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 > 第163章 韩立的再次警告,年轻人,不要玩火

###

快捷酒店的窗帘密不透光,将省城的繁华与喧嚣隔绝在外。

房间里,林默坐在桌前,一动不动。电脑屏幕的光照亮他半边脸,明暗交界处,眼神深邃如井。

那张韩立与李建国亲切握手的新闻照片,像一根刺,扎进了他整个计划的神经中枢。

他原以为,韩立只是一个明哲保身、不愿惹事的老官僚。他想绕开的,是韩立的“怕事”。

现在看来,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这不是“绕开”,这是“碰撞”。

韩立不是旁观者,他已经站在了棋盘的另一侧。

桌上的手机突兀地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的,是处里办公室的座机号码。

林默看了一眼,接通电话。

“林副处长,韩处长请您现在到他办公室来一趟。”电话那头,是秘书客气但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

“好的,我马上到。”

挂了电话,林默缓缓站起身。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他的行动,比预想中更快地触动了警报。

他将笔记本电脑合上,放进包里。目光最后落在那只床上的铁盒上,他走过去,将铁盒塞进床底最深的角落,又用几件不穿的衣物盖住。

做完这一切,他才整理了一下衬衫的领口,走出房间,脸上恢复了平日里那种温和无害的表情。

省委大院,政策研究室的走廊里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来往的笔杆子们脚步匆匆,脸上都带着一种被文字和思考浸泡过的、特有的严肃。看到林默,有人会礼貌性地点点头,但眼神里都多了一丝不易察れません的探究。

这个新来的年轻人,太安静了,安静得像一口深井,让人看不透深浅。

韩立办公室的门虚掩着。

林默敲了敲门。

“请进。”

推开门,一股上等龙井的清香扑面而来。韩立正坐在他的大班台后,手里捧着一个紫砂茶杯,慢悠悠地吹着热气。他没有抬头,仿佛在专心研究茶叶在水中的沉浮。

“处长,您找我。”林默走到办公桌前,站定。

韩立这才缓缓抬起眼皮,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透过袅袅的茶雾,落在林默身上。那目光很平和,像是在看一个自己颇为器重的晚辈。

“小林啊,来了。坐。”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谢谢处长。”

林-默坐下,腰杆挺得笔直,双手放在膝上,一副随时准备聆听教诲的姿态。

韩立没有马上开口,他放下茶杯,拿起桌上一份摊开的报纸,慢条斯理地叠好,推到林默面前。

正是那份印有他和李建国握手照片的《江东经济日报》。

“周末没休息,还在外面跑,辛苦了。”韩立的语气很随意,像是在拉家常。

林默的心微微一沉。他知道,这不是关心,是敲打。

“不辛苦,处长。”林默的脸上,适时地露出了一丝年轻人应有的、被领导关心的局促,“这个国企改革的课题太重要,我怕自己能力不够,辜负了您的信任。所以想多搜集一些资料,特别是像建国重工这种由国企改制成功的正面典型,想多学习学习。”

他的话滴水不漏,既解释了自己的行为,又把姿态放得极低,还顺带捧了韩立一句——毕竟,这个课题是韩立交给他,并定下“维稳”基调的。

【蓝色剧本】。面对上级的试探,最好的方式就是顺着他的话说,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听话、勤奋但有点一根筋”的下属。

韩立听完,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年轻人有想法,有干劲,是好事。”他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似乎对林默的回答还算满意,“这个李建国嘛,不简单。二十年前,从一个烂摊子起家,做到今天这个规模,成为省里的标杆企业,为我们省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刻意加重了“社会稳定”四个字。

“我们这次的调研报告,要体现的就是这种精神。要从建国重工的成功案例里,总结出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论’。要写出高度,写出深度,要让省委领导看到,我们省的国企改革,路子走对了,成果是显着的。”

韩立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经过精心打磨的石子,不偏不倚地敲在林默的心上。

林默一边认真地点头,一边脑中剧本浮现。

【人物:韩立】

【情绪状态:警告、试探】

【内心真实诉求:立刻停止对红星厂旧案的调查,不要把火引到我身上。】

【好感度:-10(警惕)】

【隐藏剧本:对‘李建国’此人,心存忌惮。】

果然。

林默的眼底闪过一丝了然。韩立的警告,并非完全出自于维护省委的既定方针,更多的是一种自保。而那句“心存忌惮”,则透露出了更深层的信息——李建国的能量,大到连韩立这个省委核心部门的实权处长,都不愿轻易招惹。

