造型古朴的电话机,突然发出了一阵急促而尖锐的铃声。

“铃——!”

这声音,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办公室里的安静。

韩立和林默都愣住了。

他们都认识这台电话。这不是普通的办公电话,而是连接省委核心部门的“红机”,专线专用,代表着最高级别的指令传达。

韩立的脸色“唰”的一下白了。他手忙脚乱地抓起电话,因为太过紧张,话筒差点从手里滑掉。

“喂?您好!”他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变调,带着明显的颤音。

林默停下了脚步,转过身,静静地看着韩立。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清晰,不带任何感情的男声。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却字字清晰地传到了林默的耳朵里。

“是政策研究室综合调研处的韩立处长吗?”

“是!是!我是韩立!”

“我这里是省委办公厅一处。”

韩立的身体,猛地一颤,腰下意识地弯了下去,仿佛电话那头的人,正站在他面前。

“周书记看过了你们送上来的关于国企改革的内参材料。”

韩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来了。

最终的审判,来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顿了顿,似乎是在看什么文件,然后继续说道:“书记指示,要见一见写这份报告的同志。请他立刻到一号楼,书记办公室来。”

“好的好的!我……我马上就……”韩立激动得语无伦次,他以为这是天大的功劳砸在了自己头上。

然而,对方下一句话,却像一盆冰水,从他的头顶浇了下来。

“书记说,他要见的,是那位解剖了‘红星厂’这只麻雀的同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