“处长您说得对。”林默一脸受教的表情,“我之前就是思路太窄了,总想着从一些失败的案例里找教训,格局小了。听您这么一说,我茅塞顿开。研究成功,比研究失败更有价值。”

韩立靠在椅背上,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审视着林默。

这个年轻人,太顺从了,顺从得让他有些不踏实。他像一团棉花,你用多大的力气打过去,他都轻飘飘地受着,然后迅速恢复原状,让你摸不透他到底有没有听进去,更看不透他内里究竟是棉絮,还是钢筋。

“你能这么想,很好。”韩立的声音冷下去了几分,“我们政策研究室,是省委的喉舌和智囊。我们写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成为省里下一步政策的依据。所以,一定要讲政治,顾大局。”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如炬。

“小林,你很聪明,是我这几年见过的最有才华的年轻人。所以,我才愿意跟你多说几句。”

“有些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历史的尘埃,没必要再去掸起来,弄得大家一鼻子灰。我们的任务是向前看,不是向后看。国企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前提。”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最后这句问话,已经近乎于摊牌。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林默能感觉到,韩立的耐心正在耗尽。他如果再继续打太极,恐怕就要引来真正的雷霆之怒了。

“我明白。”林默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带着一丝年轻人被点醒后的恍然与后怕,“处长,谢谢您的提点。我……我确实是有点钻牛角尖了,总想着搞个大新闻,写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是我太年轻,考虑问题不周全。您放心,我回去之后,立刻调整思路,把报告的重点,完完全全放到总结建国重工的成功经验上来。”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

韩立紧绷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下来。他最怕的,就是林默这种有才华的年轻人,恃才傲物,听不进劝,一头撞上南墙。现在看来,他还算“可教”。

“嗯,孺子可教。”韩立重新端起茶杯,语气也恢复了之前的温和,“报告要写得漂亮,但根基一定要稳。不要去碰那些敏感的、界限不清的东西。尤其是红星厂这种已经盖棺定论的历史遗留问题,再去翻,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干扰我们当前的工作大局。”

他终于图穷匕见,直接点出了“红星厂”三个字。

林默心中一凛,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恭顺:“是,是,处长说的是。我之前去红星厂那边,也只是想做个对比,看看同一个底子,为什么李建国董事长就能把它盘活,做成今天的建国重工。现在我明白了,关键还是在于‘人’。”

“你知道就好。”韩立挥了挥手,像是有些乏了,“行了,没什么事,你先回去工作吧。报告的初稿,我希望下周能看到。”

“好的处长,我一定按时完成。”

林默站起身,恭敬地朝韩立鞠了一躬,然后转身,退出了办公室。

在他身后,门被轻轻带上。

韩立看着那扇关上的门,眉头却再次紧锁起来。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林默的态度无懈可击,他说的话也句句在理。

也许,是自己多心了?

他摇了摇头,试图将那丝不安甩出脑海。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私人号码。

“喂,李总啊,我是老韩……对,对。你放心,那个年轻人,我已经敲打过了,他很上道,知道分寸。嗯,对,就是一个有点书呆子气的愣头青,掀不起什么风浪……好,好,那改天一起吃饭。”

……

走廊里,林默的脚步不疾不徐。

直到拐过一个弯,彻底离开了综合调研处的区域,他的嘴角,才缓缓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冰冷的弧度。

韩立的警告,像一块巨石,压在了他的心头。

但也像一把锤子,敲碎了李建国那看似坚不可摧的铠甲,露出了里面最致命的裂缝。

韩立怕了。

一个省委政研室的处长,竟然会忌惮一个商人。

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林默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直接走出了省委大院。他回到了那家快捷酒店,关上房门,从床底,重新拖出了那只锈迹斑斑的铁盒。

“咔哒。”

他打开了盒子,看着里面那几本承载着血与泪的账册。

韩立让他不要玩火。

可他不知道,自己从接过这个盒子开始,就已经抱着一颗核弹,站在了火山口。

现在,退路已经没了。

要么,被这火烧成灰烬。

要么,就让这火,烧出一个朗朗乾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